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兵不血刃
延时爆破,最关键的技术要点不在于爆破本身,而是在于“延时”二字。对于已经具备高中化学知识的学生们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在火药包的“打火轮”上添加一个小小的附属装置就可以做到。
利用酸溶液对于铅丝的缓慢腐蚀作用,就可以通过酸溶液的浓度和铅丝的直径,计算出“蚀断”铅丝的时间。只要铅丝一断,被铅丝牵引的打火轮就会落下,悬挂在打火轮下面的火石就会碰撞出火花点燃火绒,爆炸随之产生。
这是酸性溶液对金属的腐蚀实际应用,但却需要相当程度的化学知识,并且需要精密计算和方法试验。虽然学生们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但是依旧要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最终的爆炸时间不会精确的分秒级别,往往会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半个小时左右的误差。
还有学生们利用热气球发出的史上第一次“空中打击”,其实也没有那么完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的四个热气球,高度根本就不够,而且是投下爆炸物之后很难精确控制方向,在回收的时候飘离了很远的距离,其中一个甚至飘到了十几里之外……
无论是利用热气球发起的“空中打击”,还是利用延时爆破弄出来的“定时轰炸”,都还存在诸多的技术缺陷。但是在当时人们的认知当中,这已经是传说中的“神仙法术”了。
因为完全无法理解,所以才会感到格外的恐惧。
这两种超越时代的技术“炫耀”,虽然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威慑。
尤其是那些亲眼目睹了“空中打击”的燕军士卒,对于学生们的恐惧已不能再用“畏敌如虎”来形容,而是直接把对手视为“神仙鬼怪”。
人家能在天上飞,想轰炸哪里就轰炸哪里,想什么时候轰炸就什么时候轰炸,这样的战争还有意义吗?
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谣言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顿时传的沸沸扬扬,而且越传越离谱,很快就超越了“科学技术”的范畴,变的越来越魔幻起来:
“学生们是直接飞过来的,我滴老天爷啊,真的是直接飞过来的。”
“我听李四说,那些学生们腾云驾雾,在一团黑风之中从天而降……”
“什么黑风?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明明就是脚踩五色祥云,在一片金光当中从天上落下来的。”
“你们可知道那两道土墙是怎么塌的吗?是那个叫李甲的学生掐诀念咒,召唤了玉皇大帝驾前的金甲力士,一拳就把那土墙打的纷纷碎碎……”
“什么玉皇大帝,什么金甲力士?你可别胡扯了,我们村的王二麻子就在那边,他看的清清楚楚,是那个叫李甲的学生发动了五雷决,召唤了九天狂雷直接把土墙击塌了……”
谣言这东西,从来就是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经过三人之口以后就彻底面目全非。虽然很多人并没有亲眼目睹当时的情形,但却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把谣言说的更加离谱,甚而至于连“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类的说法都大有人信。
总之就是一句话:对手已经强大的无法想象的地步,投降的话题已经基本半公开化了。
李远等人原本就对这场战争很不乐观,经过学生们两次“炫技展示”之后,抵抗意志已彻底荡然无存。
“大人,咱们李家是涿州的本地户,燕王的胜败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实在是太厉害了,咱们真的打不过呀,还是降了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燕王真的打胜了,也逃不脱一个叛字。不管怎么说,学生们都是奉旨平叛,人家才是王师哦。”
李远身边的这些亲信,几乎全都是他的族中子弟,其实他们并不在乎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到底是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家族利益。
以前蒙元强盛之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给蒙元朝廷做事,大明的北伐军开赴过来之后,又会在第一时间选择投靠大明。
对于这些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而言,江山易主王朝更替不过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无论谁在执掌江山都没有分别,只有保住家族的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本人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胜过一切,这是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共同遵守的核心原则。
眼看着燕王朱棣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他们绝不可能和燕军这艘大船一起沉没,而是一定会是沉没之前“跳船”。
在这个干系到家族兴衰的关键时刻,李远当然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把咱们的人召集过来……”李远的嗓音显得异样压抑,他一字一顿的说道:“族中子弟全来。”
虽然李远已经打定了投降的主意,但投降这种事情绝不是随随便便打起一面白旗那么简单。
虽然李氏一族在涿州深耕多年,而且他身边的近卫心腹几乎全都是他的族中子弟,毕竟还有朱棣委派的监军和一些燕军当中的精锐。
要想投降的话,就一定要把这些人拿下。
要想拿下这些人,就只能依靠数量众多的李氏宗族子弟。
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自己人才最可靠最放心。
用那些燕军精锐和朱棣委派的监军作为“投名状”,就可以把“投降”变成“阵前反正”,就可以为家族收获最大的利益。
“我们缉拿了燕逆叛贼,所以我们这不算是投降,而是阵前起义。”
这就是李远的做事逻辑。
当天晚些时候,在李远的指挥衙署之内,传来一阵阵厮杀呐喊之声,但很快就平息下来。
驻守在外围的军队根本就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的一切就已尘埃落定。
李远根本就等不到“最后通牒”规定的第二天午时,前半夜就更换了守军的旗号,公然宣布了“阵前反正”的消息,然后就主动邀请学生们接管涿州防线……
到了第二天拂晓时分,整个涿州防线已经完全落入钱狗剩等人掌控之中!
整个过程,顺利的让人不敢相信,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北平府的南大门就以这种兵不血刃的方式瞬间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