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制衡
“微臣什么意思都没有,万岁不要误会。”吴子山说的云淡风轻,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眼下西线战事吃紧,还需要蓝大将军出力,万岁切切不可有什么别的想法。”说起西线的战事,朱允熥就又开始发起了牢骚:“蓝大将军糜兵糜饷,打了两年多,打的国库空虚,几乎把中原之地都丢光了。如今又索要巨额军资军饷,朝廷哪里还供应得上?”
蓝玉打了那么久,花费了那么多的钱粮,已经把国库都打光了,却被叛军打的节节败退,中原腹心之地都丢掉了,只能龟缩在豫南之地的群山中,却还要那么多的钱粮军需,朝廷早就支撑不住了,朱允熥对蓝玉的不满也越来越明显。
“陛下谬矣。”就好像当初给朱允熥上课那样,吴子山开始认认真真的分析起了当前的形势:“蓝大将军虽然一败再败,虽然没有打出过让人振奋的辉煌大胜,但他却死死的拖住了叛军主力,这就是大功……”
吴子山所言,完全就是就事论事,他首先承认了蓝玉的功劳,然后话风一转继续说道:“但蓝大将军也就仅仅只是如此了,他最多只能拖住叛军,若是指望他平定叛乱,恐怕是镜花水月……”
现在的蓝玉,连自保都很困难,最多也就是保持了军事存在而已。指望他平定叛乱,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但偏偏朝廷还不能放弃对蓝玉的支援,要不然秦晋两股强大的叛军就会把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江南了。
“吴师傅,你的那些学生军,什么时候才能击败燕逆?”
“恐怕还需要些时日……”战场上的学生军虽然所向无敌,终究人数太少了些:“而且他们早已师劳兵疲,战线拉的太长,方方面面都接济不上,至少要等到新年前后,才具备西进的可能。”
“吴师傅的意思是不是说,新年前后就可以彻底击败燕逆?”
“是。”
“然后就可以挥师西进,扫荡秦晋二逆?”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熥的脸上全都是兴奋的神色:“以那些学生之无双战力,相信很快就可以扫平叛军,到时候澄清宇内天下安定……”
朱允熥这个人,虽然没有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朱标的沉稳厚重,但本质还是好的,只是犯了很多年轻人都会犯下的错误:做事太过于操切,太急于求成了。
“打仗哪有那么简单轻忽?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吴子山说道:“秦晋叛军比燕逆更强,少不得还要有几番血战,眼下的当务之急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朝廷一定要稳若泰山才行……”
虽然吴子山的话说的比较隐晦,但朱允熥已经听懂了:现如今勋贵派的势力太大,若是等到战争结束,蓝玉是有大功的,到时候勋贵派的势力就要全面掌控朝局了。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而言,都不允许朝局被任何一方势力完全掌控。
朱允熥没有朱元璋那种开国皇帝的威望和影响力,也没有朱标那种深固不摇的实力,他所能够做到的仅仅只有两个字:制衡。
用一派制衡另一派,形成某种程度的平衡,这是历史上无数帝王曾经用过的手段。
“虽说婚姻乃是终身大事,然选后之事不仅是陛下一人之事,又是国事。个人喜恶无关紧要,陛下明白微臣的意思吗?”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册立一个皇后本身就国事的一部分,更多应该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量,而不是好人的喜好。
皇帝的爱情本身就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儿,究其根本还是一个政治事情。
虽然朱允熥已经明白了吴子山的意思,但他还是有些委屈:“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裁撤中书省罢黜丞相,大小事务直奏御前。昔日朕尚年幼,只是知道这是太祖高皇帝之雄才大略,却不知其中的辛苦。到了太宗文皇帝之时,看父皇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只是看出父皇勤勉政务,还是不知道其中的辛苦。如今朕君临天下,才知道这天子殊为不易啊,实在是个辛苦的差事……”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撤销了丞相和中书省,让六部衙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彻底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掣肘和威胁,这事的代价就是皇帝非常非常的辛苦。
如同朱元璋那样的人,都要“三更放眠,五更即起”,兢兢业业的处理国家大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朱允熥没有朱元璋那么充沛的经历,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威望和影响力,直接掌控大明王朝的
大事小情,已经让他不胜其烦不堪其重了:“早知如此辛苦,朕就不该做这个皇帝,当初就应该让允炆……”
“陛下慎言。”
“朕也就是随便说说,怎么?连发一发牢骚吐一吐苦水不行么?”
“天子声身居九重,不可发牢骚。”吴子山微笑着说道:“不过呢,在微臣面前发牢骚吐苦水还是可以的。”
朱允熥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昔日在文华堂的时候,吴师傅曾经教授给朕许多闻所闻为之见识。时至今日,朕依旧记得脚下的大地叫做地球,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朕还记得风雨雷电俱是自然天象,而非神仙法力……吴师傅学识广博见识过人,却只传授给朕一些天文地理,从未说起过经纬天下整顿朝纲之能……”
“今日朝廷这个局面,朕知道吴师傅必有高见,还请吴师傅教朕。”
“其实陛下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无非就是均势平衡而已。”吴子山笑着站起身来,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御书案上那个红色的挑盘,挑盘中放着两条丝巾:一条藕荷色,一条天青色。
这两条丝巾,代表着两个皇后候选人。
对于朱允熥来说,无论选哪一个他都不满意,甚至根本就不想选。
但他必须做出选择。
当吴子山有意无意的把目光投向这两条丝巾的时候,朱允熥顿时就知道应该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