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不想打了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12章不想打了

“慎言,慎言,这种话可不敢胡说呀。”虽然苟把总一直都很放纵手下的士卒,但“投降”这种话还是不能随便乱说的,胆小怕事的他唯恐手下的兄弟们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语,赶紧岔开了话题:“我估摸着这雨一时半刻且停不了呢,粮草军资都用油毡布苫遮蔽好了吧?”“都弄好了,把兄弟们累了个半死。”

“兄弟们都辛苦了。”

所谓的辎重营,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维持大军的后勤补给。正常情况下,苟把总手下应该有四百四十名士兵和大几十辆车具,随着战争的延续,辎重营中的大部分老兵都被抽调到了作战一线去做战兵了,虽然又陆陆续续的补充了一些辅兵,人员数量却已经大大减少,也就只有三百挂零而已。

作为后勤保障的辎重营都不满员,真正的一线战兵也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苟把总粗略的估计,由晋王本人亲自率领的这支“主力部队”虽然号称两万大军,真正能够上阵参战的一线作战人员,能有七八千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算是生下来的这大几千战兵,也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到底还剩下多少战斗力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想当年,作为北境三巨头之一的晋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兵强马壮,随随便便就能纠集起好几万百战精兵,现如今却恓惶成了这个样子……

在苟把总的印象当中,晋军当中的精锐部队大多是在和蓝玉长时间的对峙当中逐渐消耗掉的。虽然后来又屡次补充,但却多是些从地方抽调出来的卫所兵,数量看起来好像真的很多,但战斗力却早已大打折扣。

自从学生们击败了燕军开始讨伐晋军之后,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却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大战,驻守在各地的晋军大多是直接投降,充其量也就是象征性抵抗一下然后再投降。

这就是典型的兵无斗志啊。

按说晋王手下的军队战斗意志颇为顽强,奈何东边的燕王被剿灭之后,局势已经明朗了起来,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已没有多人愿意拼死作战了。

尤其是那个朱允炆,每到一地就开始招降各地的守军,晋王之所以落到今日的这步田地,朱允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毕竟晋军造反就是打着“恢复正朔”的幌子,他们遵奉朱允炆为“大明天子”,虽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名义,但是在大局已经开始明朗的情况下,朱允炆的出现就为那些守军提供了投降的合理性……

这就是在征讨晋军过程中没有爆发过惨烈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咱们这位晋王爷,素来足智多谋,这一次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丫。”一个队总把脚丫子伸到火盆旁边,营帐中弥漫着浓重的臭脚丫子味道,“当初若是不理会什么正朔不正朔的说法,不必在乎那个朱允炆,直接起兵造反,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你别说外行话了,起兵这种事情最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遵奉朱允炆为正朔,本就是最合适的理由,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那边的那位皇帝,竟然没有杀了朱允炆,反而把他放了出来……”

“更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和造反的藩王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我就想不明白了,那朱允炆的皇位明明是被朱允熥夺去的,为啥还要帮着他平叛呢?”

“没见识了吧?削藩本是国策,无论是谁做了皇帝,都是一定要削藩的。”另外一个对总说的头头是道:“以前太祖爷分封诸王,就是为拱卫边疆。后来太祖爷也意识到了诸王权力过大,就削减了藩王的部分权力。只是当时太祖爷年事已高,已没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个事情了。后来到了太宗文皇帝时代,也是要削藩的……只可惜天不假年,太宗文皇帝去的早,就只能由下一代来做这个事情了。”

“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没有太祖洪武皇帝那种一言九鼎的威望,更没有太宗文皇帝的手腕,根本就压不住各地的藩王,于是乎……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削藩势在必行,唯一的区别就是由谁来执行而已。无论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必然会削藩,而这也一定会激起藩王的反叛,这是一件绝对无法避免的事情。

至于说使用什么样的理由开战,根本就不重要。

“咱们只是当兵吃粮的小人物,操那么多闲心干嘛?”苟把总这个人素来谨慎,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手下讨论这样的话题:“都他娘给我睡觉,等明天大雨停歇之后就开拔,到时候谁要是敢偷懒,老子被上峰收拾了,回来就收拾你们这帮狗杂种。”

“滚你娘的臭鸭蛋吧。”

在士兵们的哄笑声中,各自安歇。

到了第二日拂晓时分,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终于停了。

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水汽还没有散去,地面上满是积水的坑坑洼洼,空气清新极了。

按照原本的安排,今天就要开拔,辎重营的将士们少不得还要卖一把子力量。

奈何松软的地面早已经吃饱了雨水,总是把车轮陷的很深,就在众人在泥水当中奋力推动沉重的车辆之时,又收到了一个新的命令:暂不开拔,继续休整。

昨天晚上还说要走呢,一夜之间就又不走了,虽然大家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却全都暗自庆幸:暂不开拔肯定是好的,现如今的道路实在是太艰难了。等到地面干燥起来之后再走,无疑会省很大的力气。

苟把总手下的那些弟兄再一次聚集到了一起,再次烘烤着满是泥水的靴子,同时再次对反复无常的军令抱怨连连:“早不说晚不说,害的咱们兄弟弄了满身的泥水,却又不开拔了,这算怎么回子事情哦?”

“当兵就是受苦受累的命,天知道上面的那些头头脑脑又在发什么疯?”

“不开拔就不开拔吧,等到后面的学生们追上来,老子直接投降,反正跟着谁混也得给我一碗饭吃。”

“前面有那么多当官的大将都投降了,凭什么要咱们这些苦哈哈的大头兵拼死作战?”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苟把总走进了营帐。

苟把总的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表情,把这些贴心的老兄弟招呼到自己身边,小声说道:“朱允炆来了……”

虽然他讲话的声音很小,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还是让所有人都惊呼起来:“你说谁来了?朱允炆?”

“别他娘吼的那么大声。”苟把总赶紧制止了大呼小叫的兄弟们:“这是绝密军情,不可以让别人知道的大事儿……”

“既然不可以让别人知道,那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亲眼看到朱允炆了吗?”

面对这话所有兄弟都共同关心的大问题,苟把总摇着头说道:“咱们这样的小人物,怎么可能会亲眼看到朱允炆?我是听近卫营的兄弟们说的……看这个架势,这场战争可能马上就要结束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