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刻舟求剑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4章刻舟求剑

夜色徐徐降临下来,从江面上吹过来的水汽形成一团薄薄的雾气,将偌大的医学院彻底笼罩起来。“老爷,若不是你及时从户部支取了这些银钱,这医学院就真的支撑不下去了呢。”

“我丁忧的这些时间里,是你勉强维持着医学院的正常运转,真是辛苦你了。”

杏儿再也不是以前那副天真烂漫的模样,已经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圆圆的脸蛋显得有些消瘦,不施脂粉的脸上全都是从容自信的神色。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我自己挺喜欢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略显凉爽的晚风当中,杏儿微微拢了拢额前的头发:“老爷不在的这几年当中,我已很少回家了……”

“我知道,我听闰娘说了,你一个月最多只回家两次,她挺想你的。”

回家之后,杏儿只不过是个小丫鬟,在这里却是被无数学生敬仰爱戴的“杏儿姊姊”,她当然不愿意回家。

谁也不是谁的附庸,没有谁天生就应该伺候别人,虽然杏儿从来不说,但吴子山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小姐想我,石蛋可不想,他绝对不想看到我。”

说起这个话题,吴子山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吴子山的那个儿子,素来为闰娘所溺爱,虽然还穿着开裆裤,却已经显露出富贵人家小少爷的做派了。

任性、不听话、不讲理,几乎所有熊孩子的毛病全都沾染上了。

不管是闰娘还是岳父岳母,都把这个孩子视为宝贝疙瘩,总是宠溺有加。

越是溺爱,就越容易成长为熊孩子,这一点在吴子山的儿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奈何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家里人总是任凭他胡闹,却舍不得碰“小少爷”一手指头。

杏儿可不管这些,每次回家只要看到石蛋不听话的胡闹,就会揍他一顿。

杏儿打小少爷,那是真打,而且是真舍得下手。

开始的时候,闰娘还总是回护,舍不得让杏儿打自己的儿子。但闰娘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知道对儿子的溺爱有些过分,自己却又舍不得打骂自己的亲生骨肉,索性就让杏儿扮起了教导儿子的“黑脸”角色。

杏儿每次回家,都要“例行公事”一般把小少爷揍一顿。

久而久之,石蛋就怕了杏儿,每次见到她就好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无论再怎么调皮捣蛋,只要一见到杏儿立刻就会变成“乖宝宝”。

在小少爷石蛋的心目当中,杏儿就是最可怕的大魔王。

“我已经和小姐商量过了,等小少爷再大一些,就把他送到医学院来,一来是为了学些本事……”

“再者也是为了让你好好的管教管教那个不听话的小家伙,是不是这个意思?”

杏儿嫣然一笑:“是这么个意思,要不然呀,那小子一定会变成我最讨厌的那种纨绔子弟。”

聊着聊着,二人就来到一间教室之前。

吴子山把手指竖在唇边“嘘”了一声,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杏儿不要说话,站在窗前准备旁听一下医学院的授课内容。

虽说这医学院是吴子山一手创建,但他并没有给学生们上过几节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杏儿在打理医学院的大事小情。

自己离开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学生们到底怎么样了,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实地考察一番。

课堂之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夫子正在给一群少年上课,老夫子抑扬顿挫的声音听的十分清楚:“楚人涉江,剑坠于水,遂刻舟为记。舟止,乃从所刻记处求之,然舟已行而剑未行,是何理也?”

学富五车的老夫子正在给学生们讲述“刻舟求剑”的典故。如同后世的小学老师一样,讲完了这个小故事之后,还要学生们总结出“中心思想”。

刻舟求剑的小故事,无非就是教导人们不可死守教条默守陈规,一定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原本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寓言小故事。

但学生们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却让这位老夫子哭笑不得:

“楚人刻舟求剑之事,刚好印证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若以舟为参照物,假设舟不动则剑在动。若以剑为参照物,则舟动而剑不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当以江岸为参照物,这样就可以找回楚人遗失之剑……”

学生们的这一番说辞,直接就把饱学的老夫子给听傻了。

什么动什么静?参照物又是什么玩意儿?相对运动是什么意思?

我说的“刻舟求剑”和这些东西有关系吗?

别说这个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的老夫子一脸茫然,连在一旁旁听的吴子山都目瞪口呆:这些孩子竟然已经明白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这是初中物理才有的知识啊。

虽然吴子山曾经在课本中提到了这些最基础的物理知识点,想不到这些孩子们竟然能够学以致用。

虽然吴子山对孩子们的学识深深震撼,但那老夫子却已涨的满脸通红,有些恼火的大叫着:“这“刻舟求剑”之典故乃是出自《吕氏春秋》,说的是变通之理,什么动静什么参照物,真不知你们在说些什么?不学无术,不学无术啊……”

吴子山撰写的课本,主要是一些医药学、物理、化学、数学之类的基础自然知识,和古典的传统教学内容根本就不兼容,难免会闹出这样那样的笑话

老夫子觉得这些学生是在故意捣乱,学生却认为老夫子说的不对,课堂秩序顿时就乱了……

“好了,好了,”对于这种状况,杏儿显然很有经验,马上走进了课堂。

随着杏儿的出现,纷乱的课堂秩序顿时变得井然起来,每一个人都坐的端端正正,刚刚还喧嚣热闹的课堂顿时鸦雀无声。

“老夫子所授,乃是哲理,你们大家明白就好,至于说物理……这不是物理课。”杏儿说道:“老夫子只是为了让你们能读书认字,至于动静相关和参照物什么的,到了我的物理课上,我再给你们讲解。”

杏儿竟然能处理好传统私塾教学和课本不兼容的问题,还能亲自给孩子们上物理课?

这实在超出了吴子山的想象。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