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火器是个笑话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还一身的酒气。”当闰小姐问起之时,吴子山只是淡淡的说道:“喝酒去了,虎臣将军和高监军硬拽着我去喝酒……”
在当初的“小县城保卫战”当中,虎臣将军和高监军都曾有过亮眼的表现,闰小姐对这二人的印象相当不错:“虎臣将军作战勇武悍不畏死,那高监军与他配合无间相得益彰,我听说这二人在北伐当中都有殊功,此等人物必然是要受到朝廷重用的吧?”
虎臣将军是“年轻一辈”将领当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作战还是指挥,都有名将之风,尤其是他那铁血军人的做派,几乎就是传统古典军人的典范,又因为和吴子山颇有些私交,夫妻二人就很自然的谈论起了成虎臣这个人。
旁边的杏儿兴致勃勃的听着夫妻二人的闲谈,忍不住的插话道:“这位虎臣将军可真是厉害,像极了当年的岳武穆岳爷爷。”
成虎臣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军人,但却远远还不能和宋时的岳飞岳武穆相提并论。无论是他的军事才能还是历史影响力,和岳飞相比还差的远呢。
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杏儿对此人的推崇,甚至把他比作“大明朝的岳武穆”。
在杏儿的心目当中,成虎臣就是那种“骑着白龙马”“手持亮银枪”,可以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超级英雄,绝对可以以一敌百。
“什么以一敌百,你可别胡说了。”吴子山笑着对杏儿说道:“虎臣将军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血肉之躯,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一百个人?”
“怎么就不能了?”杏儿嘟着嘴巴,“我听说真正的大将都是很厉害的,比如说岳飞岳爷爷的八百岳家军,就击败了金国的十万雄兵。还有那常山赵子龙,在曹军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打的几十万曹军闻风丧胆无人敢近……”
无论是岳武穆的“八百破十万”,还是赵子龙的“七进七出”,都是严重戏剧化了的剧情。虽然这些古典的英雄确实很厉害,但他们终究只是血肉之躯,又不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本身并没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
古代的名将之所以是名将,最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而不是个人武力值。
“杏儿啊,打仗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真正的军中大将,绝不可能像戏文里演的那样披挂上阵去和敌人单挑。”吴子山很随意的说起了真实的战争,“战争本身就是交战双方总体实力的综合比拼,个人的勇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知道真正的强军是什么样子吗?”
自从吴子山和闰小姐成亲之后,杏儿和吴子山几乎可以算是朝夕相处,吴子山有事没事就给她传授一些“小知识”。
因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闲谈,所以杏儿虽然从吴子山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极大的开阔了眼界,但这些知识其实非常的杂乱。
现在的杏儿,差不多就相当于21世纪的初中生水平,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物理、化学,亦或者是政治、经济,她都知道一些粗浅而又杂乱的知识,她的知识水准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了。
只是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很多知识她都仅仅只是知道一个概念,仅仅只是知道些皮毛,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虽然杏儿从吴子山身上学到了很多别人永远都学不到的东西,但她对于军事还是两眼一抹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子山自己都对军事知之甚少,不大可能给她传授相关的军事知识。
“强军?岳家军算是强军了吧?”
岳家军当然是强军,这是毋庸置疑的。
以杏儿的军事水准,也就是仅仅知道一个“岳家军”而已。
反而是闰小姐知道的稍微多一些:“昔日的蒙古铁骑也算是强军了吧?”
蒙古的轻骑兵,曾将骑射之功发挥到了理论上极限,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曾经战胜过无数对手,建立起空前庞大的蒙古帝国。你可以说蒙古大军残暴,却不能说他们弱小。
“岳家军和蒙古骑兵,哪个更厉害?”
杏儿的这个问题明显就是异想天开,不同时代的两支完全不同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关公战秦琼,很难说哪个更厉害。
“老爷,你见识广博,你说说这天底下的军队,哪个最强?”
古往今来的强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因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时代,根本就没法儿比,虽然吴子山就是个纯粹的“军事小白”,连排兵布阵都不懂,但他却清楚的知道军事的发展方向。
冷兵器注定会被淘汰,随着历史的发展,火器必将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火器?老爷说的是火铳吗?”
在杏儿和闰小姐的心目当中,所谓的“火器”其实就是火铳。
这种理解虽然过于狭隘,但基本大差不差。
“我说的就是火铳。”
“火铳有啥厉害的哦。”吴子山的这句话,不仅没有得到杏儿的认同,连闰小姐都觉得好笑:“不要说用火铳去打仗了,连咱们老家那边的猎户,若是用火铳去打猎,都会被人瞧不起。”
虽然火器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却一直到了蒙元时代,才真正开始大规模的军事化。
不过当时的火铳实在太过于原始,元朝军队当中的那些火铳兵,基本就是战斗力低下的代名词,从未真正发挥出什么战斗力。
最有意思的是,这种对于火器的轻视在民间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虽然老百姓不打仗,但他们可以打猎啊。
一流的猎人,从来都是刀猎,直接抄起刀枪扑向猎物,近身格杀猎物才能彰显英雄气概。
二流的猎人,则是使用弓弩,远程射杀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说端着火铳的猎人……那是要被人取笑的。
只有那些既不懂射术,又没有胆量和猛兽近身格斗的胆小鬼,才会使用火铳。
因为当时的火器射程太近,而且粗制滥造的“土铳”杀伤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近乎滑稽的打猎场面:端着火铳的猎人远远朝着猎物开一枪,能不能打死猎物完全凭运气,要是能打死猎物最好,若是打不死……扔掉火铳调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