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说正事
正在桃李齐绽芳草鲜美的时节,就在得胜湖畔,一场小型的宴会正在摆开,十几个袍服煌煌之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湖光山色,悠然的享用着精致的美酒和美食。湖畔满是泥泞的沼泽地带已重新铺垫了一层白色的细沙,夯实、压平之后,又专门铺设了一层羊毛毯,中间置了一张硕大的嵌玉八仙桌,几张椅子上全都铺了松软而又豪华的坐垫,虽是在旷野之中,舒适程度并不输室内。
几个持壶的下人站在一旁,随时等候主人的传唤,不远处分散着晋王的几个贴身侍卫,稍远的左手旁,十几个大厨正在忙忙碌碌。
和其他那些动辄仆役成群的藩王相比,晋王的宴会已经算是相当简朴了。
“诸位今日好口福了,全都沾了虎臣将军的光。”晋王指着刚刚端上来的“炖熊掌”哈哈大笑道:“若非虎臣将军神射,你我辈怎能吃上如此肥美的熊掌呢?”
熊掌乃是八大山珍之首,不仅价值高昂,而且极难获得。在刚才围猎之时,成虎臣一箭见功射死了一头野熊,这熊掌也就成了众人的盘中之物。
“虎臣将军射术无双,当用第一筷。”就好像所有殷勤而又热情的主人那样,晋王亲自给成虎臣夹了一方掌肉。
成虎臣赶紧起身,恭恭敬敬的说道:“卑职愧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这野熊就是虎臣将军的猎物,自然要由你最先享用,诸位说是不是呀?”
在场的众人齐齐称是。
成虎臣本就是军中的厮杀汉子,不习惯那些乱七八糟的繁文缛节,既然晋王如此客套,他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象征性的吃了一口,顿时大赞道:“听说这熊掌的制作极是繁杂,需要小火慢炖三天三夜,殿下却是急切之间做成美食,真是意想不到啊……”
旁边的文纵云虽是一身戎装,终究没有成虎臣那种久在军中历练出来的英武之气,整齐的武官制服和梳理的纹丝不乱的头发,反而更显出几分文质彬彬的气息,他面带微笑的说道:“烹制熊掌,最讲究的就是火候二字。少说也要用文火慢慢煎熬一天一夜才行,若是火候不够的话,不管的口感太差,还有股子土腥气。只是因为晋王殿下用了北地第一名厨,采用非凡手艺烹制,我等才有今日之口福……”
“确实如此。”晋王很随意的打了个手势,用一个很舒适的姿势靠在椅背上,旁边的仆役立刻过来给众人斟满了美酒:“这熊掌确实难以烹制,本王专门请了一位乡野异厨,我辈才能享用这如此美味。只要用对了人,总是能够事半而功倍,万事万物俱是此理。”
“实不相瞒殿下,我……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吃到这东西。”
晋王笑道:“对于那些高门勋贵而言,这熊掌也不过是寻常的菜式,如虎臣将军这般为国治军之干才,却从未享用过,这世道……不说了,本王府上还珍藏着几副熊掌,回头赠送与虎臣将军带回去,定要好好的吃个痛快才行。”
就在众人一边愉快的交谈一边惬意的享用美酒之际,那几个大厨已用十分熟练的手法将那头野熊分割成为一块块“方肉”,放在烤架上炙烤考的外焦里嫩恰到好处,恭恭敬敬的送到众人的盘中。
云州靠近蒙古草原,饮食文化深受草原影响,这种烤熊肉就带着蒙古饮食的浓郁风格:很大的一块带着烟熏火燎气息的烤肉端上来,撒些细盐和野葱粉就直接食用,像极了蒙古人的烤肉。
但这毕竟是晋王安排的宴会,自然要精细的多,所有的烤肉全都放在盘子里,每人还有一把精巧的切肉银柄小刀。
盛肉的盘子洁白透亮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如同美玉一般光洁,瓷釉虽仅有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极见神韵,绝对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也就只有晋王这样的人物才能用得起。
成虎臣很不习惯这样的吃饭方式,烤肉浸出来的油脂极是滑腻,一直在光洁的盘子上“打滑”,就在成虎臣用小刀切肉之时,一个用力过猛,那块肉竟然直接从盘子里“飞”了出去。
成虎臣下意识的伸手去“捞”,却早已忘记了右手还拿着锋锐的切肉刀,一个不留神,锋锐的刀刃竟然划破了晋王的衣袖。
手持利刃,划破晋王衣衫,这还了得?
旁边的那几个侍卫立刻一拥而上……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晋王瞪了那几个侍卫一眼,他的声音中满是威严:“退下!”
虽然那些侍卫已经退下了,成虎臣却依旧惶恐不安,赶紧跪下请罪:“卑职鲁莽,还望殿下见谅,卑职绝无伤害殿下之心……”
“知道,知道,”晋王哈哈大笑着把成虎臣搀扶起来:“本王绝不怀疑虎臣将军之忠诚,若是虎臣将军真的想要伤害本王,这一刀就不是划破衣袖,而是刺向本王的胸口要害了,哈哈……”
“你跟随本王凡二十春秋,本王焉能信不过你?吃肉,吃肉……”
“多谢王爷宽宏,虎臣不胜惶恐。”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从晋王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高贵身份,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实现的人生目标,晋王早已习以为常了,但这位晋王殿下却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娇贵豪横,虽然成虎臣划破了他的衣袖,但他却知道那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误会,刚才借此机会展现他的宽宏气度。
晋王对自己的心腹嫡系从来就秉承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莫说是这样的小小误会,就算真的犯了什么小错,也从来不会深究,这也是他能雄踞晋地深得军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许是为了缓解现场的气氛,晋王随口说起了一个很轻松的话题:“诸位可曾知道这得胜湖的另外一个名字?”
当晋王问起之时,在场的这些将官全都面面相觑,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得胜湖就是得胜湖,还有是别的名字么?
“这得胜湖又名忠武湖。”
当成虎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晋王顿时眼睛一亮,由衷赞叹道:“虎臣将军不仅能征善战,更是博闻多知,真让本王感到意外。既然你知道这忠武湖的由来,就给诸位说道说道吧。”
“虎臣卖弄了。”成虎臣立刻说出了这个小小湖泊的由来:想当年,唐朝名将尉迟敬德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建立不世功勋。开创了巍巍大唐之后,曾在此地设宴,与当时还是皇子的李世民,还有李靖、长孙无忌等人在湖边宴饮,共同制定了“玄武门之变”的计划。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打造出“贞观之治”的局面。只因为尉迟敬德死后的谥号的“忠武”二字,为了纪念他,所以这个不大的小湖泊又被称为“忠武湖”。
“说的好,说的好。”晋王抚掌大赞:“本王自知比不得唐时太宗,但也要效一效唐太宗的英雄伟业。既然诸位都是本王一手提拔的忠诚可靠之人,咱们就说说正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