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朝廷很穷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40章朝廷很穷

飘飘洒洒的大雪终于停了,天光渐渐放亮,但却依旧冻的耳朵鼻子生疼。为了防寒,很多人都在官袍之下加了棉袄,显得愈发臃肿。

在这个寒冷的凌晨时分,数量众多的朝廷高官正在宫门之前等待着。

随着一声悠扬的钟响,沉重中的宫门在“吱吱呀呀”的门轴转动声中缓缓打开,一众的朝廷重臣鱼贯而入。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五了,按照历年来的惯例,朝廷的大小事务会在今日全部处理妥当,然后就可以正式放假,如果没有什么紧急之事,直到来年的正月初五以后才会正常“上班”。在过年期间,朝廷是不办公的,各部各司甚至是皇帝本人的印玺都会封存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年封玺。

当群臣走进大殿的时候,大明天子朱允熥已经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了。

因为天气寒冷,大殿里专门添置了两排暖手的兽首铜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味道。

例行的礼节过后,君臣人等开始为今年的政务做最后的“总结报告”:“上仰皇天后土之眷,下承亿兆百姓俯首农桑之辛劳,在这一年当中,朝廷之平叛大计已至尾声。诸位爱卿勤勉任事,前方将士用命苦战,军情、民生、政事总算是有了几分起色”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说的全都是些没有营养的“套话”,还是全都满脸肃穆表情的随声附和着……

“这一年确实不容易,平定楚逆,剿灭晋逆,现如今正在筹备对秦逆之决战,估摸着开了春就要开打了。还有清理运河、治理淮水,已经给西南土司的赏赐……方方面面都要钱,朕已是焦头烂额,好在总算是应付过去了……”

在朱允熥说的这些朝廷重大开支当中,给禁卫军的赏赐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但他却故意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清流派屡屡阻拦,而且连皇帝本人都对禁卫军多有不满之处,但禁卫军毕竟是天子亲军,该有的赏赐还是要给的。

就是为了禁卫军的事情,清流派对朱允熥的“包庇”十分不满,所以身为皇帝的朱允熥不想提起这个话题。

“无论如何,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诸位爱卿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

朱允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你们就不要再纠缠了。

今年的“朝廷工作总结报告”结束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审核来年的朝廷财政预算。

“启奏陛下……”身为吏部尚书的林启最先开口:“朝廷所欠各部、各司即地方官员之俸禄,总计九十六万四千余,地方上五品一下还好一点,已经发放了八月的俸禄,五品以上及在京官员依旧欠俸……”

朝廷欠着官员的俸禄,这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因为朝廷的财政一直都绷的很紧,始终欠着官员们的“工资”。地方上五品一下官员的工资只结算到了八月份,级别更高的地方官和在京官员,还欠着他们大半年的“工资”呢。

马上就要过年了,难道朝廷不应该给我们这些当官的发工资吗?

面对这个老问题,朱允熥只能拿出老办法应对:“官员欠俸一事……朕也曾和户部商议过,望诸位爱卿体谅朝廷艰难,等到明年三月之后,一定结清所有官员的欠俸。”

因为今年的秋赋需要等到明年开春以后才能真正计入国库,所以皇帝希望官员们再等一等,等到明年朝廷有了钱再给大家发工资。

礼部官员再奏道:“朝鲜、大小琉球、安南、真腊等国,以及西洋诸国之赏赐,计有一百四十余万两……”

大明王朝拥有数量众多的藩属国,这些撮尔小邦前来朝贡之时,虽然他们带的礼物不怎么值钱,但朝廷必须回赠大量礼物。要不然就无法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严和气度,这些年来,光是给这些藩属国的赏赐就搞的朝廷无力支撑了。

明明没有那么多钱财,也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极力维持着天朝上国的虚火,但朝廷是真的没钱了呀。

“各国使者,还有真腊国主,先让他们在京城过年吧,等秋赋征收入库之后再行赏赐。”

因为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赏赐,只能先让藩属国的使者留在京城,等朝廷有了钱之后再把应该给他们的赏赐拿出来,也好维持大明王朝的体面。

河工、长城、靖海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朝廷事务,都需要等着今年的秋赋,完全就是一副等米下锅的状态,朝廷的财政窘迫程度可见一斑。

甚而至于,连朱允熥本人的大婚都不得不一再推迟……朝廷没钱呀,没钱怎么结婚?

按照户部的预算,虽然明年的财政收入连一个铜板都没有见到呢,就已经出现亏空了。

哪怕是寅吃卯粮,都不够吃了。就算是把明年的财政收入全都填进去,也必定会出现很大的财政赤字……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户部虽然主管天下钱粮,虽然是大明王朝的“钱袋子”,但这个钱袋子早就瘪了,到了明年朝廷根本无法应付这个财政预算案,到时候这个责任算是谁的?

所以,身为大明财政一把手的户部尚书一再反对,拒绝承认这个财政预算:“今年的秋赋还没有征收上来,方方面面都在盯着这点钱……若是明年有了天灾、兵事等等预算外开支,朝廷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到时候我怎么办?”

虽然大家都用同情的目光看了看户部尚书,但也仅仅只是同情他一下而已,毕竟大明王朝的运转根本就离不开钱:河工不能不治理,长城已经修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因为朝廷没钱就停工,皇帝的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不能总是打光棍吧?

方方面面都要钱,而且全都是必不可少的开支……到时候也就只能让户部尚书出来背这个黑锅了。然后再换一个户部尚书,再背黑锅,然后再换……

“禁卫军还需修缮战船,以增加水师战力,”作为禁卫军事实上的一把手,鄂国公常森又地上了一份“财政申请”:“总计需银二百二十万两,需户部签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