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管饭就行
“这位白县尊知道子山兄弟你是太子面前的红人,也知道咱们的交情,所以就让我来找你,希望你想办法给太子说道说道,不管是朝廷下发赈济也好,让州府调拨粮米也罢,好歹帮他过了这一关……”“这是山西那边的事情,他可以找上面的州府……”
既然县里出了这种事情,地方官员就应该向上面汇报啊,你找我干嘛呀?
我又不是主管这一块的。
“找你就对了。”岳父沈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大半个山西都在闹灾,各地都能想方设法的控制局面,就他这个县控制不住,要是他直接把这个情况报到州府里边,他的乌纱帽立刻就保不住了。”
别的县都闹了灾,其他的县令都能控制住局面,就你自己控制不住,还要闹出大乱子,肯定要罢你的官呀。
唯一的办法就是越过地方官府,由朝廷的“内部人士”出面,把山西的灾情说的重一点,让朝廷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赈济,或许还能借机拖延过去。
一个刚刚上任没多久的年轻县令,很难和京官扯上什么人脉关系。
吴子山本就是前任县令的女婿,又和张四哥有着非常深厚的私交,这已是唯一的机会了。
所以,那个年轻的县令才让张四哥到京城来找吴子山……
对于这种权责范围之外的破事,吴子山根本就懒得管,却架不住张四哥苦苦哀求,只能说道:“四哥呀,也就是你来了,如是换做别人,我真不稀罕理会这事。”
“这样吧,我尽快给太子提一提,你也知道我是个医官,能不能管用可说不准。”
“白县尊说了,只要子山兄弟帮忙说句话,他就感激不尽,容后必有厚报。”
“厚报不厚报的我也不想,只是不希望老家的乡亲们受灾,仅此而已。”
隔了两日之后,吴子山终于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四哥,太子殿下那边已有了准信,着晋王府拿出些军粮供应地方,然后朝廷还会陆续有赈济的粮米下放。”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张四哥欣喜万分:“要不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呢,子山兄弟在京城做了大官,咱们老家那边的乡亲全都跟着沾光不少呢。”
“四哥,我这次帮你说话,是看你的面子,和那个什么白县令没有半点关系。”
“甭管是看谁的面子,事情总算是办下来了,我回去之后也好有个交代。”
“四哥这就要走?”吴子山赶紧取出一锭元宝塞到了张四哥手中:“瞅瞅你的鞋子都露脚指头了,买双新鞋再回去。”
这是一锭五十两的大元宝,能顶张四哥好几年的薪俸呢,得买多少鞋子哦!
“我知道四哥你也不宽裕,光凭衙门里的那点薪俸日子肯定紧巴巴,你难得来一趟,这些银子你拿回去,一定要交给四嫂子……”
“我来求你办事,一个铜钱的礼物都没有带,还拿你的元宝,这怎么好意思哦?”
“你就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么?”
张四哥嘻嘻的笑着,把大元宝收藏在贴身处,与丁老爹、沈霖、闰娘等人一一告别,急匆匆的走了……
“贤婿啊,你能在太子面前说上话,看来是深得太子的器重哦。”
吴子山只是很随便的提了提旱灾的事情,太子就马上下令赈济,看起来好像是朱标对吴子山言听计从,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吴子山仅仅只是个五品的医官,就算是太子这边的人,也远远谈不什么心腹,尤其是这种权责范围之外的事情,朱标不可能完全听从吴子山的意见。
这事之所以办的如此顺利,完全就是因为现在的旱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已经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蔓延到了淮河流域。
淮安、徐州、凤阳的灾情开始凸显,各地的灾民纷纷背井离乡,来到繁荣富庶的京师。
京师之内的灾民越来越多,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在扶老携幼,出现在京师的大街小巷。
旱情已如此严重,朝廷必然要大举赈济。
吴子山只不过是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
无论是绵延各地的灾情,还是朝廷的赈济,其实和吴子山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仅仅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五品小官,而且还是个与世无争的医官——至少吴子山是这么认为的。
但事实证明,这场突如其来的旱灾,不仅和吴子山的关系极深,还会对他的人生产生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
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短短数日之内,医学院的学生就从区区的几十人,暴涨到了三百来人。
开始的时候,随着报名入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吴子山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更多的孩子前来学习医生总是一件好事。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事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因为京城来了太多的灾民,这些逃荒逃难来的灾民绝大多数都是衣食无着的穷苦百姓。他们扶老携幼的来到京城之后,举目无亲投靠无门,除了沿街乞讨之外,就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饿极了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京城的治安状况瞬间恶化,虽然官府强力弹压,奈何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虽然朝廷已经开设了粥棚,却是杯水车薪,始终无法填饱灾民的肚子。
事态的发展和老家那边的情形如出一辙:为了安抚灾民,朝廷就出粮米、开粥棚,结果却吸引了更多的灾民……
仅凭那几个粥棚,还有一天两碗的稀粥,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些灾民知道了医学院这边正在“招收学生”之后,立刻就一窝蜂的涌了过来,毫不犹豫的把他们的孩子送进了医学院。
大灾之年,身强力壮的大人都不一定能养活自己,更何况是年幼体弱的孩童?
为了给孩子们挣一条活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活下去,卖儿卖女的事情都屡见不鲜,就更别提到医学院来报名了。
对于这些灾民来说,能不能学到一手好医术,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只看重一点:医学院管吃管住。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