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大事小事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4章大事小事

虽然已经进了七月,天气依旧炎热,御花园的“观雨轩”中却是浓荫蔽日,一派清凉的景象。洪武皇帝朱元璋穿了一身绫衣常服,看了看衣冠整齐袍服煌煌的三位大将,顿时满面笑容:“天气热成了这个鬼样子,你们还穿整套的朝服,真不怕热还是怎的?把袍服脱了吧,凉快凉快……”

听了这句话,永昌侯蓝玉就要脱衣,旁边的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德却是一副恭敬的神态,异口同声的说道:“臣等不敢在御前失仪。”

见到这两个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都不敢脱下厚厚的朝服,蓝玉赶紧停止了脱朝服的动作。

“你们呀,就是太讲究。”朱元璋笑呵呵的指了指他们,对着身边的太子说道:“标儿,把这壶冰镇蜜汤给他们仨端过去,别真的热出毛病来。”

太子朱标性情仁厚温文尔雅,亲自给这三人斟了冰镇的蜜汤,一一送到他们的面前:“请冯师傅饮汤。”

白发苍苍的冯胜赶紧起身行礼。“谢太子。”

“请傅师傅饮汤。”

傅友德同样恭恭敬敬礼数周全,双手捧着茶碗:“谢太子。”

“请永昌侯饮。”

轮到蓝玉的时候,虽然他的神情依旧恭敬,却只是略略的欠了欠身子。

“哈哈……”爽朗的大笑声中,朱元璋随口说道:“你们三人,不仅全都是我大明之柱石,还全都是太子一党中人呐。”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最反感臣子“结成朋党”,若是说任何一个大臣是“某某党人”,都是非常严厉的批评。按照洪武年间的朝廷风气和朱元璋个人的性情,一旦被定义为“某某党人”,通常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太子党”却是一个例外。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尽心尽力培养的接班人,在很多情况下,朱元璋不仅默许甚至会刻意培植太子的势力。

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史,如朱元璋和朱标这么亲密的父子关系,虽不敢说绝无仅有,也是相当的罕见了。

把这三个手握兵权的大将说成是“太子党”,虽然有些偏颇,却也不算是说错了。

十几年前,宋国公冯胜曾经做过太子朱标的“侍讲学士”(差不多相当于太子的班主任),颍国公傅友德当过朱标的“武讲教授”(相当于体育老师?),这二人就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子党”,和太子朱标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至于说蓝玉……他干脆就是朱标的妻舅,肯定更加亲密,属于铁杆的太子党。

这三人全都是北伐的指挥官,朱元璋把他们召集过来,肯定不是为了闲聊,必然是为了商讨北伐之事。

“标儿,这三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宿武之人,你好好学着点儿。”

朱标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却永远都是一副恭恭敬敬的乖宝宝形象:“是。”

“此次北伐,已有了充分的准备,朕意八月即可誓师出征。”说起军国大事,朱元璋立刻就展现出一副庄严肃穆的神色:“这西路军乃是重中之重,你们谁愿意担此大任啊?”

按照朱元璋的安排,这次北伐的总兵力有二十二万,其中真正在一线作战的战兵有十三万之多,需要兵分三路。

在这样的大规模战争中,并不是“中路”就一定是主力,真正的主攻方向和主力大军并不在中路,而是在西路。

由西路大军担任主攻,和秦王系的人马一起进攻,其他两路则是策应、支援、牵制的作用。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力,最高指挥一职只能由宋国公冯胜出任。

自从徐达和常遇春死去之后,无论是资格还是威望,冯胜隐然已是大明军中第一人,这个职位非他莫属。

“臣愿领西路。”

冯胜这个人,资格足够的老,威望足够的高,而且参与过数次北伐,对敌人有着深刻的了解,由他出任西路主帅本就是朱元璋的意思。

“那么东路……”

还不等朱元璋把话说完,蓝玉已主动请缨:“臣愿领东路。”

“哦?”朱元璋不动声色的看了蓝玉一眼:“永昌侯领东路军?怕是有些不合适吧?朕意由颍国公领东路……”

虽然是用了商量的语气,其实已经是命令了。

颍国公傅友德确实不如蓝玉更猛,也没有那种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风格,他作战的特点只有一个字:稳。

犀利进取或有不足,稳重守城绝对绰绰有余。

朱元璋对手下的大将实在是太了解了:傅友德不善于进攻,而是善于防守。

东路本就不是主攻方向,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牵制敌人的兵力,防止对手做大规模的支援。东路军根本就不需要击败对手,只要死死的拖住对手就可以了。

单纯从作战风格角落考虑,稳重成老的傅友德就比勇猛犀利的蓝玉更合适。

东西两路的最高人事任命已经钦定,蓝玉就只能做中路军主帅了。

这个任命让蓝玉有些小小的不满,但他却没有说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和敌人在“中路对线”,而是他很不喜欢自己的“队友”。

按照既定的安排,西边的秦王系人马会和西路主力配合,虽秦王这个人嚣张跋扈,但以冯胜的资格和威望,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东边的燕王沉稳厚重静水深流,他配合东路的傅友德也没什么问题,但中路的晋王和蓝玉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但这是来自朱元璋本人的任命,蓝玉改变不了什么。

“对了,还有个事情,”朱元璋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奏章,让太子朱标把这份奏章交给了蓝玉:“你看看这个东西。”

这份奏章,就是出自赵丙丁之手,而且是原件。

看到奏章上的内容,蓝玉猛然站起身来:“好大胆,真是欺了天了。”

“小小的乌鲁部,不过是弹丸之地,竟敢格毙我大明使团,如此藐视天威,这还了得?这还了得?这还了得?”

一连说了三个“这还了得?”,蓝玉依旧怒气难平:“若不施以雷霆之惩,草原各部必以为我大明软弱可欺,天威何在?朝廷颜面何存?臣必将这小小乌鲁部他为平地,杀他个鸡犬不留……”

蓝玉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旁边的太子朱标赶紧给他递了个眼色:皇帝本人都还没有发话呢,你瞎嚷嚷个什么劲儿?。

蓝玉虽然性情暴烈,却不是傻子,立刻就明白过来:所有的事情,只能由朱元璋本人定夺,其他人只有执行权,却没有决策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