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报仇雪恨
“我和残存的族人跑出来了,在外面躲藏了十来天……”兀尔哈的眼睛里已经浮现出一抹淡淡的水光,“当我们再次回到部落的时候,所有的帐篷都被烧成了灰烬,母亲只剩下了半边身体,父亲的尸体已经被野狼啃的只剩下一副骨架,哥哥姐姐的尸体却再也找不到了……”兀尔哈的语速一点都不快,他那生硬的汉语当中还夹杂着蒙古语,但吴子山等人已经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发誓,一定要杀光乌鲁人,用他们的血祭奠我的亲人和族人。”兀兀尔哈的语速一点都不快,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杀气,却仿佛有形有质,让人忍不住的悚然而惊。
“我知道不是乌鲁部的对手,就带着残存的族人一路向更加荒凉的西北方向迁徙。很多人都病倒了死掉了,那条路就是族人用鲜血和白骨铺就。”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知道这不算什么大事,同样的事情草原上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之所以被杀被抢,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
“只要自己强大了,就可以去杀别人,若是弱小就只能被别人杀。这茫茫草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本就是这个样子啊……”
兀尔哈双目微闭,满面愁苦之色,根本不象是在诉说,反而更象是在自言自语,只是那股腾腾的杀气越来越浓郁。
兀尔哈死死的盯着吴子山,他的眼珠子都已经红了,仿佛两团在眼眶里熊熊燃烧的烈火,他的全身都在剧烈颤抖,讲话的语气反而平和了很多:“大明钦差,我为父报仇,为母雪恨,这没有错吧?”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管是在中原还是在草原,为父母报仇都是一种天然的正义。
“我为族人复仇,这也没有错吧?”
“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粒沙子,都是我们乃吉部的,却被乌鲁人强占了几十年,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这有什么错吗?”
看到吴子山沉默不语,兀尔哈瞪大了双眼,猛然抽出腰间的佩刀,仿佛一头暴怒的老狮子一般声嘶力竭的大吼着,铺天盖地的仇恨汹涌宣泄:“杀光乌鲁人——”
震耳欲聋的怒吼声震的吴子山耳朵里嗡嗡作响。
眼看着那些士兵一拥而上,就要举刀屠戮,翁和珍赶紧劝解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和为贵,和为贵呀……”
这个翁和珍翁副使真是太书呆子气了,乃吉部和乌鲁部乃是世仇,这兀尔哈隐忍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今日的复仇之举,怎么可能因为他简简单单的一句“和为贵”就真的和为贵了呢?
凭借使团的这百十来号人,根本就无力阻止兀尔哈的屠杀。
关键时刻,吴子山赶紧喊了一声“住手”,然后盯着兀尔哈的眼睛:“就算你杀光了这里所有的乌鲁人,可知道是什么样的后果吗?”
“后果?”为了复仇,兀尔哈已不知筹划了多少年,早已算准了每一个细节:“你想用明廷来压我?我不怕。即便是我把乌鲁人杀的鸡犬不留,你们的朝廷也不会在意的……”
这句话说的很对。
对于大明朝而言,乌鲁部原本就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仅仅只是一种政治影响而已。随着美元的土崩瓦解,连这一点政治影响都不存在了。
即便是乌鲁部被乃吉部干掉,朝廷也不可能出动大军来到草原上为一个小小的部落复仇,最多也就是不痛不痒走一走官场流程,不痛不痒的申斥几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样的部落仇杀,在草原上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要是为了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不远千里派遣大军,大明朝岂不早就忙的焦头烂额了?
“不,不,我不;是说朝廷,只是一个提醒一下而已。”吴子山随手拉过身旁一个早已吓的面色苍白的乌鲁人:“你认识他吗?”
兀尔哈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乌鲁人。
“兀尔哈阿巴嘎。”阿巴嘎是当地语言当中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本身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差不多就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大叔”“大爷”之类的称呼:“我想请你仔仔细细的看一看,这里的乌鲁人当中,还有你当年的杀父仇人吗?”
这个时代的人们,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尤其是在草原上,艰苦的环境与落后的医疗条件,进一步降低了人们的平均寿命。
像兀尔哈这种五十几岁的人,已经算是年纪很大的了。
被兀尔哈念念不忘刻骨铭心的那场战争,已经过了四十多年,当年的那些人早已不在人世了。
你的那些仇人,早就不知道死去多少年了。
“但他们是仇人的子孙,他们还在占据着我们的牧场,我当然要找他们寻仇。”
仇人虽然已经死了,但仇人的子孙还在——找仇人的子孙复仇,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你当然可以找仇人的子孙复仇,就好像他们可以找你的子孙一样。”吴子山说的非常诚恳:“兀尔哈阿巴嘎,你好好的想一想,虽然你们已经吞并了北乌鲁,现在又要消灭中乌鲁,但还有南乌鲁啊。”
“南乌鲁部落的人,可以像当年的你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向西北方向撤退,而是一定会向南迁徙,远远的避开你们。”
“今日你杀了他们的亲人,他们也一定会像当年的你那样,隐忍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总有一天他们还会杀回来……”
今天你杀了我的人,明天我还会杀回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仇恨会一代代绵延下去。
永无休止!
兀尔哈笑了,笑呵呵的看着吴子山,他的笑容当中充满了嘲讽之意:“远道而来的明使大人,你想化解我们之间的仇恨?你觉得能做到吗?”
一句“化干戈为玉帛”,再加上一番好言相劝,然后两个部落就和好了,就可以相亲相爱的做好邻居,这种事情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里。
就算是再有一百个吴子山,也无力化解两个部落之间的滔天仇恨。
但他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