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天下湘军第六卷大江东去》(7)
第七回夏寿田浏阳遇友云湖桥齐璜拜师王闿运见《湘军志》在江西发行这么多,非常感动,他也不把话说死,缓缓说道:“我先到江西大学堂去看看再定。”
夏巡抚眼睛高兴得眯成一条缝,拍手叫道:“好,明日我陪先生一起去视学。”王闿运点头答应。
夏时安排王闿运师徒住在江西巡抚衙门,晚宴由江西学政左秀、南昌知府宋人杰、江西大学堂学监杨应春等一批人作陪。
宴会开始前,夏时带着儿子夏寿田前来拜见王闿运。夏寿田是一个十几岁的翩翩少年,正在准备童子试。王闿运初见夏寿田,觉得这个孩子跟自己有缘,待看完夏寿田的文章,果然文采非凡,而且书法极佳,内心称赞不已。心想若能将此子收为门徒,假以时日,慢慢雕琢,必成大器。
王闿运压住心中欢喜,说道:“夏公子文章写得不错,是可造之材。”
夏时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那就请先生收他为入室弟子,跟随先生读书。”
王闿运等的就是这句话,说道:“好,我会将我平生所学一一相传。”
夏时连忙拉着儿子吩咐道:“还不过来跪拜老师?”
夏寿田按照父亲嘱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弟子夏寿田拜见先生。”
王闿运将夏寿田扶了起来,说道:“免礼!以后你就跟着我读书,称我为王先生便是。”
夏寿田站起来道:“是,王先生。”
夏时哈哈大笑,说道:“我儿得一良师矣。”他从怀中掏出一张千两银票送给王闿运,“仓促之间没有准备,这一千两银票请先生收下,权当夏寿田的拜师之礼,拜师仪式日后补上。”
王闿运也不推辞,收下银票道:“仪式就免了,我将他入室记名便是。”王闿运又考了夏寿田一些诗词歌赋等,夏寿田都是对答如流。王闿运满心欢喜,与夏氏父子一直谈到深夜才散。
次日早晨,夏巡抚来请王闿运一起用早餐。
江西的早餐与湖南不同,湖南早餐一般吃米粉,江西则是吃包子、喝瓦罐汤,好在王闿运从不挑食。
吃过早餐,几顶官轿已等在巡抚衙门口。夏时和王闿运上了轿子,其他人骑马,朝象山南路口东书院街奔去。
江西大学堂坐落在豫章书院里面,已经开始筹建。豫章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著名官学机构,豫章书院仿照尊经书院办学章程,在江西各地招了一百多个秀才,分为四个班。
王闿运进入书院巡视一番,见书院秩序良好,房舍井然,老师在认真备课,学生在用功读书,仿佛又回到尊经书院。
学监杨应春将王闿运迎到总教习办公室,给各位献茶。
总教习办公室也是仿尊经书院格局布置的,王闿运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夏时招呼大家坐下来,杨学监将学堂的有关情况向王闿运做了汇报,王闿运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夏时觑了王闿运一眼,见他和颜悦色,知道聘请他担任总教习已有几分把握,试探着问道:“先生看了学堂,担任总教习一事,您以为如何?”
王闿运漫不经心地言道:“甚好,不知我身体是否吃得消,如果坚持得住,以三年为期。如果坚持不住,一年半载以后,我即辞去。”
夏时连忙答应道:“就按先生的意思办,只要先生愿意担任总教习一职,去留随意。这报酬参照成都尊经书院,至少不会低于尊经书院。”
王闿运心中一动,随口说道:“我这几个弟子皆可任老师一职,夏巡抚要一起聘进来。”
夏时满口答应,说道:“学堂的老师由总教习选聘,要招聘谁都由先生选定,报巡抚衙门备案就是了。学堂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官费,所有费用都由江西巡抚衙门负责支付。”
事情至此,王闿运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了。
夏时开心地说道:“既然先生接受了总教习一职,过几天挑一个好日子,在大学堂举行一个就职仪式,请先生入职。”
王闿运点点头说道:“甚好。”
夏时扭过头去对杨应春说:“请学堂全体老师到学堂大厅集合,本巡抚和总教习与大家先见个面。”杨应春听到巡抚吩咐,赶紧准备去了。
这月初八是一个好日子,王闿运在江西大学堂宣布就任总教习,江西巡抚夏时、学政左联秀等大小官员都来参加。
江西自古文风盛行,文坛名家不可胜数,只是这个新式学堂与传统书院毕竟不同,王闿运按照尊经书院模式将江西大学堂的课程做了适当调整,让杨庄充当自己的助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寄禅、曾招吉教学生诗文,他自己则在试帖、策论等主要课程上进行指导。
曾招吉对这个新式学堂非常感兴趣,学堂开设了算学、工学,算学主要是推算,工学主要是学仿制。学堂聘请江南机械局和福州马尾船厂的工程师来上课,只要是学手工课程,曾招吉就由老师变成学生,和其他秀才一起上课。如果有手工课,曾招吉便缠着工程师问这问那。几个月时间,曾招吉的住处摆满了各种工程制造工具,诸如木工用的手锯、钳子、墨斗、角尺等工具一应俱全。
这些日子,杨庄十分开心,离开湘潭到南昌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沿途的山山水水,都让她充满了好奇,原来湘潭外面的世界有这么大。南昌比湘潭大多了,还有金陵、杭州、福州、武昌、京师等地,中国到底有多大啊?杨庄带着这些问题,也不好意思问别人,毕竟是个女孩子,连个秀才都不是,还不是沾了老师的光,教这些秀才们作诗。说实在话,刚上讲台时,她还有些不习惯,怀中像藏了一只小兔子,但是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进入了角色,也不那么害怕了。那些年轻的秀才都喜欢听杨庄讲诗,一大半学生都认为她讲得好,只有个别的秀才在上课时光盯着她的脸蛋和胸脯,看得她很不好意思。
夏寿田天天待在江西大学堂听课,平常的课程都由王闿运来讲授。夏寿田非常聪明,记忆力超乎常人,从不偷懒,文章试帖做得很好。在王闿运的指点下,夏寿田的诗文功夫进步神速,一日千里,连江西大学堂的秀才们都自叹弗如。夏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暗自庆幸儿子遇上一个好老师。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有杨庄、寄禅、曾招吉在一起,王闿运也没感觉到寂寞。杨庄心细,王闿运的日常起居均由她负责看护。看着杨庄每日在面前穿梭忙碌,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王代懿。
却说王代懿从小多病,前些年带他去四川和丁体晋一起读书,这个孩子天性贪玩,也不是读书的材料,回家后参加了秀才考试,却未入选。知子莫若父,凭王代懿的资质,最多也就中个秀才,因此这次到南昌王闿运就没有带他,让他在云湖桥七里铺继续温习功课,同时带领一群蒙童在湘绮楼读《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保证湘绮楼书声不绝。王代懿乐此不疲,每天跟一群蒙童在一起玩耍。王代懿的几个妹妹都不跟他一起读书,经常奚落他。王代懿也不以为意,有他老爹这棵大树,他的日子自然好过。
王闿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本想在湘潭时就托人去杨家提亲,将杨庄说给王代懿做媳妇,但是夏巡抚催得急,就带着几个弟子急急忙忙来到南昌。让杨庄开阔一下眼界,历练一下也好,湖南的媳妇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将来王家还要靠杨庄来撑台面。王代懿能照顾自己,不给家人惹是生非就不错了。
这天学堂放假,夏寿田也回家去了。学堂里面只剩下王闿运师徒四人,王闿运吩咐曾招吉和寄禅去买了一些酒菜,杨庄下厨房去做饭,半个时辰以后,珍珠肉丸、炒双冬、如意冬笋、鲍汁花菇、凤凰扣笋针、白汁玉翅、藜蒿炒腊肉、豆参炖鲶鱼、香酥刀鱼、香煎白鱼先后上桌。
王闿运将心中的这桩心思与曾招吉、寄禅说了,请他们两个帮忙做工作,两人自然答应。待酒菜上桌以后,师徒四人各选一方坐定,杨庄给老师、两个师兄倒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杨庄在倒酒的时候寄禅拿眼光故意看她,还在她胸脯盯来盯去。曾招吉用手拍了一下寄禅的光头道:“你一个出家和尚,成天盯着师妹看来看去,肯定不怀好意。”
寄禅回敬说:“你敲什么敲,我这个光脑壳又不是给你敲的。看师妹怎么啦?老师又没规定我不能看师妹!”
曾招吉恼火了,揶揄道:“你分明就是一个色和尚。”
寄禅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分辩道:“师妹长得漂亮,只许别人看,我看了一眼怎么成了色和尚啦?”
曾招吉跳起来,狠狠地在大腿上拍了一下,双手抓住寄禅的肩腰,大声质问道:“还不承认,我看你做梦都在想娶媳妇?”
一说到娶媳妇,杨庄不禁脸色一红。这些日子越来越多的眼光朝她身上扫来扫去,看得她怪不好意思的。在这个男人成堆的地方出现了一位美少女,人家不看才怪呢。
杨庄稍微走神,被曾招吉看到了,故意打趣问:“小师妹,我给你找一个婆家好不?”
寄禅马上接着回答,说:“该不是你看上小师妹了吧?”
曾招吉急了,嘟囔道:“我哪有福分娶小师妹,我只想有一天可以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上自由飞翔。”
话说到这个分上,王闿运得表态了,说道:“大家都不用争论了,今天放假,大家一起喝了这杯酒,以后不准拿杨庄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