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大型财团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12章大型财团

“听闻吴大人正在兴办义学堂、义医堂,此乃惠及天下之第一善举,路某虽是一介商贾,亦不敢居于人后,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作为开辟美洲航线的第一批“冒险者”,路恭行肯定发了大财,他一定赚了很多钱,但吴子山怎么也没有想到路恭行的手面竟然这么大:他竟然一次性的给医学院捐献了十万两白银。

虽说这几年白银的价值一直在下跌,银价再也不如以前那么“坚挺”,但白银终究是白银,还是最硬的硬通货。

时下物价低廉,十万两白银啊,差不多相当于三万石粳米的价值,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捐资助学”的捐款而已。

“路掌柜好大的手面儿。”吴子山笑道:“我听说你们隆丰号在新大陆那边发现了大型银矿,看来这个传言绝非空穴来风。”

路恭行的隆丰号,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商业组织,而是已经飞速膨胀为一个以七家商号为基础的大型财团。他们远征美洲大陆已经有些年头了,肯定发了大财。

这些商号进入美洲大陆,绝不是“为美洲人民带去福祉”,而是做了很多不方便摆在明面上说的生意。如同所有古典时代的商业组织一样,他们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掠夺,最喜欢的目标就是金银、皮革等等可以产生暴利的物品。

在这个时代,美洲本就是全世界白银的重要产地,他们到底搜刮了多少白银,根本就是一个未知数。本着“财不露白”的古典商业原则,他们的财务状况一直都是保密的,但却可以通过一件事情看出他们的实力到底有多么雄厚:这些年来,大明各地的银铜兑换比例,已经从一比一千二百上下,降低到了不到一比一千一百。

能够改变大明王朝的通货兑换比例,让白银越来越不值钱,甚至出现了银贱铜贵的局面,就可以大致估算出这几年到底流入了多少白银。

虽然已隐然成为大明王朝的商业霸主,路恭行依旧是原来的那个路恭行,他依旧穿着那件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布衣,没有丝毫的张扬,反而愈发的低调了:“吴大人就不要说笑了,我等商贾不过是将本逐利之辈,最多也就是赚些辛苦钱而已,银矿之说绝对是捕风捉影的谣传……”

“我说路掌柜啊,别人不知道新大陆那边是什么样,我还能不知道吗?就不要在我面前装穷了吧?”

随着年纪的增长,路恭行愈发的沉稳:“这几年来,我们隆丰号在新大陆那边确实稍稍有些利润,却全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钱。虽然也曾发现了几个微不足道的银矿坑,但却绝不是什么大型银矿……”

“好了,好了,就算你发现了一座金山,那也是你们这些商人自己的财富。”吴子山亲手给他斟了一盏热茶,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说的云淡风轻:“你们跨过烟波浩淼的汪洋大海,不远万里深入一个陌生的世界,这其中的风险你我最是心中雪亮,不管发了多大的财,也不管你们赚了多少钱,都是你们应得的……”

“路掌柜呀,你我相识已久,早就打过很多交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吴子山笑道:“你路掌柜无利不起早,这一回给我们医学院捐献了这么多,应该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还是吴大人痛快,我就喜欢和吴大人这样的官员打交道。”作为一个典型的商人,路恭行最喜欢抛弃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直接谈利益,而他所用的手段也往往带着浓郁的商业风格——利益交换:既然我给你这么多捐款,那肯定是要得到很大的利益才行。

“我听说朝廷要改矿监,成立新的‘矿事衙门’……”

“你的消息可真灵通,有这回事,但还没有具体的章程下来。”

商业资本对于高层的政策改变,总是具有野兽般的敏感,朝廷的“矿监革新”制度还没有正式推出,路恭行就已经知道消息了。

所谓的“矿监革新”,就是周敦儒提出的一项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就只有一句话:成立官督民办的矿物衙门。

自从朱元璋创立大明朝以来,各种矿采的开采、加工、冶炼甚至是流通等等各个环节,都是严格遵循“朝廷垄断”的制度。这个制度从汉武帝开始至今,历朝历代都是只能由朝廷办理,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但事件之事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说法,从北宋时期开始,因为朝廷急需用钱,就曾经出现过把很少一部分矿藏交给私人开采的状况。

现如今,因为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周敦儒就提出了一个“矿监革新”的建议:改变过去朝廷垄断各种矿藏的局面,由私人出资开矿,从开采到最后的流通环节全都由私人出钱,由官府进行督办。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让朝廷日益窘迫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打破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盐铁专营制度,不利于朝廷的垄断。

“这个事情实在太大,目前还没有定论,朝廷还在商榷之中……”吴子山笑道:“怎么?路掌柜在新大陆赚的盆满钵满,还想染指国朝矿业?”

“大明乃是路某祖庐所在之地,这里才是我的根本,”路恭行依旧说的云淡风轻,就好像那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新大陆那边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开发新大陆,虽然确实很暴利,但风险同样很大。尤其是这几年来,随着航路的开辟,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开始加入其中,竞争愈发激烈。

浙、闽的商号蜂拥而上,一个又一个商业势力驾船出海,参与到了竞争当中。和闽浙一带的商号相比,隆丰号还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但从北边来的那些商业组织却让他们有点吃不消了。

比如说来自北方的“昌连升”,虽然刚刚介入新大陆的“远征”,一上来就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势头。

虽然大家都在做一些不的好明说的生意,最少还要顾及一些脸面和最基本的道德。但“昌连升”却不管这些,他们为了利益往往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竞争,昌连升甚至组织起了多达几千人的“武装商团”,带着骑兵和火炮过去……

对于路恭行的隆丰号而言,虽然也有自己的武装,但他们主要还是做生意和开发。但昌连升却更加的简单粗暴,他们是以抢掠为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