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13)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三十四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13)

第十三回天地会出师五岭红巾军败走桂阳话说甘先、何六、周春到粤北联合陈金刚、陈义和、翟火姑、葛耀明、陈娘康、郑游春、吴忠恕等一起三次围攻韶关不克,率军来到仁化梨市,在浈江拐弯处停了下来,吩咐部下今晚驻扎梨市。亲兵得令,遍谕三军。

仁化在五岭以南,与湖南接壤。晚春季节,乍暖还寒,天已放晴,一行人走在云雾缥缈的万山丛中。

甘先举目四顾,到处是青翠欲滴的绿色,与朱砂山崖相互辉映,群山莽莽连入天,峭壁断崖惊人心,水无语,山无声,只有虫鸣和鸟叫,非常幽静。

在锦江旁边的一只红船上,甘先点了清茶一杯,锦江臭鱼、石斛炖鸡、冷水猪肚、麻婆豆腐,时蔬瓜果数样。

店小二说:“无鸡不成宴,客家人用老母鸡炖人参、枸杞子,老母鸡骨质粗壮,汤汁鲜美,有滋补养身、增强体力的功效,人参补元气,枸杞子养肝胆,这碗汤十分滋补。”

甘先说了一声“好”,让店小二打了一壶石塘堆花米酒。何六、周春招呼甘先一起坐下,商量下一步如何打算。

太平军西征武昌的时候,南路进攻江西武宁,石达开派出一部分太平军秘密沿湘、赣山路出发,潜至粤、桂,与大成国、升平天国的人马取得联系。石达开向赣西、赣南发动进攻,升平军到湘南宜章、粤北乐昌接应,三军会师赣西。

红巾军的处境并不好,秋天到了,大家都是单衣单裤,粮食没有着落,弓箭弹药和被服都得不到补充。在仁化董塘,甘先再次收到石达开的来信,他召集何六、周春等主要将领前来开会。

甘先展开石达开的来信,信中说浔州一别,匆匆数载。天地会与太平军目标一致,红巾军远走粤北山区,发动会众,在仁化再举义旗,粤北瞩目,湘、粤震动,起义烈火已成燎原之势。既然南下广州受阻,不如挥师北上,会师湘、赣,然后中原逐鹿,前途不可限量。今欲与兄共商良策,特派张自芳来粤,希望天地会将士来投,在天王旗帜下与清妖血战到底,我在湘、赣边境,恭候仁兄大驾光临。

面对十万两银票,红巾军无法拒绝,陈金刚与张自芳达成三条协议:

一是天地会与太平天国主张不同,去留随意;

二是红巾军自成一军,称“花旗军”,只接受翼王节制;

三是按两万人马的编制发放粮饷。

张自芳完全同意。

甘先的话不多,却亲切感人,问:“大家是否愿意去湘、赣边境与翼王会师?”

何六、周春等一齐回答说:“愿听调遣!”

甘先看了看众将士,鼓着腮帮子大声说:“兄弟们,我军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只有与太平军联合起来,大家加紧备战,不要被清妖蒙骗,抱定牺牲的决心。”

何六振臂高呼:“我与清妖势不两立,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周春对甘先的话心领神会,跟着大声说:“将士荣辱,在此一战。大军要服从命令,向北进军,到湖南以后,凡是骆秉章在湖南的苛捐杂税一律免除。”

起义军离开董塘,在仁化、曲江一带攻村夺寨,打击清军,势力大壮,一举攻克仁化县城,处死了仁化知县归敏中和一批土豪劣绅,然后出榜安民。接着起义军攻占南雄、乐昌、坪石,准备攻打湖南宜章,前锋进至宜章蟒山洞。

咸丰五年七月,甘先、何六在仁化誓师北伐,率花旗军进攻湖南,骆秉章命令王錱前往坪石迎敌。

甘先、何六立马阵前,横槊持刀,威风凛凛,声如洪钟:“前方将士听着,朝廷无道,太平天国花旗军北伐,降者免死。”

王錱也不示弱,说:“洪秀全只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骆大人是两榜进士,秀才与进士比,高下立分。你们到了湖南,不如投降了骆大人,骆大人看在老乡的分上,一个个量才录用。”

何六闻言大怒,问:“谁可擒此人?”

手下大将黄兴霸举一把偃月斧杀上前来,营官王开琳挺枪接住厮杀。双方战了三十个回合,王开琳抵挡不住退回本阵。王开化不服,持枪敌住黄兴霸。甘先知道机不可失,挥军掩杀,花旗军潮水般涌来,湘军抵挡不住,败退十里才稳住阵脚。

甘先、何六领三万人马走到宜章,骆元泰率一千人马前来迎战,花旗军马军如潮,步兵如浪。一通鼓响,花旗军阵中冲出一将,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乃是吕萃晋。只见他手持钩镰枪,直取骆元泰。两马相交,双方斗了三十个回合,何六挥军大进,骆元泰支持不住,退回宜章,死守不战。

湘军高挂免战牌,不过这一点难不倒花旗军。宜章南门外,花旗军将四门滑膛炮一字排开,集中火力对准城门楼一顿炮轰,硝烟起处,城楼倒塌。花旗军蜂拥而入,骆元泰在亲兵的掩护下打开北门逃走,花旗军一战定宜章,打开了进入湖南的通道。

王葆生从连州前往宜章迎敌,山高路远,一路急行,赶到宜章已是人困马乏。甘先、何六抓住时机,向王葆生部发动攻击。王葆生不敌,队伍大乱。花旗军乘势进攻,王葆生溃不成军,收拾残兵败将退走郴州。

甘先、何六在宜章休整三日,传檄四方,不少百姓来投。

周春建议,陈金刚可以袭取桂阳。

桂阳守将赵君玉坚守不出,又令各县乡百姓将粮食隐藏起来,如有资敌,严惩不贷。花旗军人马一到,老百姓都藏到东华山,陈金刚有力使不上,双方相持一个月,粮尽而退。

王葆生见陈金刚已退回粤北,率军尾随,准备绕过临武直取连州。连州的花旗军还在临武,这里只有一些老弱病残,想不到湘军远道来袭,抵挡一阵,连州很快被王葆生攻破。

陈金刚老巢被端,退路堵死,往江永方向退去,又请朱洪英出兵富川,到江永接应。朱洪英尽起本部人马出灌阳,扬言攻打永州,大张旗鼓向东安进发,自己却率一支偏师出富川,到江永接应陈金刚。

湘桂边境警报又起,永州知府黄文琛怕永州有失,急向王錱求救。王錱已看破朱洪英的计谋,率老湘营到江永伏击。

却说陈金刚退到江永,探马来报说朱洪英已出兵富川,不日即到江永。陈金刚吩咐将士悄悄经过江永,部将何子林说:“我军兵临江永,不战谓之胆怯,虽然丢了连州,何不顺取江永,重振士气?如果给我一千人马,我去拿下江永,否则提头来见。”陈金刚见何子林说得慷慨激昂,便给他一千人马去取江永。

江永守将高顺见花旗军人马不多也敢来攻城,高挂免战牌,任凭何子林城外叫骂,只是不理。

朱洪英率军走到栗子山,探马来报,说陈金刚已至江永。正要进兵,忽然山上一声炮响,无数火箭朝自己飞来。朱洪英大惊,传令道:“此去江永只有二十里,大家不如一起直趋江永,与花旗军会师,再作道理。”诸将一听,人心大振,冒着火箭往前冲,很快杀开一个缺口,王錱也不追赶。

何子林见天色已晚,收兵回城。忽听一声炮响,城门大开,高顺率兵杀出,何子林没有料到湘军会有这一招,来不及成阵,瞬间被围住。陈金刚听到炮响,上冈来看,见何子林被围,情况十分危急,遂提刀上马,引数百精兵杀出,直取高顺。高顺抵挡不住,退回城内,陈金刚掩杀一阵,斩敌数百,得胜而归。

何子林兵败,陈金刚非常生气,要斩何子林,众将求情,陈金刚方才饶过,亲兵来报,说朱洪英已到大营门口。

陈金刚大喜,出营迎接,见朱洪英衣甲不整,忙问其故。朱洪英说半路上中了湘军埋伏。陈金刚将朱洪英迎入大帐,拿出盘王贡酒为他接风。

席间,朱洪英总结经验教训说:“王錱用兵诡诈,以后要小心提防,此地不宜久留,不如一起先撤回富川,再作打算。”陈金刚认为有理。当天晚上,花旗军尽弃营寨,趁着黑夜退走。

次日下午,朱洪英、陈金刚回到富川,只见城门紧闭,没有一人出来迎接。正在疑惑,只见城门楼上站起一人,穿的是湘军号衣,手执金锏,正是王錱。他指着朱洪英,喝道:“富川已被湘军拿下,反贼还不下马受降?”

朱洪英大怒,传令攻城。城外一声炮响,一支人马杀来。为首大将手持长枪,白衣白甲,正是王开化。朱洪英大惊,与陈金刚一起绕城别走,逃往灌阳。

桂阳守将赵君玉在城中与众将议事,探马来报,说花旗军犯桂阳,骆元泰已在宜章败了一阵,不敢出战。

赵君玉在绿营中是能征善战之将,说:“贼军可恶,兴兵犯境,欺我湖南无人耶?”他与知州何彬商议,由他率军出战,何彬守城。约王葆生、骆元泰两路夹击,共破花旗军。

花旗军在宜章胜了一阵,并不将湘军放在心上。桂阳城外,吕萃晋策马舞枪自报家门以后,不断叫骂:“城中守将听着,你们借我军十万担粮食,我马上退兵,否则攻下桂阳,鸡犬不留。”

何知州吓得不敢作声,赵君玉骂道:“大胆贼人,犯我湘境,我将你抓住,碎尸万段。”

正要领兵出战,部将蓝宝春自告奋勇说:“末将愿领兵出城,取吕萃晋首级来献!”赵君玉点头同意,命他为先锋,自己在后面策应。

一声炮响,蓝宝春领兵出城,在南门外摆开阵势。刘观秀持枪来战,未及三合,被蓝宝春一刀砍于马下。花旗军阵脚大乱,赵君玉见有机可乘,率军攻杀。蓝宝春左冲右突,跃马舞刀,如入无人之境。

吕萃晋见副将被斩,队伍又乱,制止不住,下令撤回。蓝保春放马追赶,不想吕萃晋颇有心计,见敌将追来,把枪横在马上,拈弓搭箭,回身一箭,将蓝宝春射于马下。之后吕萃晋一口气逃了二十里,人困马乏,清点士卒人数,已去一半,正准备埋锅造饭,一声炮响,王葆生领兵杀来,吕萃晋来不及穿上衣甲,便上马拒敌。此时背后鼓响,赵君玉又率军来追,两军夹击。吕萃晋抵挡一阵就往宜章方向逃跑,遇上何六前来接应,才不至于全军覆没。何六见湘军势大,不敢前往宜章,直接退到湘粤交界的坪石。赵君玉乘胜追击,在坪石南遇伏,周春、翟火姑、林大年、陈松年四面围攻,赵君玉中箭身亡,余部溃回湖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