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导火索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4章导火索

“恭贺鄂国公万千之喜。”燕翰文的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表情:“职下素来清贫,实在置办不起像样的贺礼,只备了两笼茶叶,四箱表礼,全都是不值钱的粗鄙之物,还望鄂国公笑纳。”“你送的这些贺礼,全都是三文不值两文的土货,还不如我的回礼更金贵呢。若是别人如此轻慢,我直接拿大棒子把他赶出门去。”常森哈哈大笑着把燕翰文的礼单放在桌子上:“不过你燕大将军是个例外,哪怕你只送我一根鹅毛,我也会甘之如饴的收下,你我之间贵在交心,啥贺礼不贺礼的全都无所谓。”

常森很清楚的知道燕翰文他们这些人,全都较为清贫,虽然他们确实接受了很多“逆产”,但那是属于医学院的产业,和他们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若是燕翰文也象别的官员那样,送出价值不菲的厚礼,那才这真的是咄咄怪事呢。

“放眼我大明朝,承袭公爵者,也就只有两家了。皇恩浩荡圣眷正隆,这让人羡慕。”

燕翰文的这几句虽然确实有阿谀奉承的意思,但却是一句大实话。

自从朱元璋开创大明朝以后,当初因为开国之功而封公爵者,确实不在少数。但是朱元璋对于功臣的态度……全天下的都知道,那就不必多说了。

徐达徐达将军,最为大明王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虽然被封为中山王,却是死后追封。异姓不封王是大明朝的规矩,至少尚在人世的大活人,不论有什么样的丰功伟业都不可能封王。

即便是徐达那样的人物,真正意义的爵位也不过是个魏国公而已,而且只有徐达的子孙世袭了国公的爵位。其他那些功臣的子孙……全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哪怕是身为常遇春的子孙,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夺过爵。

现如今,因为平定楚逆的功劳,朝廷正式颁布旨意,由常森继承了鄂国公的爵位。

这鄂国公的爵位含金属十足,绝对比徐达子孙的那个魏国公要高出一个档次。

因为徐达的子孙已经被朝廷“养”了起来,事实上是不掌权的。而常森却是禁卫军事实上的总指挥,手握重权还能得到国公这种顶级的爵位,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就叫位极人臣。

“天恩浩荡,实在侥幸。”常森笑呵呵的说道:“朝廷说我平定楚逆,其实都是你们的功劳,我只不过是沾你们的光而已。”

这是一句大实话。

虽然平定楚逆的禁卫军名义上由常森统领,但具体的指挥作战全都是由燕翰文、庞大中他们这些中层的军官来完成,就算没有常森这样人,照样可以平定楚军的叛乱。

“平定楚逆,你们这些打医学院出来的,全都居功至伟,我已为你们向朝廷请功了。”朝廷笑着拿出一份“朱批”:“陛下已经允了所请……”

所谓的朱批,就是皇帝的亲笔批示,虽然没有圣旨的规格那么高,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圣旨了。

面对这样的“朱批文件”,燕翰文只能跪接……

“不用跪接了。”常森笑道:“又不什么正式的旨意,而且还需等部堂核准,只是先发过来让你们这些人提前做好准备而已。”

因为没有经过部堂的核准,这样的“朱批”还不能算是正式文件,只能算做是“内部文件”。

“……燕、庞人等,尽心国事奋勇诚忠,经禁卫军指挥使常奏,着有司论功,赏燕翰文者绸千匹、缎千匹,暂署武昌兵事,辖武、汉、黄军务。赏庞大中者……”

从朱允熥亲笔批示的文件当中就可以看出,常森没有忘记燕翰文他们这些人的功劳,还特意帮他们向朝廷请功,绝对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了。

而且朝廷也照准了常森之所请,又有封又有赏,绝对对得起他们的功劳。

你们作战立功,朝廷论功行赏,看似一切都合情合理,但又透着点反常的气息:燕翰文、庞大中等人,率领的是禁卫军,按说就应该在禁卫军当中进一步升迁,或者是让他们跟随禁卫军一起回到京城,随随便便在那个部堂之内任职也是一个正常的安排。

但是,朝廷却把他们留在了湖广,把他们这些人分散在武昌及其周边区域,看似是一种信任,其实就是在提防着他们。

不让燕翰文在禁卫军当中任职,也不让他们回到京城,其实就在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就是提防着医学院体系的学生们。

这不仅仅只是朝廷的意思,同时也是常森的刻意安排。

就在几日之前,曾经把大明朝闹的天翻地覆的晋王已经正式投降了,但却不是向江南朝廷投降,而是向朱允炆本人投降。

虽然全天下人都知道朱允炆的背后就是学生军,但这么做却搞的允熥朝廷很没有面子。

那个王冬生,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之下,就接受了晋王的投降,而且还放过晋王这个罪魁祸首,摆明了就是没有拿朝廷当一回事。

偏偏朝廷还对王冬生一点点的办法都没有,只能刻意的淡化此事,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消除此事的影响力。

晋王投降之后,西边的秦王就已经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整个北方的叛乱都是学生们平定的,而且他们已经在事实掌控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区域,就算是朝廷再怎么不满意,也不敢对“医学院体系”这个庞然大物做出太出格的举动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平定楚逆的功劳来抗衡。

虽然楚军的实力远远不如秦晋燕鲁联军,好歹也算是平定了一路叛军,就算是硬往脸上贴金也只能拿此说事儿了

所以,朝廷才会破格加封常森,就是为了把常森提拔到和王冬生他们平等的地位之上。

但常森掌握的这支禁卫军,名义上是皇帝本人的“天子亲军”,但事实上却是由燕翰文他们这一批学生们在指挥作战,所以必须在尽可能拉拢燕翰文、庞大中等人同时,把他们从禁卫军当中“摘”出来,彻底消除他们对禁卫军的影响。

明明是用一种政治阴谋的手段解除了燕翰文在禁卫军当中的职务,但常森却说的冠冕堂皇:“武昌、黄州以及南阳各州各府,朝廷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尽忠职守,万万不可辜负了朝廷的信赖。”

燕翰文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朝廷对自己的不信任,他还在向常森保证着:“职下必不负朝廷托付……”

“你们全都是朝廷的精忠之臣,只要做好安定地方之事,必然前途可期。”常森很亲切的拍打着燕翰文的手背,面带微笑的说道:“六日之后,我将率领禁卫军回京,我估摸着到时候正式的任命文书应该已经送过来了,你们就不必相送了。”

事实果然如同常森所说的那样,几日之后朝廷正式的任命文书就送到了,燕翰文他们这些人立刻奔赴各地去上任,而常森则带着凯旋的禁卫军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返回京城去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一场更大风波的导火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