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奇耻大辱
“奇耻大辱!”朱棣勃然大怒,将奏报狠狠的扔在地上,似乎还嫌不解气,又用力的踩了几脚:“吴子山小儿如此辱我,定手刃此獠。”朱棣这个人,素来深沉,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次是真的火了。因为极度的愤怒,黝黑的脸庞透着病态的潮红,修剪的极为得体的胡须伴随着急促的一翘一翘的。
朱高煦被俘,这是一件大事,镇守睢宁的丘福不敢耽搁,马上就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徐州的朱棣,同时还送来了学生们开出的“赎身条件”:
“……贵军需退至单——鱼一线,可保令郎无虞……”
只要你们燕军退回到鲁南一带,我们就把你儿子送回去。
“……然退兵一事既琐且烦,谅必难成,吾等愿再择其二,仅需金万两,粮四万石,骡马两千匹即可。赎身之资克己,谅必满意之……令郎衣食无忧,勿以为念……”
这封书信的大致意思就是:我们知道用你的儿子作为条件,要挟你退兵,恐怕有点不现实。所以呢,可以给你第二个选择,仅仅只需要支付万两黄金,四五石粮米再加上两千匹骡马就可以了。这个价格相当的实惠,想必燕王一定会很满意。而且你儿子在我们这边有吃有喝,照顾的非常好完全不必为他担心。
书信的末尾,还有一行小注:若粮米骡马等物不便交易,可折算为黄金,总计三万四千金。
因为粮食和骡马都属于“大宗商品”,要是堂而皇之的交易,恐怕会损害你朱棣英明神武的名声,所以我专门很贴心的全都折算成黄金。
黄金的价格高昂而且便于秘密交易,我为你考虑的相当周详哦。
最后的署名是:吴子山敬上。
现在的吴子山身在京城,根本就不知道学生们这个事情,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学生们用他的名义向朱棣索要“赎身费”。
“作为我的子嗣,就应有战死沙场之觉悟,士可杀不可辱,我就只当没有这个儿子。”
以朱高煦的身份而言,三万多两黄金的赎身费用确实不算狮子大开口,毕竟他是朱棣的儿子,还是燕军的先锋。
南京的当红名妓,赎身费动辄也要成千上万两白银,赎回朱高煦却只要三万多两黄金,这个价码确实算是比较公道的了。
但朱棣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为了赎回自己的儿子,就和敌人在私下里接触,还要花费大笔钱财,这事要是传出去……燕王的颜面何在?
“以末将来看,吴子山此举分明就是要激怒王爷……”
作为燕王朱棣的心腹亲信,张玉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王爷万不可因怒而动,一定要从容布置缜密安排……至于说公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我就只当没有这个儿子了,就只当他已经死了。”
早在朱棣刚刚就藩北平之时,张玉就已经追随在他的身边,仅仅只是一句试探,张玉就明白了朱棣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他还是舍不得朱高煦这个儿子啊。
毕竟父子连心,只要能把儿子救回来,还是救一救的好,只是以朱棣的身份,必须摆出一副“决不妥协”的姿态,宁可让朱高煦死在敌人手中,也不肯低头。
张玉已经知道了朱棣的真实想法,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这种事情,朱棣确实不方便出面,张玉刚好站出来,用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把这个事情办的妥妥当当。
他已经想好了,让镇守睢宁的丘福把和吴子山的人马接触一下,无论如何都要先把朱高煦赎回来再说。
三万多两黄金,这个价码虽然不低,但绝对可以接受。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吴子山的信誉值还是满的:楚王的两个儿子就曾经被赎回去了,成虎臣还把文纵云赎了回去。
有了前两次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吴子山的“赎买”还是可以相信的。
要说那个丘福也真是的,既然吴子山已经派人把书信送到了你那边,你就应该赶紧想办法把朱高煦赎回来。
但那个丘福却把吴子山的书信转给了燕王本人,这不是让他为难么!
不过这也符合丘福的性情。
在燕王一系人马当中,“丘福善攻”“朱能善守”,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善于防御的朱能为人谨慎小心,善于进攻的丘福却是粗枝大叶操切鲁莽,是个典型的莽汉,所以才会“很不懂事”的把吴子山的“赎身信”转给了朱棣本人!
直到现在,他们都坚定的认为这事是吴子山搞出来的,却不知根本就是学生们借助了吴子山的名义。
“那吴子山奸诈狡猾,却多贪金银财货,我估计他军中肯定缺少银钱粮秣,必不能久……”
抓住了俘虏之后,却总是想方设法的让别人赎回去,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吴子山缺钱缺粮。
他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王爷不必理会那吴子山,末将自然会妥善处置。”
在得到了朱棣的默许之后,张玉马上开始着手此事。
不就是三万多两黄金么,先让丘福想方设法把这笔钱垫上,无论如何都要把朱高煦赎回来,然后再编造出一个“奋力脱困”的故事,矢口否认“赎身”这回事,就说朱高煦是自己充分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好不容易才跑回来的,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么。
就在这个时候,张玉收到了一份战报:睢宁失守,守将丘福生死不明。
见到这份战报的瞬间,张玉立刻惊的目瞪口呆,他甚至怀疑这个战报根本就是假的。
吴子山既然能攻下固若金汤的淮安,就一定具备攻克睢宁小城的能力,但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点吧?
从攻克淮安到现在,才刚刚过去了五天……因为这份战报的传递还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早在昨天晚上,吴子山就已经占领了睢宁。
四天之内,连续攻克两座城池,虽然并不是什么神话,但这也太夸张了吧?
最让张玉无法理解之处不在于吴子山那夸张的进攻速度,毕竟淮安到淮安只有两百多里的路程,若是昼夜兼程的急行军,想必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在攻克睢宁之前,竟然连一点点的消息都没有传出来,这就是显得非常诡异了。
吴子山能够快速兵临睢宁城下,必然是轻装简从奇怪兵突进,以丘福的兵力肯定能守住。若是吴子山指挥大军的话,丘福应该及时求援。
吴子山的攻击到底猛烈到了何种程度?竟然让丘福连求援的消息都来不及发出?
睢宁和淮安一样,到底是怎么失守的,外界全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