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化工原料
虽然勒尔慕大叔从来没有离开过大草原,但他却接触过很多汉人。在勒尔慕大叔的记忆当中,在以往的那些岁月当中,总是有很多汉人来到草原上:这些汉人大多是因为逃荒或者是躲债,还有些是为了逃避沉重的兵役和徭役,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草原上讨生活,这就说明他们生活的并不好。
但是,自从大明朝建立以后,到草原上讨生活的汉人越来越少,尤其是近几年来,草原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汉人的身影了。
这就说明他们的生活已经开始好起来了。
“我听说你们的明人皇帝血统并不高贵,他也是出身穷苦,所以最了解穷人。自从他做了皇帝之后,你们那边的老百姓已经可以吃饱饭了,他应该是个好皇帝!”
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老人,对于朱元璋的评价还算是比较客观中肯——他是个好皇帝。
不管朱元璋干掉了多少元勋功臣,也不管他使用多么酷烈的手段对付那些贪腐的官僚,对老百姓还是可以的。
这一句“能让百姓吃饱饭”,虽然朴实到了极致,却是对封建时代帝王的至高褒奖!
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蒙古老人,勒尔慕大叔说不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类的经典格言,但他知道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能得到民心。
一个是万民拥戴的大明皇帝,一个是残酷压榨内部的黄金家族后裔,双方若是开战的话,谁胜谁负这还用说吗?
两国交战,判断胜负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需要仔细考量双方的综合实力。勒尔慕大叔看待问题的方式虽然过于简单了,但却一针见血直指本源。
这是岁月积淀下来的智慧!
“蒙古人和汉人本就兄弟,为什么还要厮杀百年之久?”
每一个民族都有美丽的起源传说,按照草原上的说法:草原上所有民族共同的母神是一位美丽的仙女,母神的长子降生之时,手中握着一块泥土,长大之后就种植五谷,成为农业民族的祖先。次子降生之时手中攥着几根马鬃,就让他牧马放羊,成为游牧民族的祖先……
长年累月的劳作已经让勒尔慕大叔的腰身出现了明显的佝偻,但是为了鞣制牛皮,他依旧极力的挺直了腰板,继续操弄着那张生牛皮……
吴子山静静的看着勒尔慕大叔用熟练的手法鞣制皮革,对他手中那块黑乎乎的东西很感兴趣:“这个什么东西?”
“这是哈拉油。”
油?
那个黑乎乎如同馒头大小的东西绝不可能是油脂类的东西,而是一种强碱化合物。
这是毋庸置疑的。
没有经过硝制的生牛皮又干又硬,就好像木板一样发脆,涂抹了那种东西之后,就会明显的变软。
尤其有意思的是,附着在牛皮上的碎肉和残存的结缔组织,沾染了这种所谓的“哈拉油”就会呈现出明显的焦黄,那明显就是某种强碱性物质啊。
强碱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虽然土碱和草木灰都带有碱性,但这个时代却几乎见不到强碱。
要想制造出真正的青霉素,那是一定需要使用酸碱的。
吴子山立刻就对这种名为“哈拉油”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能给我看看这东西吗?”
把那块仿佛是泥巴一样的东西拿在手中,手感非常光滑。凑到鼻端仔细的嗅了嗅,立刻就闻到了一股强烈的腥膻味道。
强碱不会有这样的气味,应该是添加了大量的羊油。
把这东西用力往衣服上蹭了蹭,没过多久衣物上的丝绸纤维竟然开始变色了。
这绝对是某种具有强烈碱性的物质,只是还无法分辨出到底是哪种化合物。
“勒尔慕大叔,这东西是怎么制成的?”
“用沙漠里的解石制成。”
解石?
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一种白色的石头。”
白色的石头?
吴子山已经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说的那种白色解石是不是很软?”
“确实比一般的石头松软很多,用铁锤轻轻一敲就会破碎……”
“那种石头是不是一层一层的?”
“是啊,解石就埋在沙子里,刨开沙土就能得到。因为这东西煮过之后和羊油混合,可以解离牛皮上的杂质,所以我们就叫它解石……”
“还没有这样的解石?能不能拿给我看一看?”
“你是看不到的。”勒尔慕大叔憨憨的笑着,“解石这东西不便保存,放的久了就会融化……”
通过勒尔慕大叔的描述,吴子山已经可以确定:解石就是某种氢氧化合物,是自然界中的强碱物质。
正常情况下,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存在天然生成的强碱物,只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但世事无绝对,在某些特殊的地理构造当中,还是可以见到的。
因为沙漠的特殊环境,原本存在的湖泊会逐渐缩小,盐碱度会越来越高。当水分蒸发完之后,残存的化学物质会被沙土掩盖,经过千万年的地质作用严重“石化”,成为自然形成的盐碱矿……
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差一点就让自己丧命的沙漠当中,竟然蕴藏着这么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么好的东西,却只被当地的人们用来鞣制皮革,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要是能开采出来,就可以点亮化工技能了呀!
沙漠并不荒凉,而是一个宝藏,只是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偏偏吴子山最不缺的就是技术!
只可惜,眼前这个情形也就只能想一想,根本无法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