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狂风起处
新年刚刚过去就下了一场雨夹雪。阴冷的雨水夹杂着片片雪花,给北平城的城墙抹上一层湿漉漉的水光。
姚广孝的身子骨本就不怎么好,又素来就有咳喘的老毛病,房间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大师的身子还好吧?”
“还是老样子,不好也不坏。”姚广孝似乎想要起身给燕王行礼,却被燕王阻住了:“秦王的使者走了么?”
“走了。”
“秦王是不是说不承认如今的万岁?还拿太宗皇帝之死说事?”
“大师慧眼如炬。”
秦王的使者给燕王带来了一封书信,在这封书信当中,秦王对现如今的新皇帝破口大骂,不仅不承认他的正统地位,还说是朱允熥害死了太宗文皇帝朱标,然后窃据大宝。所以他准备起兵,拥护太宗文皇帝的嫡长子朱允炆,希望得到燕王的支持。
“若贫僧所料不错,晋王应该也收到了同样的一封书信。”姚广孝重重的咳嗽了两声:“殿下准备如何行事啊?”
“我还没有准备好。”
“对,”姚广孝轻轻的点着头:“就应该这么说。”
“我是真的没有准备好,准备再看一看。”
“就应该这么说呀。”姚广孝笑道:“眼下这个局面,其实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秦王也好晋王也罢,都知道殿下一定会和他们站在一起。”
“无论是清君侧,还是复正朔,都是一回事,不过是换个说法而已,大家都知道一定要打仗了,不用纠结这些。”
“我是真的没有准备好。”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只有起兵造反才符合燕王的利益,但他真的没有准备好。
这种准备并非全部来自政治、军事等大的层面,还来自于燕王朱棣的内心。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那点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朝廷抗衡,若是真的像秦王那样和朝廷撕破脸,恐怕到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虽然朱标已经不在了,但朱标留下的政治遗产还在,贸然起兵的话,估计还是战败的几率更大一些。
“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藩王对抗中枢成功之例。”
燕王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
历朝历代的藩王,从来就没有造反成功的先例。
毕竟是以一隅对抗全国,这个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如果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那还有什么意义?
眼下的燕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他甚至不需要公开支持朝廷,只要做出坐山观虎斗的样子两不相帮,就能收获巨大的好处。
秦王那边已在厉兵秣马,会在下个月月初之前起兵。根据燕王所掌握的情报,晋王一定会配合。
为了对付秦王和晋王,朝廷必然会拉拢燕王,哪怕只是让他保持中立也好。
这就意味着,燕王可以收获巨大的利益……
“其实殿下很清楚,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是一定要削藩的,只是迟早而已。”姚广孝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煽动挑唆之意,似乎完全就是在就事论事:“为自身计,只有自己执掌权柄才最为稳妥。”
“殿下不妨先不表态,但必须做好准备……”就好像是在谈论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姚广孝说的轻描淡写:“秦王那边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若贫僧所料不错,秦王必兵出关东之地,沿河而进,朝廷虽兵多将广,终究难以抵挡……约莫两个月之后,在河南之地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届时,秦王必然不敌,而晋王则一定会沿太行而出,联合秦王击败朝廷大军。若是朝廷指挥失当,或许他们还能饮马长江,但仅仅也就是如此了。”
按照姚广孝的估计,在战争的初期,秦王和晋王的人马或许会取得很大进展,除非是朝廷出现重大的战略失误,否则的话他们几乎不可能过江。
如果这个时候燕王趁势起兵,重新开辟一条战线……局面或许会出现极大逆转。
“不,不,本王暂时没有考虑战事,”这个时候的燕王似乎还是有些举棋不定,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至少还没有多少取胜的把握:“以地方对抗中枢,从未成功过……”
“以白身而君临天下者,也从未有过功成者。”
作为洪武太祖皇帝的儿子,燕王很清楚的知道姚广孝在说些什么:他说的是朱元璋。
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从未有过如朱元璋这般的出身。他本就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贫苦百姓,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却投身军中,成就了一番英雄伟业。
朱元璋的对手,是灭国百余拓地万里的元朝,曾经横行天下的蒙古大军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不照样被朱元璋打败了吗?
曾经的蒙元王朝,是何等的坚不可摧,不照样分崩离析了吗?
姚广孝的这一番说辞,似乎给了燕王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但事实却是朝廷的实力依旧庞大,事关身家性命,必须慎重考虑。
“朝廷虽兵多将广,堪用者又有几人?”姚广孝的脸上带着轻蔑的微笑:“观那齐泰之所作所为,便知朝廷已无可用之人了。”
齐泰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北平,这人看起来确实相当的精明干练,但却是个空口大言之辈,虽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简直就是个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
齐泰确实很勤勉,也真的很想为朝廷做事,但这个终究只是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又怎能和带了一辈子兵的傅友德相提并论?
傅友德一眼就能看破的小把戏,却把齐泰耍的团团转。
把齐泰派到北平里,绝对是一大败笔。
燕王朱棣似乎还想说点什么,猛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父王,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进来的这两个人,年纪稍长的那个矮胖子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另外一个身形高高瘦瘦者则是他的次子朱高煦。
“秦王起兵了。”次子朱高煦显得有些焦躁:“咱们是不是也……”
“沉着些。”燕王似乎对这个毛毛躁躁的次子有些不满意,头也不回的问道:“老大,怎么回事啊?”
身为长子的朱高炽显然更加沉稳:“回父王,秦王大旗恢复正朔的旗号,已经起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