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同仇敌忾
大敌当前人心惶惶,若是任凭下格鲁部的人就这么走了,必然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那几个小部落也会一哄而散。到时候只剩下乃吉部的老幼妇孺和乌鲁部的残兵败将,那就真的全完了。唯有行雷霆手段,执行残酷的战场纪律,才能挽回局面。
直到吴子山当场格杀临阵脱逃者,大家都意识到吴子山这个“宣慰使”不是吃素的,全都用畏惧的目光看着他。
“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死战到底……死战到底。”其他那几个部落首领已被残酷的战场纪律震的目瞪口呆,看着杀气腾腾的吴子山,再也不敢生出临阵脱逃的心思,一个个脸色煞白,说着豪迈的话语给自己壮胆:“我们一定会死战到底,绝不退缩……”
昌连升、乃吉部、乌鲁部的人肯定会死战到底,因为他们本就已经无路可退了。吴子山这个宣慰使又以雷霆手段震慑住了那些三心二意的家伙,总算是把局面给维持住了。
“所有人听我指挥。”吴子山捏着那杆鲜血淋漓的“钦差节旗”,上半身微微前倾,神态凶狠咬牙切齿的样子,仿佛一头红了眼的野兽:“昌连升和乌鲁部的人,掩护众人撤退到工坊里边,立即部署防御事宜。乃吉部的人随我守在这里……”
昌连升和乌鲁部的人肯定不会临阵退缩,由他们“护送”其他部落的人撤退到乔本利的“厂区”里边,做好坚守的准备。同时留下乃吉部的人守护他们自己的部落,这是一个虽然说不上多么高明但却中规中矩的安排。
这一战的重点并不是取胜,而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乃吉部对这一带的地形最熟悉不过,而且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园,由他们充当第一波防御力量,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
为了迟滞敌人的进攻,人们纷纷用勒勒车和牲畜围栏搭建起简单的“防御工事”,准备在部落内部打一场“巷战”。
就在众人乱糟糟的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之时,也不知从哪飘来几朵乌云,遮蔽了漫天星月,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冷风吹过,稀稀拉拉的雨点子落在众人的脸上、身上……
下雨了!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瓦剌人冲进了部落,夜战终于开始。
这样的战斗方式完全就是在“打眀牌”,尤其是在淅淅沥沥的雨夜当中,双方都显得非常谨慎,虽然厮杀呐喊之声震天响起,但一开始的战斗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激烈。
吴子山指挥着众人,利用一个又一个“简易工事”,尽可能迟滞对手的进攻节奏,倚仗己方对于部落内部地形的熟悉,且战且退。
虽然敌人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双方的死伤却非常轻微。
“咱们的人撤退的怎么样了?”
“已基本撤到工坊之内,部落里已没什么人了。”赵钱孙答道
吴子山抹了抹脸上淋漓的雨水说道:“好,给我一把手弩。”
赵钱孙摘下自己的手弩递给了吴子山。
“把咱们的人集合起来,打他一下子,然后撤退。”
经过几度试探性的进攻之后,瓦剌人很快就发现部落里已没多少可战之兵,顿时一改谨慎小心的姿态,在黑暗中大声呼喊着什么,很快就聚集在一起。
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在黑漆漆的雨夜当中,交战双方根本就看不清楚对方,吴子山正要开口说点什么,忽然有一支羽箭擦着脸颊一掠而过,那种惊悚的感觉还未过去,身后猛然传来一声惨叫。
一支狼牙箭矢正中身后那个使团成员的颈项,在箭矢的巨大惯性带动之下,那个使团成员突然毫无征兆的往后一仰,整个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他似乎想要发出一声惨叫,奈何早已被箭矢射穿了颈部,根本就喊不出声来,只是拼命抓住那支致命的箭矢,任凭鲜血汹涌倒灌,剧烈挣扎了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在这样的黑夜当中,瓦剌骑兵已经发现了吴子山他们所在位置,却不敢贸然前冲,只是隔着一道由木栅栏和勒勒车构成的“简易工事”密集攒射……
虽然雨水越下越大,帐篷还是被一个接一个的点燃了。
雀跃的火光当中,只见一条条拖拽着寒光残影的箭矢扑面而来,视野范围之内全都是密集的箭雨。
兀尔哈猛然站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看到密集如雨的飞矢,缓缓的拽开弓弦,一箭离弦。
借着火光的照耀,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一个敌人惨叫着倒了下去……
借助“简易工事”的掩护,还有黑夜的“帮忙”,双方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上纷纷泼出箭雨,打的有来有回……
吴子山很敏锐的察觉到敌人的箭雨变得越来越密集,己方的伤亡越来越重。
“撤,赶紧撤,我估摸着瓦剌人在集结,马上就要冲过来了……”
“这里是就乃吉部,我还能撤到哪里去?和他们拼了……”
拼了?
那得拼得过才行啊。
这绝对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吴子山狠狠的踹了他一脚:“快撤……”
话音未落,猛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就在这时,一道妖冶的蓝色闪电划破夜空,借着瞬间亮起的闪光,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瓦剌人的骑兵正在朝着这边冲过来。
少说也有三百骑兵。
仅凭这道“简易工事”,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得住骑兵的正面冲击。
但这个时候再撤,已经太迟了。
一旦转身撤退,就是被敌人兜着屁股打的局面。
这种情形之下,也只能硬拼这一波了。
“……”骂了一句脏话之后,吴子山干脆放弃了撤退的打算,端着那张手弩做好了硬拼的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猛然从侧前方又冲出来一支骑兵。
黑暗当中,可以清清楚楚的听到温占孙的呼喊之声:“快撤——”
温占孙率领乌鲁部的百余骑斜冲瓦剌人的骑兵。
双方的骑兵就好像两个巨大的箭头,仿佛两股对冲的洪流迅速交织在一起,叫骂、呐喊之声顿时响成一片。
谁也没有想到,积怨已久的乌鲁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拿自己仅有的一点武装力量去冲击数倍的瓦剌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