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抽丝剥茧
辞别了孙神医之后,已是暮色昏沉的傍晚时分了。钱狗剩并没有离去,而是打听着来到了张四哥家的“毛纺工厂”。
堂堂的钱大将军,竟然亲自莅临,张四哥和四嫂子当时就慌了。
他们本能的以为是刚刚签订的“订单”出了问题,好在钱狗剩很明确的表示此行就是“随便看看”,他们的订单依旧有效。
吃了这颗定心丸之后,张四哥和四嫂子才终于放下心来,立刻就拿出最大的热情招待钱狗剩钱大将军这个前所未有的贵客。
“二位不要张罗什么酒宴了。”钱狗剩很随意的摆了摆手:“我也就是随便过来看看,马上就要走。”
“大将军光临寒舍,房子冒光……”
房子冒光?
这是什么意思?
钱狗剩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过来,哈哈大笑着说道:“你是想说蓬荜生辉吧?”
张四哥尴尬的嘿嘿而笑:“对,对,就是蓬荜生辉,还是大将军博学,我就想不起这个文绉绉的词儿来。”
“大将军且和我家男人说话,我先进去换套衣裳,这身上满是臭味,实在是太失礼了。”
这个时代的毛纺工艺还非常的粗糙,尤其是洗毛这个工艺,总是会有很多古怪的味道沾染在身上,面对钱狗剩这样的“顶级贵宾”,若是不换一套像样的“礼服”,那就显得太失礼了。
“不用换,真的不用换。”钱狗剩笑道:“我也是出身微寒,家母其实和四嫂子差不多,也是操持着里里外外,这个样子让我感到很亲切,就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张四哥夫妇和钱狗剩的父母全身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他们全都是出身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言谈举止说话办事的风格有着太多的相似点。
钱狗剩的亲切随和与平易近人,让张四哥和四嫂子万般惶恐,正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的时候,钱狗剩就面带微笑的说道:“上一次相见之时,我记得你们好像说过这个工厂有我们吴校长的股份……”
“我们吴校长”这几个字,一下子就把钱狗剩和张四哥夫妇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因为吴子山的关系,世世代代居住在晋北小城的张四哥夫妇,和出身江南的钱狗剩就建立了某种意义上的关系。
吴子山就是他们之间的纽带。
“当时说是有子山兄弟的股份……”四嫂子笑道:“就说我们家这个工坊吧,直到现在还占着子山兄弟家的院落哩。”
“我想去吴校长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看看,可以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张四哥和四嫂子十分热情:“以前子山兄弟和丁老爹就住在隔壁,后来院落之间的墙壁打通了,我们两家其实就是一家人,我这就带钱将军过去看看。”
在张四哥夫妇的带领之下,钱狗剩第一次走进了“吴子山故居”!
这是一个还算宽敞的院落,正房里堆放着丁老爹当年曾经用过的那些器物:沉重的石磨、斑驳的木桶,还有多年烟熏火燎之下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灶台,所有的这一切全都是最平常最普通不过的东西。
钱狗剩似乎不象是来参观的,反而更像是在寻找着什么,因为他对每一件器物的观察的非常仔细。
很快,钱狗剩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那是写在墙上的一些字迹,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早已显得有些模糊了,但却依旧可以看出书写的内容。
“2月9日,赊黄豆142斤。”
“3月15日,前街松鹤楼欠豆腐款98钱。”
虽然钱狗剩并不知道丁老爹是不是认字,但他立刻就可以确定,墙壁上的这些字迹绝对是出自吴子山之手,而不是可能是丁老爹写的。
就算丁老爹能够读书认字,他也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如果这些字迹真是出自丁老爹之手,那么他一定会把“2月9日”写作“二月初九”。
虽然阿拉伯数字早已流传过来,但却绝少有人使用,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普及。即便是在现如今,也只有出身医学院的学生们才会使用更加简洁明了的阿拉伯数字。
“二位是吴校长的近邻,想必应该知道吴校长来到这里的情形吧?”
当钱狗剩问起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之时,张四哥夫妇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毫无保留的说出了当时的情形:“我们当然记得,子山兄弟的入籍官凭还是我帮他办的呢。”
官方的入籍文书,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
办理这个东西,原本需要一整套流程,必须注明他原本的籍贯和出身等等这些最重要的细节,但张四哥本就是衙门中人,由他经手办理自然也就不必那么麻烦,随随便便就帮吴子山弄了一个合法的身份。
如此一来,要想知道吴子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就成为一桩悬案,再也不可能找到真相了。
“既然吴校长做了丁老爹的义子,想必当时他们的生活依旧很艰苦吧?”
“可不是怎的,当然是很艰苦的,连吃饭都成问题呢。”
“那吴校长是怎么办理吴氏医馆的呢?他哪里来的本钱?”
“子山兄弟医治好了路恭行家的小公子,得到了一大笔酬金,就有了开办吴氏医馆的本钱。”
因为救治了一个富商的儿子,得到大笔酬金,所以就开办了吴氏医馆,所有的这一切全都合情合理天衣无缝……至少在张四哥他们这些人的心目当中完全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但钱狗剩就是钱狗剩,他曾经在医学院接受过系统化的教育,可以算是吴子山的得意弟子之一,他的思维方式更加严密,也更具有逻辑性。
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事件当中暴露出来的一个巨大破绽:“吴校长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不过是帮着丁老爹做做豆腐而已,那个叫路恭行的富商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一个买豆腐的医治呢?”
“这是因为当时的子山兄弟早已有了神医之名。”作为最重要的当事人之一,四嫂子马上就给出看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子山兄弟曾经医治过我家男人,开膛剖腹切下一截肠子,保住了我家男人的性命,一时名声大噪……”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吴子山给张四哥做的“阑尾切除术”简直就是神仙手段,立刻就成为这个小小县城的“头条新闻”,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儿。
但钱狗剩毕竟是医学院的毕业生,他很清楚的知道“阑尾切除术”最要紧的是环节:根本就不是切出阑尾,而是术后的消炎。
如果不能做好时候的消炎处理,就算是顺利的切除了阑尾,也必定会引发可怕而又致命的炎症。
吴子山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那他又是怎么做术后消炎的呢?
“这事儿我知道,因为当时就我在现场。”四嫂子笑道:“子山兄弟给我家男人用过了凤仪散……”
凤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