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皇帝的苦水
“朕乃大明天子九五至尊,朕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满身酒气的朱允熥就象是个任性的孩子,发了疯一样的殴打着那个老太监,“你这个奴才,连朕的事情也敢管,今日定要将你打杀了。”任凭朱允熥拳打脚踢,那老太监却挺直了胸膛,用很大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凡帝王居于宫室,需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此乃太祖洪武皇帝祖训,凡大明后世君王,都谨守之……”
怒极的朱允熥一脚就把这个老太监踹了个仰面朝天,又狠狠的踢了两脚。那老太监却依旧倔强,爬起来之后还在念叨着那几句话:“凡帝王居于宫室,需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
朱允熥做势又打,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吴子山赶紧劝阻:“陛下住手,万万不可。”
“这位公公所诵者乃是太祖皇帝之训言,陛下当依之从之,怎可拳脚相加?”
为了规范后世子孙的行为,朱元璋曾经亲自编撰《皇明祖训》,又被称之为《祖训十三篇》,对于后世明朝皇帝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是后世的皇帝胡作非为,就又专门的负责的太监当着的面背诵相关内容,用来约束皇帝的行为。
“陛下怎么会喝成这个样子?”吴子山很不高兴的说道:“太祖高皇帝雄才大略,太宗文皇帝温良谦恭,陛下自重。”
朱允熥不是那种胡作非为的暴君,只是因为心情郁结才喝高了,被吴子山用很严厉的语气说了几句之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不可能向一个太监道歉,只是淡淡的对那个老太监说道:“你尽忠职守,赏布两匹下去裹伤吧,把脸上的血擦一擦……”
“陛下知错能改,社稷之福,奴婢告退。”
“万岁不是贪杯之人,今日怎会醉成酒后失态?”
朱允熥之所以会醉成这个样子,还得从几天前的“选后”说起:男女婚姻本就是终身大事,无论是对于普通百姓还是皇帝天子都是如此,但朱允熥却对千挑万选的那两个“皇后人选”十分的不满意。
不是说他对其中的某一个“皇后候选人”不满意,而是对那两个女孩子全都不满意。
“据微臣所知,后选之佳丽俱是温婉秀丽之佳人,陛下为何不满?”
“朕也不知道她们哪里不好,反正就是不喜欢。”
从看到那两个女孩子的第一眼开始,朱允熥就不喜欢,但他却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好,只是单纯的不喜欢。
那两个女孩子完全不符合朱允熥心目当中的“皇后”形象,所以他拒绝从中做出选择。
按说皇后的最终人选早就应该有了,就是因为朱允熥坚持不做决定,一直拖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选皇后这事本就是以常森为代表的勋贵派一手操持,常森已经为这事催过好几次了,他坚持要朱允熥无论如何都要选其中一人册立为皇后。
按照常森的意思,选谁做皇后都不重要,重要的赶紧选一个出来。
但朱允熥一个都不想选啊。
于是乎,这事就这么僵住了。
“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做不了主,朕还是天子吗?”或许是因为喝高了的缘故,朱允熥满面委屈的向吴子山诉苦:“选后之事,全都是兴国侯他们在背后主使,朕又不糊涂,怎么会不知道呢?”
“兴国侯也是为了陛下考虑。”
兴国侯常森等外戚,是铁杆的“允熥派”,若是没有常家的鼎力相助,朱允熥根本就做不了这个皇帝。
朱允熥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对于常森都勋贵也很尊重,但他们处处限制皇帝,一切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已经越来越让朱允熥反感……其实也不能算是反感,只是越来越不满而已,毕竟那是他的嫡亲娘舅。
“就说今日的朝会吧,吴师傅你也是亲眼看到的。”这个时候的朱允熥根本就不象是个“雄才大略”帝王,反而更象是个被不满家长管束的年轻人,他满腹牢骚:“朕已经竭尽所能倾尽全力了,他们还要朕罢了刘御史,刘御史是言官啊,哪有因言获罪的道理?”
说起这件事,连吴子山都觉得常森等人做的太过分了。
以常森等人为代表的勋贵派,和清流派相互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每次朝会都会相互攻讦,甚至一度演变成了人身攻击的相互谩骂,就差直接撸胳膊挽袖子的上演“全武行”了。
两派争论的焦点无非还是老调重弹:剿灭叛军。
按照清流派的说法,旷日持久的战争早已经搞的国力虚弱民不聊生,已经到了连朝廷官员俸禄都拖欠了大半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西线的蓝玉不肯实心用事,若是他早点和叛军决战,局面早就安定下来了,哪里还会出现今日的窘迫状况?
一直以来,蓝玉的西线都是主战场,朝廷不惜倾尽国力支持蓝玉,但那蓝玉却打的一团糟,不仅丢掉了大半个中原,还被叛军打的龟缩在豫南一带的群山当中根本就不敢主动出击。
“空掷国帑”“虚耗国力”“误国误军”等等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直接就把蓝玉说成是最直接的罪魁祸首。
把蓝玉说成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这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了。
虽然蓝玉一败再败,甚至丢掉了大半个中原地区,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秦晋两军的有效牵制。
蓝玉这个人确实过于跋扈,而且他的奏疏中语气也不是那么恭敬,就被清流派抓住了小辫子,纷纷攻击弹劾。
蓝玉乃是勋贵派的中流砥柱,更是常家的姻亲,自然竭力反击。
常森联合了几个朝中勋贵,逼着朱允熥治一个御史的罪行。万般无奈之下,朱允熥只能罢免了那个刘姓御史的官职。
这事搞的朱允熥非常的郁闷,回来之后就开始喝闷酒,很快就喝的半醉……
“今天朝堂上的事情,微臣尽收眼底。虽然兴国侯等人强行让万岁罢了刘御史,也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毕竟言官清谈误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读书人满口圣人教诲,又怎么知道行军打仗的凶险?”在帮兴国侯常森和蓝玉蓝大将军说了几句好话之后,吴子山的口气就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然兴国侯他们也确实太强势了些……”
听了这句话,朱允熥的眼睛顿时一亮,一把抓住吴子山的手:“吴师傅的意思是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