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重农抑商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3章重农抑商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医学院大门之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一副热闹景象。

“路掌柜捐资助学,实乃善善之举,子山代本校师生谢过了。”

当吴子山给路恭行行礼之时,这个刚刚崛起的“大资本家”表现的异常谦恭:“吴大人谬赞了,这医学院乃是培养人才之地,假以时日,必有万千悬壶济世之才遍布天下,为苍生解除病痛,这才是上善之举。路某虽是将本逐利之商贾,也知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壮举,唯有稍献绵薄之力,实不敢当吴大人之夸赞。”

吴子山兴建了大明朝唯一的一所官办医学院,路恭行这个大富商“慷慨解囊”,拿出三万缗钱和一万石粮米“捐资助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低调不起来的,而且路恭行原本就没有打算低调行事。

两万缗铜钱,折算成白银差不多有两万五千两了,足足装了好几车。再加上那一万石米……载着米粮的独轮车一辆挨着一辆,从医学院的门口一直排到了长江边上。

医学院的“办学经费”一直都很紧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吴子山自掏腰包。有了路恭行捐献的这些钱粮,总算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了。

路恭行就是纯粹的商人,追逐利润是他的本能。这一次这么大手笔的捐献,当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就是为了“资助教育事业”,而是另有所图。

吴子山曾经对他说过,还有比制取青霉素更好的赚钱门路。

路恭行的几次崛起,全都和吴子山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当年购买种植紫芝的“专利”,还是后来仿制青霉素,都是沾了吴子山的光。

既然他说还有更能赚钱的办法,路恭行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知道给吴子山本人送银子,必然会有“行贿”的嫌疑,吴子山肯定不会收的。索性就高调一点,采用向医学院捐助的方式,完成一次利益交换。

我掏自己的银子,给朝廷的医学院捐款,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表面上的冠冕堂皇,其实还是为了利益。至于说“善举”……那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追逐利润并且将利润最大化,是所有商业行为的本能,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让他们“回馈社会”,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过于天真了……

虽然路恭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但至少他已经拿出了真金白银,确确实实是在做“捐资助学”的善事……

“糊涂!”朱元璋很不满意的将奏本扔在地上,“此等奸商就应该重重惩治,怎能明令嘉奖?”

朱标还在分辨:“启禀父皇,这隆丰号路氏所作所为,实是利国利民之举,近日又捐献钱粮,给医学院使用,实是捐资助教之善举……”

“正因如此,才该重重惩办。”

若那隆丰号的路恭行仅仅只是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若他只是谨慎小心的赚些银钱,那也就罢了。但他如此大张旗鼓的捐助医学院,而且是这么大的手笔,弄的人尽皆知,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不过是个追逐铜臭的商人,不过是用了些银钱,就想收买人心,他这是想干什么呀?”

“父皇,儿臣以为,这路氏恭行者大举捐献的初衷或许不纯,但做事论迹不论心,毕竟他是真的拿出了许多钱粮,惠及到整个医学院……”

虽然朱标还想为路恭行的捐献善举分辨,朱元璋却已经显得非常不耐烦了:“糊涂,糊涂啊。他利用捐献钱粮邀买人心就不说了。这个商人的钱粮从何而来?”

“还不是仿制了朝廷的凤仪散牟取暴利?他赚的金山银海,他的那些家产本就应该是朝廷的,却拿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利……还要朝廷嘉奖?岂有此理!”

路恭行确实通过仿制凤仪散赚了大钱,他捐献的这些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朝廷并没有相关的“技术专利”律法,就算是他公开仿制凤仪散也不犯法呀。

明明是不犯法的事儿,为什么还要惩治呢?

触犯律法?

朱元璋冷冷的哼了一声:“哼,朕说他犯法他就犯法了。”

对于朱元璋的这句话,朱标明显是很不认同的。

《大明律》载有明文,乃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就算不是皇帝也不能无视大明律法呀。

“糊涂,糊涂,糊涂!”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糊涂”,就像是个面对愚笨子孙的老父亲那样,拿手指头用力戳着朱标的脑门:“直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大明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朕可怎么放心将这江山社稷交到你的手中?”

“所谓《大明律》,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维护我大明江山,是为了让别人遵守,你懂吗?”

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这才是根本。

《大明律》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大明朝的江山世代绵延,是大明千秋万代的工具。

竟然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朱元璋对朱标显然十分的不满意。

“儿臣已经明白了,但这路氏商人捐资助学终究是好事,总不能……”

“为什么不能?”朱元璋的语气不容置疑:“天下商贾不是将本逐利之辈,他捐献医学院,必然是为了获得更大好处!”

“自古以来,这商贾之辈就不事农桑,不事生产,反而趁机渔利,实乃天下这一大害处,朕早欲将此辈铲除了!”

农业才是大明王朝的根本,至于那些不事生产却能发大财的商人,则被视为社会的蛀虫,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不仅仅只是朱元璋的想法,历朝历代莫不如此,“重农抑商”是几千年的“老传统”了!

打击商业的想法,朱元璋早就有了,只不过是路恭行撞到了枪口上而已。

“今时商贾者资助医学院,必然会对医学院产生影响。以后他们会不会资助官员?是不是要用钱财影响政局?”朱元璋对于资本的堤防之心极重,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定要防微杜渐才行。”

虽然朱元璋对商人的印象非常不好,但路恭行做的事情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总不能因为人家赚了大钱就直接下手吧?

那样的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虽说是无商不活,但商人必须加以限制才行。”朱元璋冷笑道:“天下商者,莫不以利为生,既然这姓路的因凤仪散而富,朕就断了他的根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