第658章朕即大明
作为洪武三年的榜眼,陈欣开乃是大明王朝第一批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当时的陈欣开才刚刚二十五岁,这个年龄能够高中榜眼,政治前途绝对一片大好,俨然就是当时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新秀。和很多通过科举晋升上来的官员一样,陈欣开陈大人的政治履历虽然有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但他却在都察院蹉跎了大半生,始终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清流言官。
年轻时代的陈欣开陈大人也曾经踌躇满志,也曾经心怀天下,虽然他这样的官员确实有理想有决心,而且很有能力,但却最容易得罪人,所以每次升迁都轮不到他,每次背黑锅的少不了他……
久而久之,年轻时的热血也就渐渐冷却下来,棱角逐渐被磨平,整个人也变得圆滑起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混日子。
直到六日之前,陈欣开陈大人被推举成为第三届“内阁成员”,进入了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核心,才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大刀阔斧的做一番事情,也好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和抱负……
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时间里,大明王朝已经接连有两届内阁倒台。
作为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内阁成员如同走马灯一般轮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种制度本身的不成熟所致。
以张慕圣、常森、吴子山为代表的“三巨头”组成了大明朝历史上的第一届内阁,却因为彼此掣肘相互扯皮而黯然下台。第二届内阁充分吸取了经验,虽然彼此之间还是少了有这样那样的龌龊和争斗,却都表现的十分克制,至少看起来是一团和气,但也就仅仅只是维持了不到一百天,就再次倒台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内阁和皇帝之间的不和。
因为曾经答应的条款没有兑现,导致皇帝本人对内阁的不信任,于是就用“软对抗”的形式和内阁顶牛,最终导致了第二届内阁的集体请辞。
至于说陈欣开陈大人是怎么当上这个内阁成员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推举,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进入了最高权力机构……
当陈欣开陈大人捧着一大堆“官样文章”走进内宫的时候,大明天子朱允熥正在仔细端详着摆放在面前的那几件“国宝”:一方三尺多高的血珊瑚,一柄样式华贵镶金嵌玉的细长弯刀,好有一根一尺六寸的玉如意和整整一斛通体浑圆的东珠。
“把这些东西全都打包,送到皇后家里去。”
所谓的皇后,其实只是一个俗称,因为还皇帝的婚期一再推迟,现在就称为皇后确实有点不合适。
但这是皇帝个人的私人事务,而且又不是在公众场合,他爱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好了。但是把这些东西送给未来的皇后……那肯定不行。
因为所有的这些珍贵器物,全都是国礼。
那一方血珊瑚,是大琉球国赠送给大明王朝的“贡品”,那柄弯刀则是真腊国送来的,还有那些东珠和玉如意,则分别来自西洋诸国。
把国礼当做私人物品赏赐给未婚的皇后,这绝对不行。
“不行?怎么就不行了?”朱允熥用一种阴阳怪气的口吻说道:“这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朕能不给皇后家一些赏赐吗?”
即便是在民间,未婚男女之间也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些礼物,朱允熥身为天子,礼物肯定不能太寒酸了……
“万岁当然可以赏赐给任何人,但这是国礼,而不是万岁的私人物品,万岁无权动用,更不可能赏赐无度……”
朱允熥不是那种胡作非为的混账皇帝,他当然清楚国礼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巨大区别,但他还是这么做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是故意的。
“前任内阁答应给朕的供奉,却被挪做他用了,朕连居家过日子的钱都没有了,不变卖些家产难道要朕喝西北风吗?”
“国礼并非陛下之私产,陛下无权处置。”
“此乃琉球、真腊等藩属王赠予朕之贡品,朕当然有权处置。”
“这是赠予大明之国礼……”
“朕即大明。”
当朱允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陈欣开陈大人竟然哑口无言了。
皇帝本人就是大明王朝的代表,如果他强词夺理把国礼说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陈欣开陈大人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继续在这种小事情上做出任何表示,而是直接把那一堆“官样文章”送到皇帝的面前:“这是奏事处已经照准之事,请陛下用玺。”
奏事处就是事实上的内阁,具体做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做,全都出自于内阁,而皇帝只是作为国家最高首脑在文件上“盖章”,仅此而已。
朱允熥随手拿起一份文件稍微看了几眼,顿时就皱紧了眉头:“地方官五品以下,及各部堂衙署六品以下,俸禄全部翻倍?其他各级官员加俸五成?你们可真会为自己打算呀。”
这一届内阁要办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各级官员“涨工资”。这种事情,当然会得到所有官员的极力赞同,给自己“涨工资”这种事,无论谁都不会反对。
虽然有些官员确确实实不指望那点少的可怜的工资过日子,但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否则的话就是和整个官场为敌。
“国朝官员俸禄偏低,以至于官员起居艰难,有些官员甚至连一件新袍服都置办不起,稍稍的涨一涨薪俸亦是情理中事。”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虽然这绝对不是贪腐和刮地皮的理由,但却在事实上助长了贪腐的滋生。要不然的话,官员连维持最低限度的体面生活都做不到,至于说雇佣幕僚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开支,也就更加的无从谈起了。
按照这一届内阁的设想,他们准备先给官员涨工资,然后就下大力气整治吏治,尤其是要肃清官场的贪腐……
按说这是老成持重之事,皇帝就应该表示赞同,但却惹的朱允熥勃然大怒。
他劈手就把这份“公文”砸在陈欣开的脸上,像个坏脾气的孩子般大叫着:“以前答应给朕的供奉,你们总是拖了又拖,到了给你们自己涨俸禄的事情,却干脆利索,还有脸让朕用玺?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