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女强人?
举着天青色三角旗的骑士将“乌鲁王”的命令传达到了部落的每一个角落: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忽里勒台大会,又称忽里台大会,其实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共同商议大事的会议。当年的铁木真就是在忽里勒台大会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开启了草原帝国的统治。
乌鲁部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无论规模还是人数,都要小的多,但意义和性质却完全相同。
“忽里勒台”大会就在王庭之前的空地上召开。
因为昨夜刚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清新极了,弥漫着淡淡的水汽花香,作为部落的最高统治者,还不到三岁的“乌鲁王”端坐在高高的座椅上,接受所有部民的顶礼膜拜。
身为“乌鲁太后”的塔拉温珠儿代替“乌鲁王”发言:
“我王最忠诚的部民已全在这里,关于昨晚发生的变故,我代表我王给诸位做出解释……”
按照“乌鲁太后”的说法:昨晚的那场血腥杀戮,完全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剪除权臣的无奈之举。
昨天晚上的那场袖珍型“宫廷政变”确实惊心动魄,很多人因此人头落地,但是对于这些牧马放羊的部民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猛虎将军哈尔鲁和萨满巫师的野心,大家全都看在眼里,甚至在为这一对孤儿寡母暗暗揪心,只是大家平时都敢怒不敢言而已。
现如今,仅仅只是一夜之间,“乌鲁王”母子就完成了一场惊天逆转,一举解决了猛虎将军和萨满巫师的势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部落主宰。
对于这两千多帐的牧民来说,权力本就应该属于乌鲁王母子,这一对孤儿寡母只不过是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罢了。
就好像大雨洗刷了昨晚的血腥一样,人们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嚣张跋扈的哈尔鲁,还有阴险狡诈的萨满巫师已死,”“乌鲁太后”站在高高的土墩子上,身后的披风迎风飘舞,指着悬挂在身后的那一大串人头:“这些人全都是他们的亲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就应该有这样的下场。”
那么多的人头就挂在身后,足以证明昨夜的“宫廷政变”到底有多么惨烈和血腥!
“我宣布,哈尔鲁和萨满巫师名下的牧奴全部恢复自由之身,还有王室的牧奴,全部恢复自由。”
乌鲁部的统治模式和大明王朝绝不相同,还残存着非常浓厚的“奴隶社会”制度,很多牧民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了处境悲惨的牧奴。
“乌鲁太后”不仅把猛虎将军和萨满巫师名下的牧奴变成了平民,还把让自己名下的牧奴重获自由。
听到这个消息,台下顿时欢声雷动。
“我宣布,大赦所有罪犯。”
“我宣布,免除一切赋税。”
“乌鲁王名下的所有牲畜和草场,全都分给部落里的每一个人……”
“我再宣布……”
“乌鲁太后”每宣布一道命令,台下就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故意把一大串血淋淋的人头挂在身后,用来震慑人心。同时接连发布惠及部落民众的命令,用来邀买人心。
这一手恩威并重玩的相当漂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一旁的温占孙忍不住对这个女人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温占孙都觉得温珠儿仅仅只是个毫无主见的吉祥物,根本就不懂得心机权谋和政治手腕。
今日一见,才知道她如此厉害,不仅在一夜之间翻盘逆转,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稳固自己的统治。
其实,所有的这一切,全都出自吴子山的手笔。
是他在幕后操盘,手把手的教“乌鲁太后”应该怎么做,甚至连她说的那些话,都是吴子山逐字逐句准备好的“台词”!
毕竟吴子山是穿越过来的,就算没有亲自体验过政变,相关类型的书籍、影视剧早就看过无数遍了,“理论基础”真不是一般的丰富,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
对于吴子山来说,发生在乌鲁部的这场“袖珍政变”不过是牛刀小试,但却为他以后的种种作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样本……当然这是后话!
“蒙古使团和大明使团全都死在我们乌鲁部的地盘上,我们已经同时得罪了黄金家族和大明王朝……”
“乌鲁太后”马上就谈起了当前的紧迫局势:“用不了多久,黄金家族的三十万铁骑就会呼啸而至,大明王朝的五十万大军也会铺天盖地而来,到时候我乌鲁部必然片瓦无存……”
直到这个时候,乌鲁部的普通民众才真正意识到局势的紧迫:不论是黄金家族还是大明王朝,他们都得罪不起。
虽然“三十万蒙古铁骑”和“五十万明朝大军”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乌鲁部已经无路可退了。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乌萨哈尔汗,都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若是我们被蒙古铁骑击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想必大家都已心中有数。”
弱肉强食,是草原上亘古不变的法则,既然已经得罪了黄金家族,必然要承担严重后果:高过车轮的男子格杀勿论,女子和孩子全部沦为奴隶!整个乌鲁部将不复存在!
“若是明朝的军队来了,我们一样会被碾压成为齑粉,必然会被杀个鸡犬不留。”
“乌鲁太后”在极力渲染战争的恐怖情形。
其实根本就不用她这么卖力的宣扬,大家也能知道战争的可怕。
“为了全体部民,为了乌鲁部还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我决定举族内附明朝。”刚刚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乌鲁太后”立刻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我们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
“你们一定会问,既然明廷是我们的敌人,为什么还要投降明廷呢?”“乌鲁太后”讲话的语气顿时变得高亢了许多,显得有些尖锐,就好像是在嘶吼一般:“我必须很清楚的告诉你们,这不是投降,因为明廷需要我们。”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举族内附,就会成为第一个向明廷表示臣服的部落,明人的皇帝一会拿出……拿出……”
演讲已经到了关键的节骨眼上,“乌鲁太后”却忘词了,她怎么也想不起“千金市马骨”这个有些拗口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