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两个学生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0章两个学生

因为刚刚洗过澡,湿漉漉的头发还在滴着水。吴子山顺手接过杏儿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拭着头发一边对她说道:“时间不早了,你回房睡觉去吧。”

“才刚刚过了戌时中刻,还早着呢。”杏儿下意识的看了看闰小姐,神色扭捏的说道:“我……我想再和老爷说会子话。”

闰小姐笑道:“不要看我,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也刚好可以听个热闹。”

“那好吧,”吴子山笑着对杏儿说道:“你想说点什么?”

“随便,随便,”杏儿满心欢喜的搬了在小板凳,象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一样乖乖的坐在吴子山面前:“老爷随便说点什么就可以,我很喜欢听的。”

自从上一次杏儿明白了“律法是统治者的意志”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之后,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语,越想越有道理,简直就是一次颠覆认知的头脑风暴。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杏儿总是喜欢有事没事的就缠着吴子山,听到随便说点什么。

吴子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正在不知不觉当中影响着杏儿。尤其是他那领先世界几个世纪的智慧,正在被杏儿一点一点的接受。只是现在的杏儿还太过于稚嫩,有些东西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仅仅只是懂了个皮毛而已。

“好吧,那我就随便和你聊一聊吧。”吴子山稍微想了一下:“昨天我好像对你说起过王朝周期率,今天咱们接着说这个事情。”

“无论是以前的秦、汉,还是后来的隋、唐、宋、元,虽然每一个王朝都号称百世不易万古长存,但却全都已经灭亡了……”

“对,对,”杏儿用力的点着头,眸子里满满盈盈全都是求知的目光:“昨天老爷就已经说过了,从来就没有不衰的王朝,也从来就没有不败的帝国。”

“是的,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这就好像人一样。不管这个人多么强壮,最终都会死去,只是消亡的方式不同,但这个消亡的结果却是早已注定的。”

“无论是强盛的汉唐,还是短命的秦、隋,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成了在昨日黄花。”说起这些历史故事,吴子山的语气十分平静,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秦汉一体论,咱们已经说过了。自从秦汉之后,经历了魏晋和南北朝,门阀士族的崛起和消亡也已经说过了。”

“自从隋唐之后,由关陇军事集团为代表的贵族政治,也走到尽头。五代十国的将领开创了军事主导政治的时代……这个咱们也说过了。”

“从宋朝开始,就进入了地主阶级时代。”

“纵观历史,无论是无论是门阀士族也好,世家大族也罢,当然也包括地主阶级,其实都是一回事,新瓶装旧酒而已,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变化。”

“说这些你可能有点难以理解,那就拿咱们的大明朝为例子。”就像是个循循善诱的老师那样,吴子山笑呵呵的看着杏儿:“咱们大明朝的根本是什么?”

杏儿不假思索的脱口答道:“农。”

大明朝以农为本,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大明朝,历朝历代莫不以农业为本。

“农业的根本就是什么?”

“是田地。”杏儿老老实实的回答。

有了田地才谈得上耕种嘛。

在整个封建时期,田地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一切的根本。

贫苦的农民总是想方设法的守住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大大小小的地主有了富余的资产之后,也会想方设法的占有更多田地。

“旁听”的闰小姐抿嘴一笑:“前些日子,父亲大人来信说,等他卸任了官职就用毕生积蓄购置田产,做个收租收佃的富家翁。”

有了田地,就可以耕种,或者是租给佃户,无论如何都会所产出,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你想过没有?天底下的田地只有那么点,人口却可以子子孙孙生息繁衍,这意味着什么?”

“人口增而田地不增。”

“然后呢?”吴子山追问了一句。

杏儿稍一思索就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然后就是……富者的田地越来越多,而贫者的田地越来越少。”

“这就是土地兼并。”吴子山的语气依旧平静:“土地兼并,是王朝的死结,当土地兼并到达一定程度,必然就是天下大乱,这个王朝的末日也就来了……”

吴子山说的非常笼统,并没有任何细节或者是解释性的说明,仅仅只是提出了“土地兼并”的概念,所以杏儿听的一知半解。

“老爷,我还是有些不懂。”杏儿下意识的把小板凳往吴子山身边靠了靠:“你再好好给我说说土地兼并和王朝周期率的关系吧。”

“土地兼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分配。”

“啥叫生产资料……”

就在吴子山慢条斯理的给杏儿说起王朝的兴衰之时,深居九重的朱元璋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混账东西。”暴怒的朱元璋朝着朱标大发雷霆:“是不是又有人到你门前去求情了?”

“是。”在朱元璋面前,朱标根本就不敢撒谎,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这次药厂案不过是几个利欲熏心之辈为一己之私而弄出的勾当,斩杀当事人也可以了,又何必牵连这么多人?按照律法,这些人并无实罪……”

“他们有没有罪朕不知道吗?”朱元璋猛然一拍桌子站立起来,狭长的眸子里全都是凶狠的目光:“朕说他们有罪就是有罪。”

“父皇时常教导儿臣,做事当依律法而行,若是父皇不把《大明律》当回事,又如何取信天下?”

你这个当皇帝已经把律法当成了废纸,还怎么让全天下的臣民信服?

“律法?律法!你知道什么才是律法么?”朱元璋的耐心已经被太子消磨的所剩无几,却不得不强压怒火,做出一副很有耐烦心的样子,仔细的向自己的接班人谈起律法二字:“这煌煌大明朝乃是朕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大明律》乃是朕亲审亲设,难道还不如你懂?”

“名单上的这些人罪不至死,父皇却要将他们全部处决,这已违了《大明律》,有失律法之公允。”

“律法从来就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公允。”看到自己的接班人如此迂腐,朱元璋越来越火大:“而是为了稳固江山。朕制定《大明律》是为了禁锢天下,而不是禁锢自己的手脚,你怎么就是不明白?”

虽然朱元璋说不出“律法统治者的意志”这么凝练深刻的话语,但他所表达的意思和吴子山对杏儿的解释,却如出一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