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王朝周期律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30章王朝周期律

时此刻的吴子山,正在文华堂给朱允熥讲述一些“历史基本常识”:

“上一回曾对陛下谈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今日咱们就细细的说一说生产关系在王朝更替当中所产生的作用。”“譬如我朝,太祖洪武皇帝之所以能够龙兴凤阳创立煌煌大明,最根本是原因是什么?”

当吴子山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朱允熥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自然是因为蒙元残暴,百姓身在水火之中,我太祖皇帝上应天命下合民心,所以才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一套说辞是大明朝最官方的说法,也是大明王朝存在的法理基础。

对于这种说法,吴子山只是微微一笑:“既然蒙元如此残暴,既不得天命又不得人心,按说当年的赵宋就应该战胜蒙元而不是被蒙元战胜,所以天命人心一说只是泛泛之谈,却没有触及根本。”

朱允熥本就是吴子山的学生,他对于吴子山的见识和学养还是很佩服的,所以老老实实的请教到:“朕知道吴师傅必有高论,还请吴师傅教朕。”

“陛下乃是皇帝,看待问题不可以只看表面,更不可以人云亦云……”吴子山正要深入的讲解这个问题,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隆隆的声响。

他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天际,按说这个时候不应该响雷呀。

此时此刻的吴子山,根本就没有想到那一阵阵隆隆的声音,就是禁卫军的学生们火并之时的炮火之声,他继续说道:“无论是蒙元取赵宋而代之,还是我朝驱逐蒙元,当然也包括秦汉隋唐,甚至所有的王朝更替,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因为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就比如说我朝取代蒙元……”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子山稍微犹豫了一下,旋即改变了话题:“就不拿我朝举例子了,这可能有点不合适,就随便说秦汉或者隋唐吧。”

当着朱允熥的面,说起大明王朝最深层次的问题,这确实有点犯忌讳。

但朱允熥却毫不在意,反而面带微笑的说道:“吴师傅说的是历史潮流天下大势,本就是就事论事而已,不必忌讳什么,还是以我朝为例吧,朕也能更明白一些。”

“好,那就依我朝为例,我朝的立国之战陛下应该是知道的吧?”

作为大明王朝的天子,怎么不可能知道明朝的立国之战呢——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大战血腥惨烈凶险万分,但此战的对手却不是蒙元,而是同为反抗蒙元的陈友谅。

把推翻蒙元作为法理基础的大明朝,最大的军事对手竟然不是蒙元,而是陈友谅,这是因为早在鄱阳湖大战之前,蒙元的败亡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当时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内部纷争不断的元朝根本无力平定各地的起义军,最终的灭亡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最后灭亡了蒙元的那个人是谁罢了。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陈友谅,或者是当时张士诚,总之蒙元一定会灭亡,随之必然会有一个崭新的王朝取而代之。

“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可以看出蒙元的灭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灭亡的种子却是从蒙元建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无论是哪一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都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其中土地兼并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

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土地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功勋贵戚还是门阀世家,以及后来兴起的官僚和地主,都把土地作为财富的直接表现形式,都在不遗余力的占有更多土地。

但天底下的土地就只有那么多,有人多占则必有人少占,当大多数土地都集中到少数一些人手中的时候,那些无有田地可以耕种的大多数人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那么他们也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

“造反。”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朱允熥确实深有感触:“当年太祖洪武皇帝还在的时候,朕就时常听太祖皇帝说起这个事情。太祖皇帝曾经说过,倘若家里还有几亩薄田,倘若还能混好温饱,他是不可能造反的。”

要说对于底层社会的认识之深刻,在所有的皇帝当中,朱元璋绝对排名第一,他很清楚的知道江山易主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老百姓没有了田地,要么饿死要么造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太祖皇帝的经历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对于土地兼并的危害,朱允熥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每一个崭新王朝的出现,都是对于旧有土地的一次重洗,因为在王朝更替过程中的战乱,导致大量人口消亡,于是就腾出了一些土地可以重新分配,这就会造成王朝初期的稳定和繁荣。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地兼并的局面还会再次出现……说的更准确一点,这种局面从未消失,只是因为王朝更替而出现极大缓解。在这个过程当中,或许会因为某些法度的变革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缓解仅仅只能让王朝多维系一段时间,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结……”

吴子山说的就是王朝周期律,任何一个王朝都不能例外。

“我大明也是这个样子吧?”朱允熥稍微犹豫了一下:“按照吴师傅的说法,我朝的土地必然也会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到时候无数吃不饱穿不暖的饥民就会揭竿而起,然后就是王朝更替的老旧戏码,朕知道吴师傅不方便说出这种话,但朕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

朱允熥描述的这番景象,恰恰就是大明王朝的末日景象。至于说最后灭亡了大明的那个人到底是李自成还是张自成,亦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大明朝一定会灭亡。

封建王朝,就好似是一个人,必然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吴师傅说的这些道理,当年太祖皇帝也曾说起过,只是没有吴师傅说的这么透彻。”朱允熥目光炯炯的看着吴子山:“以吴师傅的见识,应该有什么办法能让大明亘古长存的吧?”

“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还在的时候,就曾经说过,从来都没有不灭的王朝,也没有永存的帝国。唯有轻徭薄役于民安乐,才能让我大明存在的更长久一些。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是何等的高瞻远瞩,但他们也仅仅只是说让大明存在的长久一些而已。或许还有别的办法……”

朱允熥的眼睛顿时一亮:“还有什么办法?”

“这个嘛……还没有想清楚,待微臣彻彻底底的弄明白之后,一定会对万岁说起。”吴子山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时辰已经不早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