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物竞天择
吴子山曾经使用过很多种医学专业的教科书,从初级到高级什么样的都有。《内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还有《人体断面解剖学》等等等等。这些东西,他全都学习过,但要是他自己编写一本出来,那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吴子山所学习的医学技术确实够精细,但这恰恰成了一个最大的缺陷,因为分类实在是太细了。
他曾经学习过的那些医学,都是“纵向”的单独学科,不可能像中医那样融会贯通。
一开始的时候,吴子山还写出了一个类似于“总纲”的东西,试图系统化的弄出一个医学专业的“目录学科”,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就拿最简单的《内科学》来说,要想让医学院的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必须首先对“生理学”和“解剖学”有所了解。没有这两个前置的学科,直接就学习内科,根本就是囫囵吞枣。
而这两个前置学科之前,还有相关的生物科学作为前置学科,这是一整条知识链条,缺一不可。
到了最后,吴子山已经意识到,就算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现代化的医学知识,但这是大明朝啊,想要把自己的知识完全传授给别人,还缺少太多的必要条件。
哪怕是最直观的临床医学,即便是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和血压计,也要明白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否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涉及到了物理学。
自古“医药不分家”,要想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所掌握的那些药理知识,就一定要先掌握化学和微生物学,最起码要明白酸碱和微生物的概念,那就必须选学习化学和微生物学……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物理、化学、生物开始学起,一点点的积累……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穷十年之功能够教出一批基本合格的学生,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吴子山不得不放弃编撰医学教科书的打算,从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开始入手,为医学院的学生编写相关的教科书。
好在物理、化学、生物仅仅只是医学的“前置技能”,只要让孩子们稍微了解一下最基本的知识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
江南的夏夜闷热而又潮湿,正在给学生们编纂“物理读本”的吴子山口渴难耐,下意识的喊了一句:“杏儿,茶……”
喊过之后,久久无人应答。
直到这个时候,吴子山才终于反应过来:杏儿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这段时间以来,杏儿一直在医学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导那些女学生。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端茶倒水伺候人的小丫鬟,而是医学院唯一的一位“女先生”,同时也是整个医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
这并不说杏儿的教学水准就比其他的老师更好,而是因为她的教学内容更加有趣。
“同学们,今天我要讲就的是生物的进化。”课堂之上的杏儿,根本就不象是一个严肃的老师,反而更像是个说故事的人,刚一开始她就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人是从猴子变化而来!”
“人是猴子变成的。”这种所谓的“进化论”根本就是在瞎扯!若是被达尔文听到了,肯定会气的直接从棺材里爬出来。(哈哈,当然这个时候达尔文还没有出生呢。)
虽然人和猴子同属灵长动物,但人和猴子的血缘关系其实非常远,但杏儿自己就对进化论一知半解,她的那点知识完全就是通过和吴子山的闲聊而来,既没有相应的证据作为支撑,也没有科学的依据,纯粹就是从吴子山的只言片语当中得到的一个简单结论。
这个结论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立刻就让听讲的孩子们惊的目瞪口呆,愈发的有了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第一前提。
“在上古时代,世间本没有人,只有禽兽之属。猴子逐渐演化,渐渐变成了人……”
杏儿所说的“进化论”,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根本就是她自己的片面理解,但她却煞有其事的拿出了“人是猴子变化而来”的证据:“有些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身体长满了毛发,或者是屁股后头有一条小尾巴,这就是进化不完全的标致,叫做返祖现象……”
“杏儿姊姊,猴子到底是怎么演化的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杏儿的语气根本就不象是在教学,反而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曲折离奇的神话故事,简直有趣极了:“猴子当然不会平白无故的变成人,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和极其苦难的过程。”
“一开始的时候,猴子生活在树上,饥食野果渴饮甘露,它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后来天气大旱,树木全都旱死了。猴子们只能从树上来到地面上,不得不和地面上的虎豹豺狼抢食吃。”
“猴子只有那么一丁点大,力气又小,肯定打不过虎豹,反而会成为猛兽的口中食。万般无奈之下,一个猴子学会了使用工具,它随手拿起石头或者是木棍,和猛兽厮打。”
“掌握工具,是猴子变成人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别的野兽不会使用工具。从这一刻开始,猴子就不再是猴子,而是最古老的人类先祖……”
“因为树木枯死,猴子才不得不来到地面上,因为缺少食物,才被迫和虎豹豺狼争食求活。恰恰的这些苦难,让猴子们掌握了工具,脱胎换骨化身为人。至于那些没有经历苦难的猴子,它们永远都不可能再变成人了。”
猴子会使用工具,就成了人类的祖先?这纯粹就是杏儿一厢情愿的天真幻想,中间还有许许多多的进化环节和极其漫长的时间呢!
杏儿的那点知识储备,原本就是来自吴子山,她自己都是一知半解的水平,再传授给这些学生们,自然是错误百出经不起推敲。
但她却明确无误的指出了“进化”二字的精髓之所在:“安逸享乐只会让猴子们固步自封,让它们永生永世都是猴子,求新求变才能战胜苦难,这是脱胎换骨的关键。这就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的残酷,适者生存的真理,就以这种儿戏般的方式,第一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目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