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知我者谁?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5章知我者谁?

“新皇登基之后,必有一场大乱。”当钱狗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丝毫少年人应有的拘谨或者是紧张,他的语气就好像是在谈起今天的天气一样平静:“这与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没有关系,而是必然如此。”钱狗剩小小年纪,就能坐在吴子山面前和他侃侃而谈,虽然还有几分少年人的青涩和稚嫩,但已经显现出他和同龄人的不同之处了。

吴子山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默默的拎起茶壶,给他斟了一盏茶水,把茶水送到他的面前,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

“据我所知,吴校长在新皇登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些作用,应该算是从龙的功臣,正是因为这次拥戴之功才升了礼部侍郎之职。”钱狗剩平视着吴子山,说话的语气就好像是在和至交好友谈论一个很轻松的话题:“但我认为,校长不应该卷入这场夺嫡之中……”

“你是说我不应该帮朱允熥而是应该帮朱允炆?”

和钱狗剩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吴子山没有把朱允熥称为“当今万岁”,而是直呼其名。

身为朝廷官员,直呼天子名讳,这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情,但钱狗剩却一点都不感觉意外,他完全就是一副就事论事的态度:“其实都一样。”

“无论吴校长你是允炆党还是允熥党,本质都是一样的,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什么,战乱一定会发生。”

“哦?”吴子山用鼻子发出一个代表疑问的声音,慢慢的端起面前的那盏热茶,让从茶杯里蒸腾出来的热气遮掩了自己的表情:“为什么这么说?”

“吴校长是在考我么?”

“算是吧。”

“吴校长曾经在课本当中提到过,封建王朝的本质就是家天下,无论秦汉唐宋,还是我朝,都是一样,本质从未改变,那就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雄才大略的君王也好,庸庸碌碌的皇帝也罢,他们唯一追求的目标就是延续自家的统治。”钱狗剩的声音一点都不大,就好像是在向老师阐述某个题目的解答方法:“所谓的励精图治,所谓的革故鼎新,其实从来未改变其实质,也没有人真正在乎亿兆百姓的想法。”

“不管是分封还是集权,都是一样的目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按照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我们都知道削藩势在必行,那些藩王也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就算是随便换一个藩王上来做了皇帝,他们一样也要削藩,但人都是驱利的。”

“洪武朝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甚至不敢有这样的想法,隆文朝虽不如洪武朝强势,终究还是洪武朝的巨大惯性,又有君臣大义威压,但隆文皇帝已经死了。”

“在削藩必然要延续的大环境下,他们只能伺机而动,眼前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朱标没有来得及指定一个明确的太子人选,就猝然驾崩,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不论上位的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那些实力派藩王一定会拒绝承认皇帝的合法性,一定会利用此事大作文章。

“若是朝廷以柔软姿态,以拉拢的手段对待那些藩王,他们必然狮子大开口,趁机壮大实力,这与前朝的政策相悖,必然会动摇皇位的合法性,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

最后的一个选择是什么?

虽然钱狗剩没有明说,但吴子山却很清楚的知道:那就是战争!

“你说的似很有道理,如你这个的年纪,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确实难能可贵……”

“不,不……”钱狗剩摇了摇头:“我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更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深远目光,学生刚才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仔细推演之后得出的结果。”

新皇登基之后,那几个手握重权的实力派藩王,全都没有上恭贺的折子向朱允熥表示顺从。

他们不表态,其实就相当于是表态了:怀疑新皇的法理基础。

有些深谋远虑之人,已经感觉到了平静局势之下的暗流涌动,甚至做出了种种推断。

但钱狗剩说的这些并非来自于直观的臆断,而是以事实为基础,综合参考各项数据,通过一步一步的推演做出的判断:“我们已经推演过十四次,一旦战争爆发,其中有十一次是朝廷获胜,三次藩王获胜……”

按照钱狗剩等人的“战争推演”,朝廷还是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对于战争的最终结果,钱狗剩一点都不关心,他丝毫也不在乎会是谁笑到了最后:“但是,有一点可以绝对确认,战争将会摧毁整个北方……”

“根据我们的推演,战火很可能会蔓延到江南,这个概率至少有六成五。”

“就算是朝廷最终压倒了藩王,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必然就是安史之乱以后的情形,这个概率超过九成……”

在交谈的过程中,吴子山很少发言,几乎全都是钱狗剩在说。

钱狗剩对于局势的分析,虽然犀利,但却并没有超出正常的范畴。

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目光深远之辈,早已看出了局势的紧迫,尤其是在新皇登基,就等于是给了地方藩王一个极好的机会。

朝廷和藩王之间,必有一战。

关于这一点,蓝玉等人无不心中雪亮,并且已经在开始进行军事方面的准备了。

“战争已不可避免,一切奢谈避免战争之言论,不过是目光短浅的书生意气。”说到这里,钱狗剩那平静如水的语气当中终于出现了一丝明显的情感波动,他缓缓站立起来,望着屋外浓重的夜色:“百年之前,蒙元灭宋,我泱泱中华遭逢大难,今大明立国未久,又要兵连祸结,必然元气大损,再要崛起又要空耗百年岁月……”

“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幽幽千年,江山易主王朝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全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真的不能了……”

“这一番话是你早就想对我说的吧?”吴子山用直勾勾的眼神盯着钱狗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心声,而是学院当中一千四百个兄弟姊妹的共同心愿。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也是吴校长你的心愿。”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还有什么人是真正理解吴子山的,那一定是医学院的那些学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