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少了一个
经过整整五天紧锣密鼓的准备,乌鲁部已经完成了“举族内附”的最后准备。所有的帐篷已经全都拆卸下来,装在“勒勒车”上,人们驱赶着牛羊牲畜,扶老携幼,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正式南下投靠大明朝了。
就在这个最后的节骨眼上,出现了一点点小小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吴子山都是“大明使团”的成员,包括那位“特使大人”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死在乌鲁部,吴子山是唯一的一个生还者,他必须得给朝廷一个说法。
就算那些同伴已经死了,也应该把他们的尸体带回去,好歹也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但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因为同伴们的尸体已经全部举火焚化。
毕竟这是个炎热的季节,尸体根本无法保存,所以在那次“血腥宴会”之后,温占孙就带着人把大明使团的尸体一把火给烧了。
“你把尸体全都烧了?那总应该留下点骨灰吧?”
“骨灰?”温占孙嘿嘿一笑:“我早就把骨灰撒了?留着那玩意干嘛?挺晦气的。”
“连骨灰都没有?按照我们汉人的传统,就算是人死了,也应该把骨灰带回去。”
“真的已经没有骨灰了呀……要不然这样吧……”温占孙出了一个馊主意:“我去弄点羊骨头牛骨头什么的,烧成灰装进坛子,给你带回去交差。”
用牛羊的骨灰代替……这主意确实够馊的,不过眼下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很快,温占孙就弄来了整整三十个所谓的“骨灰坛”,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吴子山面前,嬉皮笑脸的说道:“我知道你们汉人讲究落叶归根,骨灰我已经帮你弄好了,反正谁也看不出这是羊骨头……”
“等等……”吴子山仔仔细细的数了数摆放在眼前的这些骨灰坛:“怎么才三十个?这不对呀。”
“有什么不对的?”
“这次我们奉命出使乌鲁部,总共来了三十二个人,却只有我一个活了下来,就应该有三十一个骨灰坛呀,你才弄了三十个,还缺一个呢。”
“不缺,一个都不缺。”温占孙说的理直气壮:“当初是我亲手安排火化的,确实只有三十具尸体,不是三十一具,我记的很清楚,绝对不会搞错。”
“这就更不对了呀,我们确实来了三十二个人,这事你知道啊。”
直到这个时候,温占孙才猛然记起,大明使团确实来了三十二个人,却只有吴子山一人独活,按说就应该有三十一具尸体才对,但他却只找到了三十具。
缺少的那个尸体去哪了?
被草原上的野狼给叼走了?
当时有那么多人在场,野狼也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把尸体叼走吧?
难道说……除了吴子山之外,还有一个大明使团成员活下来了?
不可能吧?
当时的局面那么凶险,怎么可能还会有人存活下来?就算是侥幸不死,又是怎么逃出去的呢?
虽然这个问题很费解,但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没过多久,在乌鲁太后和吴子山的带领之下,整个乌鲁部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踏上了“举族内附”的南下之路……
确确实实有一个幸存的大明使团成员。
他的名字叫赵丙丁。
当初出席“宴会”的时候,赵丙丁怀揣利刃,只等着特使大人把杯子一摔就干掉蒙古特使,如同汉朝的班定远那样扬国威于异域,成就一番名垂青史的英雄伟业,然后就可以得到朝廷的封赏,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只可惜,蒙古人和乌鲁人也怀着同样的心思,并且先下手为强了。
特使大人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摔碎酒杯,自己的脑袋就先碎掉了,紧接着就是一场血腥的屠戮。
虽然大明使团成员十分英勇,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杀的七零八落。
与那些热血沸腾的锦衣卫不同,出身军伍的赵丙丁很快就看出情形不妙:这样的战斗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战斗,而是一边倒的单方面屠杀。
在这种类型的团战当中,个人的勇武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相当有限,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
经验丰富的赵丙丁并不怕死,只是怕死的毫无价值。
与其不顾一切的冲上去送人头,还不如尽可能的保存有用之身。
所以,在败局已经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赵丙丁很明智的趁着局势的混乱,躲进了草丛之中。
他眼睁睁的看着同伴们一个接一个的被敌人砍死……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暂时躲藏起来,也不大可能有机会逃出去,毕竟这是在乌鲁部,到处都是敌人,能够生还的机会微乎其微。
在这个事关生死的紧要关头,吴子山给他创造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也没有想到,已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吴子山,竟然挟持了乌鲁太后,然后骑上战马遁逃而去。
以赵丙丁丰富的战斗经验,很清楚的知道吴子山根本就逃不掉,但当时的情形极度混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吴子山身上。
当众人不顾一切的去追赶吴子山之时,赵丙丁趁乱逃离。
当敌人在时候收拾残局的时候,他早就已经跑远了。
赵丙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处境到底有多么凶险,稍不留神就会埋骨异乡。
为了活下去,赵丙丁不得不风餐露宿昼伏夜出,如同漏网之鱼般小心翼翼,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才终于顺利逃出乌鲁部的控制范围。
一路之上,他经历了无数凶险,渴了就喝露水,饿了随便抓点老鼠或者虫子充饥,足足走了半个多月,才终于进入大明境内。
回到大明朝之后,赵丙丁立刻来到官府,汇报了大明使团的遭遇,并且将乌鲁部的准确方位和行军路线全都写的清清楚楚,同时向朝廷力陈:
“乌鲁部者,蛮夷也,畏威而不怀德,残酷斩杀我大明使团,致使使团皆葬身异域。唯有展示雷霆手段,将乌鲁弹丸之地万马踏平,方可以稍微震慑之……”
“我大明使团,凡三十二人,吴氏子山者,虽挟持人质,终究难逃身死命丧之噩,唯余一人还……怀柔拉拢之策万不可行,盼朝廷兴大军剿灭之。唯有杀乌鲁鸡犬不留,方可告慰诸君在天之灵,稍挽我大明之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