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削藩策
“宋国公追随太祖高皇帝,开创大明,位列勋臣,追封宁陵王,配享功臣庙,赐牺牲,谥号武壮!”按照大明朝的制度,异姓绝不可以封王,除了朱元璋的子孙之外,所有王爵全部都是死后追封,比如说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等等,都是如此。
但是给冯胜的谥号当中那个“壮”字,却是非常高的规格。
戎昭国毅曰壮、蹈难成功曰壮。
冯胜的功劳虽不如徐达和常遇春,但这个“壮”字却把他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如果是在洪武朝,恐怕很难有这样的美谥。
这也意味着,朱标和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虽说朝廷给了冯胜极大的死后哀荣,但冯胜的死却给原本就已经制定好的“削藩计划”平添了很多变数。
朱标原本打算让冯胜出任晋地的最高军事长官,用来制衡和削弱晋王的实力,但他死的很不是时候,必须重新安排人选。
吴子山把一大批将领的名单递给了朱标供他选择。
这个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功勋卓著的大将,无一不是统帅一方的人物,但朱标却对这个名单很不满意。
若是一般的战事,这个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足以胜任,但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镇守一方”,而是要分晋王的军权。
虽说这些大将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们的威望不够,根本就不足以制衡盘踞晋地凡二十年的晋王。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傅友德接替冯胜,去完成冯胜没有完成的“削藩大计”。
傅友德同为开国大将,冯胜死去之后,也就他的威望最高影响力最大了,而且晋王手下那一批人有很多原本就是傅友德的部曲,让傅友德以“老领导”的身份空降过去,必然可以最大限度的协调各方,在波澜不惊中进一步削弱晋王的军事实力。
但是,削除晋王军权这种事,绝不是随随便便空降一个人可以实现的。
就算是把冯胜换成了傅友德,也不可能只派傅友德一个人过去,他必须带一大批中层将领一同去晋地,才能取代晋王系人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控局面。
这就涉及到一大批将官的重新调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广宁卫陈成武,登州周炳兴,大名李成焕……”兵部左侍郎齐泰一连说出十几个将官的名字,“这十三人俱为宿将,可堪调动,望陛下斟酌使用。”
十几个分散在不同地方不同职务的将官,被这个齐泰一口气说了出来,不仅说明任用他们的理由,还对于他们离任之后由何人递补都说的头头是道。
这齐泰原本就是洪武朝的探花郎,素来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更难得的是他早就知道朱标需要大量军事将领,准备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齐侍郎所提及的这些人选,确实可堪一用。”朱标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真是有心了,若是让这些人与傅友德一起去往晋地,应是安稳无虞,只是……四弟那边……”
削藩可不是仅仅只针对晋王一人而已,燕王那边也要削。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要把傅友德调往晋地,去对付最难对付的晋王,燕王那边由谁去削弱呢?
“臣愿往。”
当齐泰主动请缨之时,朱标只是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齐侍郎忠心可嘉,为朝廷做事的心思也是好的,只是此事……你本就不是行伍出身,恐怕压服不住局面。”
让齐泰去削弱燕王朱棣,摆明了一定会把朱棣得罪的死死的。而且这事不可能一帆风顺,真要是有什么变故,以齐泰的威望和影响,肯定压不住燕王。
到时候要是真的弄出什么事端,一个兵部侍郎,根本就镇不住局面。
齐泰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燕王掰手腕。
他太弱了!
“臣知道此举必然会得罪燕王,然此乃朝廷大计,臣只知有朝廷,不知有燕王。”齐泰说的慷慨激昂:“纵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朱标可不是那种被别人随便忽悠几句就听之信之的人物,他很清楚的知道齐泰根本就不是燕王的对手。真要出了什么事儿,齐泰就算真的粉身碎骨也搞不定。
好在齐泰还算是有些自知之明,马上就说出了一番道理:“燕王久镇燕地,各镇各卫军兵无比唯燕王马首是瞻,臣若是去了,只怕也改变不了什么,最多只是为陛下耳目而已。”
“朝廷既要削藩王之权,仅保留诸王护兵,如此一来各地藩王就仅仅只能自守。待到秦、晋之时稳妥之时,燕王又能如何?”
齐泰的这一番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此次削藩,燕王第一个响应,立刻就乖乖的表示一定会配合朝廷,他自己仅仅只是留下三个卫的私人武装而已,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不成?再者说了,在北地诸王当中,燕王的实力远远不如秦王和晋王,而且一直都表现的比较恭顺。齐泰过去之后也不需要做出狂风暴雨般的举动,只需要充当朝廷的耳目,监视着燕王就可以了。等到朝廷把秦王和晋王搞定之后,自然就可以在不动声色之间把燕王搞定。
“四弟这人……”说起燕王朱棣,朱标就下意识的皱紧了眉头:“朕这个四弟,看似有些木讷,其实心思最重,有时候连朕都看不透他。”
相对于跋扈的秦王和高调的晋王,燕王朱棣虽然一直都很低调,却最让人捉摸不透。朱标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四弟素来就是一副坚忍的性格,就凭齐泰……不可能搞定燕王。
“倘使燕地真的有变,朝廷可以真定神武两卫、沧州武定两军隔之……昔汉时七国不可谓不强,又能如何?大小强弱之势早成,君臣名分威压,顺逆之理之下,大局可定亦。”
按照齐泰的说法,就算燕王很难对付,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他燕王再这么强悍,还能比整个大明朝更强?不管怎么说他都是臣子,而我则代表着巍巍皇权,他要是敢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就是谋逆。
汉朝的七国之乱够厉害了吧?还不照样平定下来?
只要朝廷把秦王和晋王搞定了,燕王就不敢乱动。
自古以来,藩王作乱就没有能够成气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