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启蒙
天气已经明显开始转暖了,虽然还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水汽,但却一点都不冷。杏儿刚刚褪去厚厚的棉袄,换上了轻薄的春装,一手打着油纸伞,一手拎着食盒子,来给吴子山送饭。
吴子山吃不惯药厂这边的伙食,闰小姐专门做了他最爱吃的炖排骨,让杏儿送了过来。
因为杏儿本就经常在制药厂走动,偶尔还给吴子山客串一下“助手”的角色,早已对这里很熟悉了。
当她再次来到制药厂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门口站着几个手持刀枪的士兵。
制药厂管理严格,进出都需要出示“引条”,但以前可没有这些当兵的盘查。
进到制药厂之后,猛然看到悬挂在影壁墙上的那一大串人头,立刻吓的杏儿花容失色,小跑着进了吴子山的署房:“老爷,老爷,那边挂着很多个人头,真是吓死我了。”
吴子山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把炖排骨从食盒子里取出来,大口的吃着:“制药厂里的人盗卖青霉素,被朝廷给查出来了,二十多个人全都砍了脑袋,还把人头挂在显眼处,就是为了起到震慑的作用。”
盗卖青霉素?
青霉素的稀缺程度……绝对比金子还要珍贵,整套生产流程全都极其严格,怎么可能盗卖出去?
“外人是不可能盗卖的,是几个官员相互勾结串通,监守自盗……”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制药厂的官员监守自盗,还真的防不住。
“那些人也真是的,吃着朝廷的俸禄,还好像小毛贼一样做偷鸡摸狗的事儿,为了盗卖一点药物就丢了自家性命,真是太不划算了……”
偷鸡摸狗?
可不是那么简单。
“你知道青霉素在市面上能卖到多少钱么?”
“我知道这东西很金贵,一份至少也值十几二十两银子。”
“十几二十两应该是差不多了,但不是银子,而是金子。”
“吓!”杏儿吃惊的张大了嘴巴:“金子?这么贵?”
供不应求必然会让价格飞涨,更何况是紧俏的药物?
这东西药效非凡,别的东西根本就见不到,某些有钱人为了救命,开出天价来购买完全就是情理之中。
黄金有价药无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价格足够的高,必然会有人冒险盗卖。
偏偏制药厂对成品青霉素的管理非常严格,轻易难得得到,就能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形成了一整套的盗卖链条。
普天之下,只有制药厂才有这种药,除了一小部分送到太医院给皇家使用之外,其余的全都送到了前线。
只要是市面上看到这种东西,必然就是非法的,很容易就可以查出来,而且一查就是一大串。
为了制取青霉素,多少热血男人血洒疆场,付出了多么高昂的成本,以举国之力才具备了这么一点点少的可怜的生产能力,竟然有人敢盗卖出去,朱元璋会怎么对付这些人那还用说吗?
所有牵扯进来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抄家砍头,夷三族。并且特意把那些血淋淋的人头挂在显眼处,就是为了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谁要是敢打青霉素的主意,这就是下场!
杏儿抚着自己的胸口,完全就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得亏老爷没有牵扯进去,要不然的话……我真的不敢想呢。”
“其实……我已经牵扯进了这个案子。”
啥?
吴子山也被卷进了这个案子?
听了这话,杏儿的脸色瞬间变得蜡黄,冷汗都下来了。
洪武年间屡屡掀起大案,动辄就是株连蔓抄,被牵连的人数不胜数。要是吴子山也牵扯了此案,那……
制药厂出了这么大的案子,人头都砍下来好几十个,还不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人卷入其中。吴子山身为制药厂的“总工程师”兼“技术总监”,还是名义上“厂长”,就算他本人没有参与盗卖的事情,“监管不力”的责任是洗不掉的,至少也是个“失察”的罪名。
按照洪武年间处理此类事件的流程,一定会把整个制药厂“一勺烩”,吴子山不可能独善其身。
但事实上,他却连一点罪过都没有,朝廷甚至连“失察”这样的字眼都没有提起过。
“那天太子曾经事先对我说起过此事,其实就是为了把我摘出来,免得受到波及。”
“太子殿下性情仁厚,对老爷也很不错……”
用某个人的性情来评定政治事件,只能说明杏儿太幼稚了。
吴子山之所以能在这个案子当中独善其身,并不是因为太子朱标性情仁厚。
虽然太子亲自督办这个案子,但太子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那个人一定是朱元璋。
朱元璋以严刑峻法治理吏治,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真要是严格依照律法来处理,吴子山的脑袋能不能保住都说不准呢,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他之所以一点事都没有,就是因为他还有用。
无论是继续治疗马皇后的病情,还是为前方将士继续研制新药,都少不了吴子山这个核心人物,所以朱元璋才会把他留下。
“大家都说皇帝陛下最重律法,完全就是按照律法惩治贪官污吏……看来万岁爷还是有些人情的。”
人情?律法?
杏儿实在是太天真了,吴子山觉得应该让她知道一点更加本源的东西了。
“杏儿,你知道什么是律法吗?”
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杏儿不假思索脱口说道:“律法就是《大明律》啊!”
“所谓的《大明律》只是律法的表现形式,其实律法的本质就是统治者的意志,包括各级官僚和三百万官兵,还有那些锦衣卫以及其他的东西,不过是为了维护这种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