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大地震
关于明朝初年的这场地震,后世史书的描述基本大同小异:“蜀、渝、湖广之地裂,其声如雷,山多塌崩,泉涌而出,房舍坏,伤者不可凡数,仅应城、京山二地,死九百余……”这是一场烈度很高的大地震,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确定震中位置,但川、渝以及湖广各地皆有震感,波及范围之广可谓空前。
毕竟曾在医学院接受过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燕翰文很清楚的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曾经极力反对出兵的他立刻返回军营,毫不犹豫的紧急集合起所有人马,仅仅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带着大队人马返回了武昌。
此时此刻的武昌城,已是一片狼藉。
尤其是城外的那些民房,几乎损毁半数,到处都是哭喊的人群。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强烈余震,很多早已经破败的房屋纷纷倒塌,传来一阵阵让人毛骨悚然的轰鸣之声。
“甲队即刻检查长江大堤,有任何溃水迹象,立刻报我知道。”
若是震坏了长江大堤,那可就糟了,这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重大问题。
“派几个人去府衙看看,若是府衙人等还在,就告诉他们我已经带兵赶到,让杨大人马上安排救灾事宜。”
“其余人等,立刻救人。”燕翰文在黑暗之中高声大喊:“救人,一切以救人为要,余者皆不足虑。”
因为这场地震发生于深夜,很多还在熟睡中的人们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就直接被压在砖瓦之下了。财产的损失已经顾不上了,救人活命才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黑暗当中突如其来的灾难,早已弄的人心惶惶,带着军队赶过来的燕翰文顿时就成了人们心目当中的主心骨,纷纷朝着他这边靠拢过来,加入到抗震救人的队伍当中……
在这个严重缺乏大型机械的时代,抗震救人的工作完全依赖人力。
燕翰文带着士兵和幸存下来的百姓,使用最简陋的工具或者干脆就是用手搬开塌陷的房舍,从废墟之中挖出一个又一个人来。
时间如同行云流水般无声无息的流逝,在这个仿佛末日般的寒冷冬夜,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的在废墟中呼唤着寻找着,不顾一切的搬开砖瓦石块,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幸存者……
当黑夜渐渐退去黎明渐渐到来之时,成千上万的人马已经本能的聚集过来。
“府衙已经塌了,正有人在那边救人,乱的很,却没有找到杨大人,估摸着是压在下面了……”
现如今的燕翰文,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杨大人不杨大人?
在薄薄的天光当中,燕翰文举着烧的熊熊烈烈的火把,扯着嗓子高声呐喊:“府衙杨大人生死未卜,现由我代行其职责,我宣布……”
“武昌府并下辖各个州县,不论官民将校人等,皆服从我的指挥。”
“从这一刻开始,做战时处理,有任何违抗命令者,不论军民官职,一律军法从事。”
火光照耀着燕翰文坚毅的脸庞,仿佛一尊青铜雕像:“各地府库之所有粮米钱财,并医药等物资,全部征调。”
“所有人等,全部投入救灾,一切之一切,唯活人性命为根本。”
“救灾即作战,执行战时标准,有贪生怕死者,就地正法。”
“有趁火打劫者,不论对错不问缘由,就地正法。”
“有趁乱抢掠者,不经审讯就地正法。”
“……”
一道道命令颁布下去,虽然短时间内未必能看到效果,却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各项救灾工作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的人们,早就被吓坏了,尤其是那些老幼妇孺,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他们哭喊着,疯狂的在废墟中寻找着被掩埋的亲人。
还有很多根本就是衣不蔽体,只能在冷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用惊魂未定的眼神茫然的看着早已成为废墟的家园。
“燕将军,贡院那边已经填满了。”
在地震中基本保存完好的贡院,已被燕翰文当做是临时的灾民安置点。
这么多的灾民,早已把贡院这个原本的斯文肃穆之地填充的山满海满,再也无法安置更多人了。
“打开府库,把灾民安置进去。”
“府库填满之后,就进官仓,总之不能让百姓们忍受风寒。”
府库和仓房乃是官府重地,里边储存着大量的物资,本是严禁闲杂人等进入的重地,但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么多人还掩埋的废墟之下,数不清的老弱病残等着安置,哪里还顾得上理会什么“仓房重地”?
如果府衙没有塌的话,燕翰文也会毫不犹豫的直接征用。
“埋锅煮饭。”燕翰文的命令简单而又直接:“府库当中还有不少刚刚征集上来的粮米,就用那些粮米给灾民煮饭,无论如何都要先把灾民安置下来再说。”
为了征集足够的秋赋,杨大人甚至不惜派兵弹压百姓,但是在此情此景之下,燕翰文却没有哪怕一丁点的犹豫,直接就把那些刚刚征集的粮米给用来紧急安置灾民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皂衣的小吏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燕将军,燕将军,府衙那边损毁严重,杨大人并一应人等生死未卜,赶紧调兵过去救人呐。”
救人?
燕翰文的使命就是救人,但这个时候调兵去府衙那边,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难道说布政使大人的性命就比普通的小民更加高贵?值得专门调遣人手去救他?
如果不是因为事态紧急,燕翰文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个要求,就算是杨大人已经死掉了,也会把他的尸体刨出来。
但是现在……别说是一个杨大人,就算是十个杨大人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你们自己去救,我这边没有多余的人手给你。”
“燕将军,杨大人乃是朝廷命官。你不能……”
燕翰文毫不客气是大吼着:“我不管什么杨大人不杨大人,我只知道老百姓的性命并不比杨大人低贱,你要是再敢啰嗦,军法从事……”
那个小吏被燕翰文的气势给吓住了,嘴皮儿哆嗦着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最终却没有敢于开口,而是灰溜溜的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