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小小资本家
四嫂子虽是女流之辈,却是巾帼不让须眉,真是说干就干。有了吴子山提供的资金支持,毛纺工坊弄的红火热闹。
两架大型的罗织机,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干活,整日里忙忙碌碌,搞的有声有色。
一直以来,吴子山都觉得四嫂子就是一个和善而又热心肠的邻家大嫂,随着毛纺工坊的开办,逐渐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浓重的“资本家”嘴脸。
本着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原则,四嫂子雇的那十来个“佣工”,全都这一带的中老年妇女。
在纺织这种事情上,女子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女子比男人的工资更低。
虽然这些“佣工”全都是左邻右舍的街坊,但四嫂子却拿出了“老板”的架势,尽可能的压榨她们,尽可能的让这些婶婶、嫂嫂们多干活……
很多原本的街坊,都暗暗的骂四嫂子是“扒皮鬼”。
对此,吴子山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这个样子。
在这个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四嫂子的毛纺工坊始终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弄的污水四下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机杼声彻夜不息……
若是在21世纪,四嫂子敢这么干,早就被环保部门罚的欲哭无泪了,但这是大明朝。
这个时代还没有环保的概念,更不存在劳动保护的说法,佣工们如同牛马一般的劳作,纯粹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铜板,仅此而已。
但吴子山很快就发现有些不对头了。
四嫂子的毛纺工坊才刚刚开张两个多月,就又新添了两架罗织机,这不对呀。
两家比邻而居,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仅凭家里的那四十亩田地还有张四哥在衙门里的那点收入,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本钱。
四嫂子的毛纺工坊之所以能够顺顺利利的办起来,几乎全都是仰仗吴子山借给她的那三百两银子。
开毛纺工坊,不是光买来织机就可以,还有许许多多的开销,那三百两银子的本钱,最多只能维持两架罗织机的规模,这已经是极限了。
才两个多月的时间,生产规模就翻倍了,这明显不对头。
四嫂子哪里这么大的本钱?
“不就是二十包羊毛么?”因为横亘在两家之间的那堵院墙早已拆除,吴子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四嫂子正双手叉腰,信誓旦旦的对一个羊毛商贩说话:“俺家这么大的工坊,还能昧了你那二十包羊毛?”
那羊毛商贩满脸苦涩的表情,不住的低声哀求:“一开始的时候,我给您家送了三包羊毛,您家就没有给我结账,三包之后又欠了五包,五包之后又五包,现如今您家已欠着我二十包羊毛的钱了。我们也是小本经营,经不起这么大的赊欠哦。”
“我一直用你家的羊毛,赊欠几日算个甚?回头等我出了这批货,一并与你结算也就是了。”
“上个月您家就是这么说的,现如今越欠越多……说句打嘴的话,您家若是亏了本钱,我找谁要羊毛钱去?”
既然四嫂子开办了毛纺作坊,赊欠一些原材料的货款原本就是很常见的事。最近这些日子以来,同样的情形吴子山已经见过好几次了。
赊欠货款,其实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接下来四嫂子的那几句话却让吴子山目瞪口呆:
“我家会亏了本钱?就算是天底下的生意都亏了,我家也不会亏!谁不知道这工坊背后真正的东家就是吴子山吴大人?”
听了这句话,吴子山立刻就傻眼了。
这毛纺工坊明明是你四嫂子开办的,我只不过是借给你们三百两银子而已,我什么时候成为工坊的东家了?
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在咱们这个县城里头,吴大人就是最大的官了。吴大人你知道吧?堂堂的四品朝廷命官,詹事府的少詹事,会赖了你的羊毛?这话若是被吴大人听到了,那是要吃板子的呦!”
那羊毛小贩将信将疑:“这工坊真是吴大人开办的?”
“你这不是废话么?若不是吴大人弄的,工坊怎么会开到他的院子里去呢?只是吴大人毕竟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不方便做这些逐利之事,暂时由我出面代管而已……”
现在的吴子山,绝对是这小小县城之内的第一号人物。
毕竟他是个四品的朝廷命官,比白县尊还要高出好几个级别呢,不可能赖掉区区几十包羊毛。
听乡亲说,吴大人这个少詹事,就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儿,如今太子成了皇帝,只要吴大人的丁忧之期结束,立刻就要回京城做大官呢,说不准还能做到部堂高官哩。
四嫂子拉出了吴子山的虎皮作为大旗,终于打发走了这个羊毛商贩。
吴子山赶紧跑了过去:“四嫂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的这个工坊和我没有半点关系呀……”
四嫂子嘻嘻的笑着:“子山兄弟呦,我若是不这么说,哪有银子给他?只能先借你的名头镇住他们,想方设法的拖延一下,我是真的没有钱给他们了,只能赊欠羊毛……”
“你是不是一直都在这么干?”
“是呦。”四嫂子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若不是如此,我又怎能购置更多织机,又怎能把工坊弄的这么大?”
吴子山总算的明白过来了。
四嫂子这样的女流之辈,原本就是没有什么本钱,她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张,就是打着自己的幌子,赊欠羊毛商贩的货款,然后挪用这些货款,用来扩大生产规模。
吴子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这家羊毛工坊名义上的“法人代表”!
原本还以为四嫂子只是个老老实实的家庭妇女,她竟然能想这样的手段,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大做文章。
对于吴子山来说,虽然这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终究还是不要扯上关系比较好。
“你可不能这么说哦,我的四嫂子。”对此,吴子山只能苦笑:“若是你本钱不够,我可以再借些银子给你,千万不要再提我的名号了,这样真的很不好。”
“不用再借了。”四嫂子还在笑着:“只要能挺过今年,我就有本钱了,到时候再也不用拿子山兄弟的名号蒙人了。”
在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当中,资本家们总是不择手段。
现在的四嫂子,应该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资本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