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全票通过
为了表示对吴子山这个新任领导的欢迎,太医院举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欢迎仪式。按照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则,吴子山就应该在这个欢迎仪式说些听起来冠冕堂皇,事实上却没有任何营养的套话。
但吴子山本就非常反感那些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也不屑于玩弄官场上的形式主义,一上来就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本官奉钦命履新太医院,已经在陛下面前拍了胸脯打了包票,定要做出一番事情才行。”
“既然陛下将这太医院交由我来执掌,自然要有一番新气象……”
听了这几句话,包括薛天英在内太医院大大小小几十号人,全都下意识的心中一紧。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吴子山这个新的一把手到来之后,推行所谓的“改革”。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是不管不顾的厉行革新,雷厉风行的弄什么新举措,就一定会触动大家的既得利益。
太医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却油水丰厚好处多多,大家全都指望这个过日子呢。
薛天英不动声色的环视了一下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其实大家早已心照不宣:若是这吴子山触动大家的利益,那就齐心协力和他怼一场,就不信他一个人能压得住整个太医院。
“这第一把火,我准备把药厂纳入太医院名下,也好方便管理,大家以为如何?”
那个所谓的制药厂,本就是吴子山为了给马皇后制药建起来的,原本就和太医院的这些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只要他不动大家的那点油水,这根本就不算个什么事情。
当众人下意识的把目光转向薛天英的时候,薛天英的脸上全都是微笑的表情:“吴院正此举也是为了便于协调调度,本就是情理中事,我本人无有意见。”
既然薛天英没有意见,众人自然也就没了意见。
于是乎,吴子山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改革举措获得全票通过。
“第二件事,就是兴建医学院,这也是陛下点了头的。只是还需诸位配合协同,咱们一起把医学院办起来。”
听了这句话,薛天英立刻就放心了。
兴建医学院,建立官方的医疗系统,这事一点都不新鲜,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起过,也是朱元璋点过头的,但却始终停留在纸面上,从来就没有真的成为现实。
想当初,吴子山在山西医药司的时候,也提过类似的建议。医药司虽然建设起来了,却成为了户部的派出性机构,所谓的医学院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呢。
医学院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弄成的,就算是弄也绝得朝夕之功,稍微拖延一下,或者随便哪个缓解出了问题,就不知道是哪个猴年马月的事了。
对于这种不触动自身利益的事情,薛天和乐见其成,所以立刻表示了赞同。
反正也是惠而不费的事,最多也就是让太医院配合一下,干嘛要和新来的顶头上司唱反调呢?
众人看到薛天英赞同,也纷纷表示赞成,又一次全票通过。
“以上说这两件事,还需做长远打算,并不急于一时,但这第三件事,却是要立刻就办的。”吴子山说道:“前方将士还是浴血奋战,无数士卒损伤,我已经在陛下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为前方将士研制治伤的新药……”
听了这几句话,薛天英顿时就放心了。
为前方将士研制治伤药物,这事说起来确实冠冕堂皇理直气壮,但真要是办起来……估计多半还是会无果而终,到了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
这并不是说太医院的医学水平不够,弄不出治伤的药物,事实恰恰相反。
太医院那是整个大明朝最高级的医药部门,单纯弄些治疗外伤的金创红药,比吃豆芽菜还要简单。
刀枪剑戟造成的伤害,治疗的药物多的数不胜数,光是金疮药就有几十种之多。
根本就不需要走出这个门,薛天英就能拿出二十多种上好的外用红伤药:白龙散、玉红膏,龙脑麝香锭,乌麻膏,小黄生肌散……
根据跌打、损伤、外疮、红伤等等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药方,无非就是止血止痛、消肿化瘀之类而已,连一点难度都没有。
要是连最简单的红外伤都处理不了,也就别干御医了,干脆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包括薛天英在内的这些御医们,都有足够多的手段治疗外伤,而且药方和药材全都是现成的,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使用的这些药方,全都是宫廷方,和前方将士使用的药方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宫廷方的药效毋庸置疑,肯定是最好的,但却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成本高昂。
好在皇家用药,从来都不考虑成本的问题,也不需要计较价钱的高低。只要药效好花多少钱都无所谓,甚至根本就没有把钱的因素考虑进去。
前线的军用常备药物可不是一样了。
给前线的十几万将士制造常备药,必须考虑成本。
按照大明朝的军事制度,军中本就有一套医疗救治体系,甚至可以把急救药包分发到士兵的手中(制度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落实又是一回事)。但士兵们所用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些粗制滥造的劣等货,效果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给士兵配置更好的药物,这个话题绝对属于老生常谈。说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事情是明摆着的,那些药效好的药材大多比较昂贵,朝廷哪有那么钱购买?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麝香就是一味很好的外伤原料药,止痛活血的效果绝对没话说,但那些士兵的药包中却连一丁点的麝香成分都没有。
因为麝香太贵了。
麝香乃是取自雄麝鹿的肚脐,割取之后麝鹿就死了,所以珍贵的很。
上品麝香的价格几乎等于同等重量的黄金,成千上万的伤兵全都使用这样药方的话,且不说成本的问题,哪有那么多麝香可用?
所以,给士兵们治伤的药物,只能用白芷代替麝香。
白芷不值几个钱,一车白芷的价值也就是相当于一口袋糙米而已,若是遇到行情不好的年份,白芷的售价几乎和柴炭等同(不用怀疑,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家里就曾经用卖不出去的白芷取暖用……)
“我就想用白芷取代麝香,让白芷发挥出麝香的功效。让前方的将士少流血,让他们用上最好的药物。”
在薛天英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虽然白芷和麝香的药效大致相同,但白芷就是白芷,麝香就是麝香,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怎么可能相互替代?
但薛天英却毫不在意:反正也是你吴子山在万岁面前打了包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只要你不动我们的既得利益,你爱怎么瞎胡闹就怎么瞎胡闹去吧。
“因为要忙于研制新药,必然分身乏术,太医院这边的事务还需要各位多多襄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