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后与妃
“这些时日以来,常感困倦无力肢体沉重,连觉都睡不安稳,总是做噩梦。昏昏沉沉恍恍惚惚……”太后说道,“吴大人这个百解散的方子,果然还是有些功效的,才服用了四剂,便已神清气爽,今日的早膳也多用了一碗。”“吴少保本就是出身医道,他的医术天下皆知,前些年尚在潜邸之时,就曾经给母后诊治过。”虽然太后不是朱允熥的亲生母亲,但朱允熥还是依足了礼数,每日都来请安问吉。尤其是在太后患病之后,更是关切。
虽然这种关切多是出于礼仪性质,也算是“母子和睦”的孝行了。
象往常一样,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照例闲聊了几句,太后就开口说道:“万岁国事繁忙,就不要在我这里耽搁了,而且一会还要有宫选之事,万岁需要回避。”
所谓的“宫选”,就是由太后给皇帝选择未来的皇后人选。
虽说是给皇帝选媳妇,但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皇帝本人不能在场,他甚至不能见到未来的皇后是什么样子——至少在这个环节还不行。
“哦,对了,吴少保说了,太后的病情虽然已经好转,还需用葱茶点服天青,有辅助治疗之效果,朕已派人送了些天青过来,母后记得服药。”
“知道了,知道了。”
朱允熥行礼告退,钟粹宫中渐渐安静下来。
按照宫中的规制,太后就应该居住在懿安宫或者是慈宁宫,但她却一直住在钟粹宫当中……因为太宗文皇帝朱标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太后屏退了在身旁服侍的宫人,从贴身出掏出一张天青色的信笺:这是吴子山上一次来给她诊治之时,在“无意中”留下的。
这是朱允炆的亲笔信。
自从政变之后,太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儿子。虽然朱允熥对她颇为礼遇,但终究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朱允炆才是。
这些年来,太后虽然很牵挂朱允炆,但却从来没有提起过任何和“允炆”这个名字有关的话题,只是把所有的牵挂全都深深的藏在心底。
直到见到了朱允炆的亲笔信,她才终于知道了朱允炆的近况。
在这封书信当中,朱允炆只是说了些很普通的话语,无非就是要太后保重身体,不要以他为念,并且在书信当中提到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国子监周家曾经接济过他一些衣食。
曾经的“废帝”给现在的太后写信,而且是通过如此隐秘的渠道传递到了宫中,信笺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深意,但朱允炆却专门提起国子监周家,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那周家和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密切的接触?
仔仔细细的又把朱允炆的书信看了好几遍,还是不明就理。经过一番犹豫之后,太后还是狠下心肠,将亲生儿子的书信给烧掉了。
只有烧掉才能永绝后患,谁也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封书信。
一直到了辰时过后,当宫人把此次“宫选”的候选人名单送过来之后,看到名单上那几个女孩子的出身,太后才猛然明白过来,但她却什么都没有说,而是端坐在一方半透明的帷幔之后,开始了“宫选”的流程。
由太后确认至少两个皇后候选人,这是她的职责,也是皇家的规矩。
站立在帷幔之外的那几个“皇后候选人”,全都十几岁的女孩子,虽然她们极力做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太后还是可以看出她们内心当中的紧张和期待。
“宫选”的主要考核项目无非就是看这个女孩子的行走坐立言谈举止,其中关于《孝道》更是重中之重。
大明朝以孝治天下,选择皇后的时候这个“孝”字是绝对的“必考题”,由太后来考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何谓孝之大?”
“孝之大”这个题目出自《孝经·三才篇》,是非常经典的篇章,也是最常见到的考试题目。
能够过关斩下一路走到“宫选”的候选人,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女子,对于这样的题目早有准备,全都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每一个女子的手臂上都佩戴着不同颜色的丝巾,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在太后的手边,有几条同样颜色的丝巾。
“曾子曰,夫大孝者,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天地之经而人则之,盖天之明地之义,以顺天下,其教因肃而成,其事因严而治。故先之以博爱而人莫遗其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孝道乃是天经地义的人伦,所以最大,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要行孝道,就可以天下垂拱……这一番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全都是空泛的大道理,虽然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却无疑是绝对的正确。
太后看了看系在周秀儿手臂之上的那方天青色丝巾,再次看了看那份名单,确认她就是出自国子监周家之后,不动声色的把自己手边那一方颜色相同的丝巾放入到一方红色挑盘之中……
其实,太后很清楚的知道,这几个候选人全都是常森他们那几个勋贵外戚事先“挑选”过的,无论最终花落谁家,都逃不出勋贵外戚的掌控。
无论选谁,都符合勋贵外戚们的利益,但这个佩戴着天青色丝巾的周秀儿,显然和自己的亲生儿子有着某种的牵连。
哪怕周秀儿的回答的完全不对,太后也必然会把她挑选出来,因为她符合太后的利益。
“你们几个俱是贤良温婉之人,看赏。”
太后命人把早就准备的赏赐给了另外几个候选人,唯独没有给周秀儿和另外一个女子。
只要拿到赏赐的,都算是淘汰掉了,太后仅仅给朱允熥留下了两个“选项”——这就表示周秀儿已经入围最后的决赛,距离登顶皇后之尊只差一步之遥了。
能够走到这一步,早已让周秀儿欣喜若狂,但却不敢表现出丝毫的喜悦,而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朝着那一方帷幔再次行礼……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册立皇后之时还会册立皇妃。也就是说只要能过了“宫选”这一关,就不会再被淘汰了,至少也是个皇妃的前程。
能够和皇后一起册立的皇妃,大多会晋升成为皇贵妃。
下一步要角逐的就不再是所谓的“候选名额”,而是终极的“后”“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