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涨工资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3章涨工资

当初创办医学院的时候,吴子山就曾经垫付了一大笔钱,早就应该将这笔钱拿回来了,顺便领取一下自己的俸禄。第二日,当吴子山来到户部衙门的时候,这里已是人头攒动。

一大群京官正在怨声载道:“朝廷明明说要增加俸禄,如此一来,反而是俸禄更少。”

“我等用心国事,不敢说为国操劳,总是要穿衣吃饭的,朝廷却不知体恤僚署,有没有哪位御史大人说道说道这个事情?”

“原本还指望朝廷涨了俸禄,日子可以稍微宽松些,想不到还不如以前。”

自古以来,当官就应该秉承着“为朝廷尽忠”“为百姓做事”的原则,但当官的也得吃饭过日子,也是需要钱的。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偏低,这是举世皆知的事儿。

若是在以前的朱元璋的时代,虽然大家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却没有人敢于公然抱怨自己的俸禄太低,最多也就是私下嘀咕嘀咕而已。

这也是朱元璋严刑峻法治理官场贪污,虽然杀的人头滚滚,甚至弄出了剥皮植草的酷刑,但却屡禁不止的一个客观原因。

自从朱标登基之后,一改前朝的官场风气,有好几个言官毫不避讳的谈起了这个问题:官员的俸禄太低,根本不能维持最基本的开销,当然也就不能维持官员应有的体面,朝廷应该给大家涨一涨工资了。

朱标很清楚的知道这个事实,开始给官员们增加俸禄。

朝廷给当官的涨工资,这绝对是一件让官老爷们喜闻乐见的大好事,但却没有欢喜几天,就发现大家的俸禄虽然在名义上确实增加了,但却在事实上减少了。

之所以出现名义上“涨工资”但却是事实上“减少俸禄”的局面,并不是身为皇帝的朱标太抠门,而和隆丰号有关。

路恭行创立的隆丰号,虽然规模极大实力很强,但却终究只是一个商业组织,不可能影响到朝廷局面。

但事实恰恰就是如此魔幻,因为隆丰号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新大陆的发现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至少意味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即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剧变。

但是在大明朝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不仅仅是一般的老百姓对此事没什么兴趣,甚至连朝廷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但新大陆的发现,却已经开始影响到朝廷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料的大量输入。

隆丰号是商业组织,路恭行之所以愿意不惜重金的组织船队出海远航,去寻找远在世界另一端的新大陆,纯粹就是为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说到底只有两个字:赚钱。

隆丰号的船队发现了新大陆之后,秉承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尽可能的和当地土著交易金银、香料等等这些奢侈品。

这是最直接最高效的获利方式。

在很长一段历史当中,香料不仅仅只是一种奢侈品,同时还可以直接作为“流通货币”使用,就好像粮食一样,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把大量香料从美洲运回来,就等于是直接运回来了金银,隆丰号当然会选择这么做。

其实香料这种东西早就已经非常普及了,绝大多数都是从南亚、东南亚那边过来的,早在宋朝这样的“香料航路”就已经很成熟了。

在长达几百年的漫长岁月当中,香料的价值都很稳定,也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量香料输入,当然要选择最繁华最富庶的江南,京城更是首当其冲。

朝廷的俸禄从来就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给一部分铜钱或者白银,给一部分宝钞,更多的还是选择用“禄米”和“香料”这些实物来支付官员的工资。

拿到朝廷的俸禄之后,官员再把这些禄米和香料卖掉,换成铜钱和银子。

每当朝廷“发工资”的时候,就会有商人等着收购官员手中的禄米香料。

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是现在,局面变了。

随着大量美洲香料的输入,价格一落千丈,商人若是把官员手中的香料收回去,必然是亏本的。

所以,就算是这些官老爷拿到了香料,价值也大不如前。

刚刚涨的那点工资,还抵不住香料自身的“减值”呢!

“工资”虽然涨了,但实际收入却少了。

“能否把香料换成银子?换成禄米也好啊。”

“实在不行,换做宝钞也可以。”

面对这一大群连连叫苦的官员,负责发放俸禄的仓曹根本就懒得搭理他们:“你们想换?我还想换呢?朝廷的制度如此,我有什么办法?有本事的就去给朝廷上本,让朝廷不再发放香料,我也可以跟着沾光……”

虽然百般不情愿,奈何朝廷制度本就是这个样子,就算是改革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家也能无可奈何的领取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俸禄,灰溜溜的走了。

隆丰号之所以能够发现新大陆,完全就是吴子山一手促成,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发现新大陆并没有给大明朝产生太大的震动,也没有什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间发生,反而让自己的收入更少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具有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

“仓曹大人……”虽然仓曹只是负责发工资的“出纳”,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八品官,但他们掌管着所有尽管的工资,发放的禄米是好还是坏,全凭他们操作,所以即便是吴子山这个四品官,也对他们客客气气:“前番兴建医学院的那笔银子,还是我自己掏腰包垫付的呢。文书凭据全在这里,能不能……”

仓曹甚至懒得看吴子山手中的那些票据文书:“吴大人是吧,我记得你也曾在户部做事,户部的规矩你应该懂啊,这事你得找上边批了才行……”

“三年前就已经批过了……”

“三年前批过有什么用?户部尚书都换了好几任,你总不能拿着前任主事的批文,来找现任主事拿银子吧?”

“我还得再找户部主事批一回?”

“您说呢?”

“那好吧,现任的主事是哪一位?在哪一间署房办理公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