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天下湘军第六卷大江东去》(8)
第八回木匠学诗湘绮楼闿运传授帝王学齐白石拜师结束,湘绮楼又恢复了宁静。每天,这里书声琅琅,弦歌不断。
王闿运有一妻一妾,周柳燕写诗说他“锦水鸳鸯不独飞,春来江上霞如绮”。自从莫六云去世,他也没有再娶。莫六云一口气给他生了六个女儿,最小女儿王真,是在成都尊经书院所生。回到湘绮楼后,他对小女儿特别宠爱。
王闿运在湘绮楼埋头教书,一群儿女跟着他读书识字,生活虽然清苦,却有天伦之乐。
王闿运很喜欢跟儿女们在一起,教子读书的同时,他也深深地体会到与孩子们交流的快乐。事实上,这种钟爱不但惠及儿女,也惠及门下弟子。
王闿运经常说:“我一向偏爱女儿,有时候书也不想教了,只是想跟女儿们一起。”
幺女王真,从小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王闿运溺爱她,教她学唐诗。唐诗有“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话,王真老是记不住,她将唐诗改为“乡音无改把猫摔”,惹得众弟子哄堂大笑,王闿运却一点儿都不在意。
王闿运读李白的诗《山中与友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此时王真会跑去拿来两个小茶杯,跟王闿运对酌。
当王闿运读到第三句“我醉欲眠卿且去”,王真会躺在地上假装喝醉了。当王闿运读到第四句“明朝有意抱琴来”,王真会跑进屋里将莫六云的琴抱过来,场面让人暖心。
这天,王闿运给弟子们讲唐诗,齐白石跟着一旁听课。王闿运问道:“白石,你知道唐诗吗?”
齐白石眨巴眨巴眼睛,回答道:“以前听私塾先生说过。”
王闿运又问:“你知道唐代古体诗的分类吗?”
齐白石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弟子就不清楚了。”
王闿运借机展开话题说:“唐代的古体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乐府、律诗、绝句都有。古体诗又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唐代的诗歌派别众多,诗风各不相同,有韩孟派、边塞派、山水田园派等,诗的风格出现高古、雄浑、自然豪放、飘逸旷达等。唐代两百多年,诗坛上出现的著名诗人有韩愈、孟郊、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还有陈子昂、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杜牧、张九龄、王昌龄、王勃、骆宾王、杜审言、宋之向、刘长卿等。此外,还升起了两颗双子星,其光芒璀璨四射,魅力千年,影响至今,他们便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蘅塘退士认为李太白的诗纵横变化,凌云百代,所谓天授,非人可及。杜子美的诗学问博大,力充气盛,无所不包,其感时陈事,语长心重,世称‘诗史’。唐诗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意境高远,题材广泛,涉及面广,其审美之高达到了唐以后历代诗人都难以逾越的程度。”
齐白石听完王闿运一番讲解,对诗和诗人的认识清楚多了,听先生讲蘅塘退士评论李白和杜甫是如此精练准确,说出了大家想说的心里话,却不知这位蘅塘退士究竟是何许人也,便忍不住问道:“先生,您能讲一下这位蘅塘退士吗?”
王闿运见齐白石发问,知道他虚心好学,往下说道:“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乾隆朝著名诗人。他辑选的《唐诗三百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较大,概括了李杜诗风,其他诗人如韩孟、高岑等,孙洙也有评论。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以言志,诗以怡情,唐诗是唐代的历史缩影。”
王闿运发幽探微,对唐代主要诗人的诗风略加点评,意蕴深远,让人听之回味无穷。齐白石从来没有这么系统地听别人评论唐诗,对先生的点评佩服得不得了。回头再看自己的诗,真是粗俗不堪。再读先生的《圆明园组诗》,细细品味,真是一首了不起的长篇叙事诗。其叙事曲折婉转,首尾呼应,人物鲜明,韵律流畅,语言优美,单凭这首诗,可以奠定先生在当今诗坛的地位。
湘绮楼藏书甚富,写诗方面的书就有数百本之多,《诗经补注》《汉赋》《唐诗》,宋元明名人诗作及今人诗作很多,齐白石在湘绮楼终日饱读。半年以后,他的诗小有成就。
这天,齐白石又去找王闿运,王闿运正在书房写《诗经补笺》。齐白石进来后说道:“先生,弟子已读半年的书了,半年前听先生点评唐诗,现在有了一点体会。”
王闿运放下手中的书道:“说来听听。”
“弟子是个做木匠出身的,以前喜欢画画和雕刻,诗书画印,诗排在第一,印排在最后,是不是?”
“是这样的,但是书画同源,诗画相通,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晋代以前文人一般不画画,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才开始作画,宋、元成为鼎盛,苏轼能诗能画,元代赵孟頫也是能画能诗,明、清两朝名家辈出,唐伯虎就精于诗画。”
“我从学画画时起,就喜欢花花草草,画鸟虫鱼,对山水田园风光比较感兴趣。唐朝诗人多,诗的风格和流派也很多,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我比较感兴趣,将来写诗就以他们为榜样,以山水田园诗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可好?”
“好得很,白石有悟性,王、孟、韦、柳四位诗人的代表作,我各选几首,与你一起赏析。”
“谢先生!”
王闿运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娓娓道来——
王维,字摩诘,山西运城人。开元九年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他的五言古诗《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描写了渭川一带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春末夏初之际,太阳西下照在村庄上,牛羊都回到巷子的深处,老人十分惦念远出放牧的牧童,靠在拐杖上向远处张望,野鸡在刚扬花的麦田中鸣叫,春蚕在稀疏的桑叶中间睡眠,在田野中间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回来了,大家碰面相见,说话是细语依依,现在我很向往这种闲情逸致,怅然若失地念着《式微》这篇文章。这种农村生活无拘无束,诗人将情感完全融入了山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与王维齐名。他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孟浩然的一首田园诗,有魏晋神韵,陶潜的风骨,诗中写的是一幅农家场景和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多年的好友置办好了丰富的饭菜,邀请我来到他在农村的家中,一片绿色的树林将村落刚好包围,青青的山峦在城外起伏,打开窗户可以面对谷场和菜园,手捧美酒闲谈农家采桑种麻等往事,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这一天,还要请您前来观赏我这里的菊花。
他的五言绝句《春晓》中写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个人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之朗朗上口,使人拍案叫绝。
韦应物,字义博,陕西西安人,出身关西望族,他的七言律诗《寄李儋元锡》写道——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诗的开头两句看似不枝不蔓,实则妙语天成。去年在花丛之中你正好离去,今年花开的时候我们分别正好一年了。世事两茫茫,个人命运真是难以预料,这种黯然的春天,愁绪使我难以单独入眠,身体不好多有疾病缠身,我非常想归隐田园,我管辖的地方有流亡的老百姓,使我愧对朝廷的俸禄,听说你要来与我相见,询问信息,我到西楼眺望明月盈亏都好几回了。
这首诗写得恰到好处,有一流的意境、高超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五言绝句《秋夜寄邱员外》写道: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