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打造持续力 - 新的一年,告别拖懒慢 - 蓝狮子财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章打造持续力

第7章打造持续力

持续力的4个法则这样的心情或许你不陌生:满怀壮志地期许自己学好外语,顺利外派,或者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一开始总是斗志高昂,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断断续续,最终不了了之。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比其他人更有毅力,可以实现梦想呢?”畅销书作家、激励大师博恩·崔西(briantracy)深入调查了各领域成功人士的习惯与行为,发现这些人都有个共通点,就是非常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希望做些什么”。

如同导演李安,他曾经整整失业6年,那段期间,他除了在家打扫、带孩子之外,每天一定会阅读和看片,一边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制作模式,一边构思自己的剧本。后来,琐碎的家务被他写进了剧本,深入研究的习惯则帮助他一次次突破自我。

你也经常做事虎头蛇尾,然后怪罪自己生性懒散或用错方法吗?

崔西认为,成功与平凡之间的决定性差异,其实是“对于终点的执着程度”。他将这套指引成功的思考方法,称之为“焦点法则”(focalpoint),并且归纳成4项最核心的态度:

1.确认价值观,少做虚度生命的事

崔西在《成功人生的焦点法则》书中提到,半途而废的原因有80%源于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人们只能束手无策,反而应该回归初衷,开始想象:“如果不会失败,我最向往的事情是什么?”

一旦确认方向,前方的道路自然会浮现。日本职棒名将铃木一朗说过,“只要有值得持续努力的目标,我就不会失去动力,也不会产生迷惘;会迷惘的人,都是因为失去自己的主轴。”

从现在起,随时评估、审视手边此时此刻最有价值的工作,同时保持警觉:只有真正的目标才会带来实际利益。熬夜浏览网络、大吃特吃这些行为的效果不是让你获得解脱,而是一种阻碍与伤害,应该慢慢降低付出精力的程度。

2.每天提升0.1%,创造复利效果

“只要专注进行最有价值的活动,任何人都可以在24小时之内,增加0.1%的生产力。以此类推,每周只需保持5天,生产力就增加0.5%;52周,也就是一年之后,生产力就会比去年增加26%。”

崔西认为,持续做对的事情,不但会产生报酬递增的效果,甚至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还能同时改善其他领域的表现,而且越是勤快练习,越能迅速创造成果。

《再见拖延病》一书中形容,梦想盖一间美仑美奂的教堂,必须从最不起眼的迭砖块开始做起。不想被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打败,就得先承认执行计划的过程其实单调平凡,只能从小事开始改变,逐步把自己推向习惯的循环。就算每天只读一页英文,时间久了也会滚出可观的复利效果。

3.灵活运用多重渠道,实践远程目标

社会心理学家海蒂·瑞德(heidireeder)在《因为坚持,所以赢》书中提到,想要实现远程目标,不必光靠意志力,设法增加过程中的“甜头”也很有帮助。她发现,健身中心里有些会员之所以坚持度比其他人高,乐于天天报到,原因在于他们很享受跟教练、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还能不时地认识新朋友,这些“甜头”让他们乐此不疲。

经常运用新方法、新思维增加动力,等于帮助人们一再“正视”目标,比起因为懈怠变得越来越不在意,不如多多从事跟目标相关的活动,还能产生更多正向回馈。

4.后退一步,从全新的角度评估人生

除了专注望向前方,崔西更建议,我们偶尔也应该“后退一步”回顾人生。思考:“哪些重要的事,我很后悔当时没做?”“有哪些时间、情感、精力上的投资,其实与理想背道而驰,如果一切能够重来,现在不会再做的?”

崔西相信,人们的智力、天赋其实差异不会太大,到头来成就落差很大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力。唯有扪心自问“我有多渴望达成目标”,才能从内心深掘出源源不断的行动能量,让自己坚持下去。

不容易半途而废的几个方法

如果你习惯三分钟热度

会议上,同事正用英文流利地介绍,还不时穿插笑话,与国外客户互动融洽。你暗自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每天都要读英文,还报名了考试以增加动力。但是,下班之后、周末时,你总是觉得疲惫,读起书来力不从心。

1.思考根本动机: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学英文?是因为别人都说重要,还是自己想克服有口难言的痛苦?一面寻求动机,一面展开行动,才是成功的秘诀。

2.认清事实:如果学习像旅行一样快乐,你一定会很主动地去做。你可以把学英语的一小时,想象成一趟真实的商务旅行:第一天拉起行李箱,模拟机场对话;第二天穿上宴会服,练习派对闲聊;第三天……,借由变化,延续动力。

3.把学习“渗”入生活节奏里:每天只读一页英文,并且重复30天,让身体养成习惯,就像每天刷牙般自然,不做还会浑身不对劲。

如果你做事虎头蛇尾

你摸了摸腰间的肥肉,抖了抖松垮大腿,感叹最喜欢的裤子已经穿不下了,你心想:“是时候去运动了!”于是报名健身房,然而,几个月下来,你不仅变成健身房的幽灵会员,体重还持续增加。

1.别成为“梦想型废人”:常有人说,把梦想写下来就能实现。不过,许多人往往眼高手低,因为目标与现实落差太大,而逐渐失去动力。与其耗费精力空想美梦,不如先思考“我可以如何展开行动”。

2.多做有价值的事、少做阻碍目标的事:在你的计划中,哪些行为可以为你的目标创造价值?把它们找出来,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只要有空就去做,将目标化整为零。像是爬楼梯到办公室;把饮料换成枸杞水;不熬夜以免自己吃消夜等,如此一来,就算没办法天天去健身房,也能让身心健康、清爽。

如果你的房间总是凌乱不堪

朋友提议周末到你家中聚会,但是你想起家里的凌乱程度就像台风扫过一样,只好满怀歉意地婉拒。不只是家里,堆积如山的办公桌,也让你临时想找资料时,遍寻不着。虽然你定了打扫计划,却很容易半途而废;抑或没过多久房间又变回原状。

急性子又喜欢变化的人,往往很难对枯燥乏味的任务持之以恒;即使有时间,也会挪去做其他更有趣的事,而不是打扫。其实,你可以用全新思维、创意方法解决问题。

不妨丢掉你的家务待办清单,开始玩起大地游戏:先解决一件需要移动脚步的杂事,例如把折好的衣服放入衣柜,让它像闯关指引,领你到衣柜前开始整理;接着,拿起要归位的东西移动到书房,开始整理书桌……

除此之外,也可以和好友相约帮忙。像是本月到a友家整理储藏室、下月去b友家大扫除,既能增加人手协助费力工作,又能借机分享生活。

如果你总觉得存不了钱

还不到月底,你的荷包就快见底,你非常疑惑钱的流向,决定每天用手机记账,几个月下来,确实达到控制消费的效果,但是手头宽裕之后,有些钱你就懒得再记录,再过几个月,你又成了月光族……

常常抱怨存不了钱,其实是因为人们对于不希望发生的事,往往过度乐观,觉得之后一定有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心态不只会反映在储蓄上,也是做事习惯拖拉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通过具体的信息,让自己“掌握现状”,才能“预见未来”,下一次,能够有意识地做当下该做的选择。

如果总是记不了帐,可以改成撰写“失败纪录”,回顾自己曾经因为钱不够,吃过哪些亏;或者,把所有买过的东西摆在眼前一一检视:“如果是现在的我,还会想要买吗?”“哪些是现在看起来根本没有必要的。”

经常练习,让自己习惯“面对现实”。

他山之石

崔西:成功只有自我要求,没有借口

开始一天工作之前,对自己说:“我一定办得到!”先做好心理建设,不达目的绝对不放手。

——崔西

曾在近千家企业担任顾问、畅销书作家博恩·崔西,在《征服自己》一书中指出,一般人经常为自己的处境找借口,像是运气不好、大环境很差、老板难相处等。他列举出每天都能做的7种自我实现练习,针对爱找借口、拖延、懒散等弱点突破极限、寻求迈向自律之道。

1.画下理想人生的蓝图

想要迈向成功,必须先为成功下定义。只要心中有了准则,无论遇到什么情形,都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崔西建议,不妨自问以下问题:“我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我如何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什么样的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哪些方式可以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至今尚未实现理想的原因是?学习哪一项技能有助于自我实现?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得到快乐?”如此一来,才能校准自己的努力是否符合目标。

2.培养成功者的品格

崔西认为,想拥有自律的人格特质,可以写下自己最景仰的人物,描述他们最值得钦佩的人格特质,然后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这位人物最重要并且值得学习的美德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之下你最有自信?什么状况下你的感觉最良好?如果你在各方面都很杰出,还可以改变什么?你期望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观感?要怎么做才能建立这样的形象?你在哪些方面需要表现得更为真诚?”将有助于人们培养成功者的品格。

3.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