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各取所需
先是被扒光是衣服又被淋了满身的粪水,好不容易才把赵嘉诚这个罪魁祸首弄进了法司衙门,最终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清流派的全面失败搞的张慕圣张侍郎很没有面子。所以在这段时间当中,张慕圣张老大人一直都很低调的深居简出,除了日常的公事之外,几乎很少抛头露面。历朝历代的官员都不是每天都要上朝的,而且张慕圣张老大人仅仅只是礼部侍郎,也就是个二把手,他的公务并没有那么繁忙,索性就在家里写写画画过起了悠闲的日子。
“禀老爷,吴子山来访。”
听了这句话,张慕圣张老大人顿时精神一振,赶紧说道:“请,快快有请……算了,我亲自到门口迎接。”
远远的看到张慕圣张老大人走到了门口,吴子山赶紧行了个礼:“草民吴子山,请侍郎大人的安好……”
还不等吴子山把身子躬下去,张慕圣张老大人就赶紧握住了他的手:“哎呀呀,吴大人莅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呀。”
“小民早已辞去官职,不敢当大人的称呼。”
“就算吴大人不做官了,那也是国朝帝师,尊贵的很呢。”张慕圣早已笑的见眉不见眼,亲热的都没边儿了,拉着他的手就往里边走:“以前你我同殿为臣,又都在礼部,还拜的什么门?真是折煞老朽了。”
吴子山和张慕圣,分别是礼部的左右侍郎,虽然吴子山已经辞官,但毕竟是同事关系,其实他俩本就十分熟悉了。
张慕圣装模作样的训斥着家里的仆役:“这些个下人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竟然让吴大人在门外等候,实在是失礼的很,回头老朽再重重的责罚他们……”
郑重其事的把吴子山请到花厅之内,分宾主落座之后,张慕圣张侍郎就开始不停的寒暄客套,把各种各样的礼数都拿出来了,完全就是一副把吴子山奉为上宾的架势。
“张大人公务繁忙,我就不兜圈子了……”
当吴子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慕圣赶紧笑道:“朝廷里的那点事情,吴大人也是知道,其实也没啥可忙。有什么话吴大人尽管直言就是了……”
“听闻张大人在通县老家有一侄女,已到了婚配之年?”
从吴子山来到张府的那一刻开始,张慕圣就知道他为何而来,但却不得不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老家那年确实有个待字闺中的侄女,此女最是温婉贞静性情贤淑……咦,吴大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我有个学生,名叫李田男……想必张大人也曾听说过此人的吧?”
“何止是听说过?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呀。”张慕圣马上就顺着吴子山的意思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天下人谁不知晓怀远将军的鼎鼎大名?真真的就是少年英豪,我听说此人文武兼备,果然不愧是吴大人的得意门生啊。”
“近日,这李田男给我修了一封书信,说起婚配之事,说是北平布政使孔大人保的媒,女家就是侍郎大人老家的侄女……”吴子山端起茶盏浅浅的饮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这李田男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在医学院长大,我既是他的师长之辈,也一直都是为他的终身大事发愁……”
“现在好了,既是张大人的侄女,想必一定就是温婉贤惠之女子,又有孔老大人居中保媒,必是一桩美满姻缘……”
“若是真能成就这桩姻缘,也是一桩美事。”
“只是……”吴子山面带微笑的看着张慕圣:“那李田男镇守北疆,张大人之侄女又远在通县,书信交通极不方便,不如委托给孔老大人办理,张大人意下如何?”
“正有此意,正有此意。”
把李田男的婚事委托被北平的孔炳忠孔老大人办理,确确实实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古代的婚姻,从来就不是很重视男女双方的意见,反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加重要,只要男女双方的家长同意了,这事就算是成了。
那女子本就是张慕圣的一个侄女,李田男又是孤儿,吴子山可以算是他的“半个家长”。如此一来,吴子山和张慕圣这两个“同僚”,甚至可以看做是“儿女亲家”的关系了。
当然,无论是张慕圣和吴子山,对于这种婚姻并不怎么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婚姻背后的那些东西。
所谓的缔结婚姻,根本就是一种政治上的试探。
清流派需要医学院体系的强大实力,而医学院又需要清流派为他们摇旗呐喊,这就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至于说男女双方是不是幸福……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东西,也没有这样的观念。
所谓的婚姻,不过是一块敲门砖,借此表明合作的态度,确立政治盟友的关系而已。
接下来双方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头戏。
谁也不清楚吴子山到底和张慕圣谈了些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当中,曾经一度消沉的清流派忽然之间就又振作起来,张慕圣张侍郎亲自执笔,联合众多清流派官员,上了一份《奏请绥靖京城治安疏》。
在这份奏疏当中,张慕圣猛烈攻击禁卫军的种种不法举动:滋扰地方,侵扰百姓,将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弄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虽然这份奏疏有些言过其实,但却并非是诬陷,而是有许许多多的证据:数量众多的禁卫军将校居功自傲,不仅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中,反而在不停的无事生非滋扰地方,京城的治安状况已经被他们败坏的不成样子,无数百姓苦不堪言。
应天府衙不仅不能治他们的罪,还在暗中纵容,愈发的让那些骄兵悍将有恃无恐。长此以往,偌大的京城必然被他们搅闹的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在这份奏疏当中,除了要求鄂国公常森对禁卫军的这些骄兵悍将严加约束之外,张慕圣还郑重其事的提出了一个要求:奏请朝廷成立专门的督察执法机构,用来约束那些禁卫军当中的骄悍之辈,唯有如此才能让京城恢复安宁,让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