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弦歌雅意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24章弦歌雅意

“我都说过多少次了,李怀远不是外客,用不着通禀。”身为北平布政使的孔炳忠孔老大人也可以勉强算是“封疆大吏”了,但他却依旧是那么的随和,笑呵呵的谁李田男说道:“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穿堂过屋即可,又何需通禀候见那么麻烦,若是耽搁了前方军情,可就不好了呀……”“其实也什么要紧的军情,只是今日有些蒙古部落在哈流土河一带集结,似有进犯兴和县之征兆,不过学生已做了万全准备,必让他们不能得逞。”每到秋冬季节,就有蒙古部落南下抢掠,早已经成为常态,对于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孔炳忠孔老大人早已经习惯了。

“哦,对了,还没有请老大人的安好,差一点就忘了礼数……”

这话李田男,虽是出身医学院的武将,却绝不是那种言谈粗鲁的厮杀莽汉,反而透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尤其让孔炳忠孔老大人满意的是,这个李田男虽然已经是镇守一方的怀远将军,但却对自己礼数周全尊敬有加,没有丝毫骄横跋扈之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从孔炳忠成为布政使之后,作为地方上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始终都和学生保持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不反对你们做任何事情,你们也要维护我的权威和面子。

在维护孔炳忠的权威方面,李田男确实做的非常不错:公事上面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在私人关系上,李田男也始终对孔炳忠孔老大人执晚辈之礼,算是给足了孔老大人的面子。

“修建长城一事,还缺少些民夫丁壮,需劳烦老大人一下。”

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一直到崇祯皇帝时期,对于长城的修建和修缮贯穿始终,修修补补从来就没有停过。但这需要大量的民夫和丁壮,而这恰恰就是孔炳忠这个最高行政长官的份内之事。

“如今已经入冬了,正是农闲时节,老夫马上给你征调民夫。”

“多谢老大人。”说话之间,李田男取出一卷画轴,笑呵呵的说道:“晚生偶得了一副画作,据说乃是名家之作,奈何晚生本是赳赳武夫,也看不出其中的好处。素闻老大人工书善画,特意送过来给老大人品鉴一番。”

画卷徐徐铺展开来,这是一副绢本画作,但见萧瑟原野之中,劲松挺拔古柏苍虬,远山近水烟雾空蒙。

孔炳忠孔老大人本就是当世的书画大家,一眼就看出这幅画的精妙之处,忍不住的啧啧赞叹:“此乃宋初李成的真迹,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真迹?晚生才疏学浅,也不知从哪里看出这就是真迹,还请老大人指点一二。”

品评书画,正是孔炳忠孔老大人的专长,一开口就言之有物令人折服:“那李成本是五代晚期到宋初之时的人物,师承荆浩,而后自成一家,乃是前承隋唐后启两宋之一派宗师,他的画技简练萧疏,气象淡然……”

李田男赞叹道:“老大人博古通今,书画技艺冠绝天下,晚生却是赳赳武夫,哪里能领会这笔墨丹青之中的韵味?这样的绝世之作在晚生手中分明就是明珠暗投,就赠予老大人雅玩吧。”

用书画之物送礼本就是“雅贿”,但再怎么雅的贿赂终究也是贿赂,象李田男这样送礼确确实实太简单粗暴了,而且地方官和地方武将之间如此明目张胆的行贿本就有点朝廷忌讳的意思,但孔炳忠却只是呵呵一笑,竟然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这幅名家画作。

“老夫素来刚直,多少人前来送礼都被老夫拒之门外,不过你李怀远是个例外。”孔炳忠哈哈大笑着说道:“你送的东西,老夫就腆着脸收下了……”

孔炳忠本就是当世的书画鉴赏大家,他收藏的名人字画也不知道有多少,根本就不在乎这样的一副画作。之所以如此老实不客气的收下,其实就是向李田男传达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我没有拿你当外人。

有些时候,收下贿赂并不是因为贪婪,而是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当朝所有的武将当中,老夫最欣赏的就是你李怀远了。”

这句话还真不是单纯的客套,而是孔炳忠的真实内心:文臣和武将之间相互看对方不顺眼,这绝不是大明朝的特例,历朝历代莫不如此。文武不睦,几乎是每一个王朝都有的现象。

文臣瞧不上武将,武将看不起文臣,本就是朝廷的“正常状态”。若是文臣武将亲密无间,那就要轮到皇帝睡不着觉了。

但是在所有的武将当中,孔炳忠确实挺欣赏李田男这个人。

一来是因为这个李田男素来文雅,本就有几分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再者他一直都对孔炳忠相当的尊重,至少表现得非常有礼貌……

“田男呀。”一般情况,只有师辈或者长辈才能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孔炳忠显然是把李田男当成了自己的晚辈,做出一副很关心的样子:“你今年多大了呀?”

“晚上已虚度二十六春秋。”

“二十六岁了?年纪不小了哦,为何没有成个家世?”

“晚上一直在医学院读书,后来又带兵征战,所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哎呀……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呀。”孔炳忠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的年纪已是不小,也该成个家了。”

“老夫就做一回月老,帮你牵一牵红线。”孔炳忠哈哈大笑着说道:“礼部张慕圣张侍郎有一侄女,年方十五,已到婚配之年,现居于通县老家,曾多次委托老夫为其觅一良偶。李怀远少年俊彦才貌俱佳,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老夫意欲撮合一下,你意如何呀?”

听了这句话,李田男立刻就意识到了点什么,他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看孔炳忠。

孔炳忠正用同样的目光看着他,双方似乎全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李田男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只是很有礼貌的说道:“婚姻之事,晚生不敢擅自做主,需请示家里之后,才能给老大人一个准确答复。”

古人的婚姻,最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李田男本就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所说的“家里”肯定不是父母,至于说他到底要请示什么人,孔炳忠早已心中雪亮,他意味深长的说道:“婚姻大事,绝非一人一姓之事,还牵扯到许许多多的故旧亲朋,自然是应该请示一下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