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指条明路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4章指条明路

路恭行是大明王朝数得上的“商业大佬”,自然不会像街边卖萝卜白菜的小商小贩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不指望给医学院捐献了真金白银立刻就拿到相对于的好处。虽然他确实很想知道吴子山说的另外一个“生财之道”是怎么回事,还是把“商业大佬”的架势拿了个十足。

几日之后,路恭行换上了一身轻便的细麻衣物,就好像是个最普通的百姓串门那样,带着一包茶叶来到了吴子山府上。

“近日新得闽地绝品好茶,特来与吴大人共品香茗。”

吴子山很清楚的知道路恭行绝不是来找他喝茶的,但路恭行却表现出来的沉稳还是让他很佩服:“路掌柜呀,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还能如此镇定自若,果然不愧是做大生意的,子山已经开始有点佩服你了。”

“事情出了也就是出了,非人力可以挽回,就算是急的上了房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安稳一些的好。”

路恭行和吴子山说的“出事”,就是因为朝廷刚刚下了旨意:要吴子山将制取凤仪散的技术公之于众。

不论多么高明的技术,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帝王而言,都只不过是一门技术而已,和重农抑商的国策比起来,根本就微不足道。

虽然将青霉素的制取技术公布天下,确确实实显得非常“任性”,但朱元璋有“任性”的资格。

虽然朝廷的诏令说的冠冕堂皇,说这是为了让天下人都可以得到凤仪散这种灵药,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考虑,其实摆明就是为了打击路恭行他们这些商人。

你不是想凭借凤仪散赚钱么?那我就公开这个技术,谁想造青霉素就去制造好了,免得你一家独大。

狂风起于青萍之末,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路恭行立刻就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朝廷公布凤仪散的制取工艺,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执行重农抑商的国策,是为了打击做大的商业势力。

要是连这点都不看出来,路恭行也就不是路恭行了。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还会有更加严厉的举措,进一步限制商业扩张。

对于朝廷的“重农抑商”举措,吴子山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意外,他甚至联想到了另外一个名动天下的商人:沈万三。

后世人都说沈万三有个聚宝盆,所以才会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商,因为在兴建京城的过程中露了富,引得朱元璋猜忌,才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凄惨现场。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捕风捉影的民间传说,因为聚宝盆这种东西不可能真实存在。虽然历史上确实有沈万三这个人,但沈万三是元末时期就已经死掉了,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得罪朱元璋。

关于沈万三的传说,仅仅只是个传说而已。

但朱元璋对于商人的严厉态度,却是毋庸置疑的:早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在他攻破了张士诚之后,苏州一带的富商就曾经拿着大笔银钱搞捐献,其本意就是为了讨好朱元璋,不成想拍马屁拍在马蹄子上,这些富商全都被朱元璋给收拾了。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这些富商曾经资助过张士诚对抗朱元璋,朱元璋当然对他们深恶痛绝。当然也少不了重农抑商的意思,毕竟历朝历代都会严格限制商业,农桑才是国家根本嘛!

现在的路恭行,俨然就是沈万三的翻版,他大张旗鼓的搞捐献,被朱元璋狠狠的敲打几下,完全符合历史潮流。

开始的时候,吴子山还真的以为这个路恭行会成为商业资本的代言人,甚至可以看做是资本时代的序曲,但是现在看来……吴子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只要有朱元璋在,不管多么庞大的商业资本都别想冒头,只要稍微有了点冒头的迹象,就会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按下去。

朱元璋把凤仪散的制取工艺公布天下,对于路恭行和他身后那个日渐庞大的隆丰商号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等于是断了他们的根本。

事情是明摆着的,全天下的人都已经知道了凤仪散是怎么弄出来的。至于说最重要的生产原材料——解石,他能用四只母羊让蒙古人心甘情愿的为他挖矿,别人就能出五只母羊。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制药厂如同雨后春笋般诞生,市面上的凤仪散会越来越多,价格必然一落千丈,再也没有那么丰厚的利润了。

稀缺药物价格暴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路恭行他们来说,却不啻于晴天霹雳。

“陛下公布凤仪散制取技艺,也是为了天下亿兆百姓的福祉。”虽然路恭行说的云淡风轻,就好像那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还是显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自从诏令颁布之后,我隆丰号诸股东无不忧心忡忡。然我隆丰号因吴大人而兴,想必吴大人必有应对之法,还望吴大人不吝赐教。”

你吴子山不是说还有赚大钱的门路么?

我已经给你的医学院捐助了大笔钱粮,你也该给我们指一条明路了吧?

吴子山呵呵一笑:“我早就对路掌柜说过,无论是九头紫芝也好,凤仪散也罢,全都是依赖某种物品而获利。虽然奇货可居,终究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时局稍有变换就无利可图,朝廷的诏令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想把生意做的长久,就得换一个方法。”吴子山面带微笑,呵呵问道:“想当年,路掌柜买了我的种植紫芝技艺,赚了多少啊?”

“十余万两。”

“仿制凤仪散又赚了多少?”

“诚如前言,刚刚抽回成本,只赚了一座药厂还有存货,想来也有几十万两吧。”

“只要能计算出利润的生意,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大商从不赚有数的钱财。”吴子山呵呵的笑着:“既然路掌柜为医学院捐助了许多钱粮,我也不白得你的好处,便给你一个真正做大生意的门路,只看路掌柜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我这人素来胆小怕事,但要说做生意,胆子却大的很呢,请吴大人指点……”

吴子山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默默的转身去了内室,取出来一份硕大的地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