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14)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三十五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14)

第十四回韦昌辉开科取士董海川单挑拳王咸丰二年春,朝廷为了对付太平天国,举行了咸丰朝首次武进士科,取一甲武进士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武进士七名,赐进士出身;三甲武进士四十四名,赐同进士出身;前十名武进士由咸丰亲自确定。该科武进士考试,山东巨野人田在田中了武状元,河北沙河人张虎臣、河北永年人赵玉润分别放了武榜眼,点了武探花;黄国辅、玉山等进入前十名。次年,咸丰又进行了一次恩科考试。天津人温长涌,山西河曲人王虎臣,河北正定人许梦魁中了前三名;蔡若珍、松栋等被录取为武进士。

武举制度创于唐代,盛于明清,民间对武举趋之若鹜。武举为朝廷提供了不少人才,也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唐朝考武举,主要有体能和战术,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考试种类,以及跷关、负重、身材等相关体能,郭子仪是武举出身,他的功名事业却是靠实战打出来的。

明朝武举要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关键要看军功。戚继光就是凭军功才有建树,所以行伍为正途,武举为杂途。武举要建立功名必须从军,熊廷弼是武举乡试湖广省的解元,却不被人看得起,于是又参加了万历丁酉科湖广乡试,中了文科解元。他在家中大堂上书一副对联:“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成了真正的文武全才。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武进士科,顺治亲试“弓马、策问、才技”,取武进士二十三名。武状元于国柱授副将,武职从二品,相当于内阁学士、巡抚、布政使等文官;武榜眼单登龙授参将,正三品,相当于通政使、大理寺卿、顺天府尹等文官;武探花范明道授游击,从三品,相当于光禄寺卿、都转盐运司盐运使等文官。二甲进士都授予守备官职,相当于通政司参议、同知、直隶州知州等文官。自康熙朝开始,武进士科所有武进士授官有些变化,武状元授正三品官,武榜眼、武探花授正四品官,二甲武进士授正五品官,三甲武进士授正六品官,以后成为朝廷体制。后来武举考生多不能文,嘉庆时,武举文化课考试,只要能默写《武经》一百字,不出差错就算合格。

咸丰三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开科取士,设立女进士科,考官是洪宣娇、张婉如、王自珍。金陵人傅善祥被点为女状元、钟秀英中榜眼、林丽花为探花,洪秀全宣布东、南、西、北、翼王可以各自举行进士科考试。

北王韦昌辉大喜,决定利用太平军西征的机会举行北试。他决定仿照北宋朝廷在山东泰安设擂台的办法,以北王名义开武进士科,网罗天下英雄,专门对付绿营和湘军。

咸丰五年秋,太平军西征到达南昌,韦昌辉负责长江南岸作战。他从南昌起兵,准备出兵江西武宁、兴国,西攻武昌。

兴国州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韦昌辉正在南昌调兵遣将,部将张子朋前来献计说:“兴国以南是崇山峻岭,自古以来英雄好汉极多。北王何不在兴国州设擂,聘请南拳王常万春、白云歌夫妇为正、副擂主。擂台之上,真心投奔天国的好汉一一收编,录取为武进士,效忠清妖的全部在擂台上打死,岂不痛快?”

韦昌辉连称妙计,遂命张子朋前去安排。又任命常万春为擂主,白云歌为副擂主。

其实张子朋对白云歌的美貌早已垂涎三尺,又将常、白夫妇调到北王麾下。两夫妇不知其中玄机,反而感谢备至,结拜为干哥干妹。张子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常万春早死,他好霸占白云歌。

韦昌辉在江西兴国州举行为期一百天的武进士考试,石达开不解地问:“北王为什么选择兴国?”

韦昌辉嘟囔道:“狗娘养的秦定三是道光九年的武榜眼,家住在兴国龙港,是向荣手下的一条恶狗。他在桂林绿营做过游击、中军参将,镇压过天地会李沅发起义,擒获湖南天地会首领洪大全。乌兰泰死后,秦定三代领其军,充当向荣的急先锋,在广西桂林、湖南道州、郴州、武昌、江西九江、天京处处与天国为敌,哪里有战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此人如今在江南大营效力,不把秦定三的家乡搞成练兵场,我对不起李沅发、洪大全。”

石达开闻言只好点头同意,说:“北王不要祸害兴国百姓,要注意收买人心。”韦昌辉连声说“好”。

清代的武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各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不设擂台,没有拳脚争斗,主要考力气、弓马和刀技。韦昌辉认为规矩太多,非常麻烦,他规定:

一、凡是太平军将士,各地武秀才可以直接参加武进士考试,分为一、二、三甲三等,合格者授予相应官职。状元任将军,榜眼任总制,探花任监军;二甲进士为军帅;三甲进士为师帅。

二、考试分四场:第一场是马上射箭,八十斤的弓,目标距离三十步,三次九箭,中三箭为合格;第二场是平地射箭,一百斤的弓,目标距离六十步发射,共发九箭,中三箭为合格;第三场是舞刀,六十斤的刀在前后胸舞出花样;第四场是举石锁,二百斤的石锁提至胸腹,然后将巨石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作“献印”。

三、不考策论,设擂台比武,胜者继续。

四、免费提供食宿、医药,擂台胜一场奖银一百两,擂台上被打死的,给一千两银子作为丧葬费用。

江南春早,这些天兴国城内热闹起来,江南各省武林高手云集。

却说胡林翼看到了太平军西征的布告,将秦定三从江南大营调到军前效力,又请阎敬铭、普承尧等人前来商量。他们来到巡抚衙门议事厅,胡林翼早已坐在那里等候。

阎敬铭坐在胡林翼下首,一坐下就说:“韦昌辉请了不少南派高手云集兴国,只有到京师寻求北派高手前来打擂,才能从擂台上打败长毛,扫平鄂、赣通道。”

胡林翼认为阎敬铭所言极是,可以请龙汝霖在京师物色人选。众人都不吭声,静悄悄的一片。胡林翼又问:“大家是否还有其他想法?”

普承尧站起来说:“全凭润帅作主,我等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肃王府典仪官金凯亭精通六合拳,平时负责王府保卫工作。龙汝霖在肃幕当师爷,自然跟金凯亭熟悉。龙汝霖将此事禀告肃顺,肃顺命金凯亭率梁振圃、程廷华、尹寿彭一起南下。到达武昌后,胡林翼在湖北巡抚衙门宴请京师高手,然后让他们乔装打扮一番,派张裕钊、普承尧等走水路,一路护送到兴国。

金凯亭、程廷华、梁振圃上台打擂,都被打成重伤,尹寿彭还被打死。消息传到京师,肃顺大惊,想不到太平军中有如此高手。此事也惊动一人,那就是王府护卫董海川。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河北廊坊人。他名义上是金凯亭的手下,实则是金凯亭的老师,这事说起来离奇。

董海川生于嘉庆十八年,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九岁的董海川开始云游四方,他到过山东、河南、安徽、湖广。一日,他走到江西、湖北交界的云盘山,只见该山方圆数十里,主峰直插云天,林木青秀,飞流激湍,环境优美。

董海川遂进山游玩,因贪看云盘山风景,也不知走了多久,后来迷路了。此时山雾弥漫,一丈范围内看不清景物。董海川十分惊慌,也搞不清东南西北,四处乱走。路上,他偶遇两位童子,被引到悬崖绝壁的一处石洞拜见祖师。原来此洞叫“云霞洞”,祖师自称“云盘道人”,鹤发童颜,飘飘然有神仙之貌,年轻时去过京师、直隶。他得知董海川的来意后笑说:“吾有青山厚重不远,吾有白云不落人间,吾有海川流落凡尘。”

董海川不解其意,云盘道人说:“我已测定你心事,知道你远游江南,志在拜师访友学习武艺。你我今生有缘,贫道有一套掌法传授于你,你潜心演练,仔细参悟,必能无敌于天下。”董海川大喜,遂拜云盘道人为师,又见过青山、白云两位童子,董海川称之为大师兄、二师兄。

云盘山八年,董海川将云盘道人的掌法、拳法、变法、折法练得滚瓜烂熟,又根据伏羲八卦,创造出八卦掌,与青山、白云反复演练,学业精进。此时,英国人已打到广东、福建,两江、湖广震动,京师出现骚乱,四海不靖。一日,云盘道长将董海川叫到跟前说:“我们师徒缘分已尽,你先回家去,将来有机会进京,可以开山立派,将这套功夫发扬光大。”

董海川辞别师傅、师兄,经江西丰城镇,出鄱阳湖,过长江、经河南北上直隶,一个多月后才返回文安。不久,他又离开家乡到达京师,在崇文门外永顺旅店落脚。后来听说肃顺在招聘天下英才,便去应聘,被金凯亭看上,聘为肃王府护卫。

董海川进入肃王府,知道府内高手如林,一直藏而不露。金凯亭多次跟踪董海川,都是走到半路就跟丢了。金凯亭以后处处留心,终于发现踪迹,见董海川在通惠河边演练八卦掌。这套掌法金凯亭从来没见过,跪求董海川收为门徒。董海川点头同意,告诉说:“我年轻时在江南游历,得到方家指示,结合武术技击整理而成,是一种以形步走转,与掌法变换相结合,强调内劲发力的武功,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中的八卦图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其后,王府侍卫尹寿彭、梁振圃、程廷华相继拜董海川为师。

董海川受肃顺派遣,与杨露禅、杨班侯、郭云深、刘士俊、周大惠一起南下武昌,田在田、赵玉润、玉山等带刀护卫也一起到武昌胡林翼处报到。

田在田,字象乾,咸丰朝开科武状元。咸丰钦定为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此时他正在家乡巨野田庄率领一支团练与太平军作战,受钦差大臣胜保节制,接到任务后迅速南下打擂。

却说韦昌辉住进秦定三的榜眼府,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天天小酒喝着,黄梅戏听着。榜眼府在兴国城关步行街,一进九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由于秦定三取得武进士功名,秦府门前立起夹杆石,竖了旗杆。武官的旗子是黄色的,每逢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都要升旗。

这一天,韦昌辉想去校场口的武科场、擂台一带转转,张子朋自然跟随,叫人前去安排。

张子朋,广西凌云泗城人。骁勇敢战,颇有威名。金田起义时,因送文书半路遭到官军伏击,被利箭射伤一目,拔之,带出眼球,他将眼球和血吞下,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精血,不弃也。”官军闻之骇然。张子朋弯弓搭箭,射杀一名把总,骑马从容而去,余下官军皆不敢追。因军功被天王封为御林侍卫,历任月令侍卫、殿右八指挥、北殿右二承宣,与赖汉英、曾水源一起救扬州有功,加恩赏丞相,一直在韦昌辉手下效力。

常万春与张子朋是老乡,又是师兄弟,他的一身武艺都是常万春教的。

常万春率领武祥越、徐方元、应永兴、蓝宝献、迟阳、章舒凝、张黄甲、王景清八名男弟子,老婆白云歌率夏晨婧、叶佩琴、梅旋君、容彩婧、隆锦妹五名女弟子前来兴国摆下擂台。

太平天国烈王林俊派叶怡然、杜根生、陈李华、董彦昌、汤武前五虎率二十八名高手前来助威。原来,常万春与福建天地会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咸丰元年(1851年),福建永春武生林俊的红钱会与陈湖的黑钱会准备起事,他们到广西说服天地会首领洪大全,响应太平军。洪大全兵败被擒,林俊到广西百色找到常万春,常将林、陈两人引荐给张子朋,张子朋又将两人推荐给韦昌辉,从此,福建天地会与太平军取得了联系。

林俊,又名林万青,福建永春人。家住五里街镇浦头村,善于骑射,以豪侠闻名。他将康熙年间的铜钱“康熙通宝”中的“康熙”二字刮掉,中涂红色,作为会徽,称为“红钱会”。

陈湖,福建永春人。家住永春五里街镇吾东村,武生出身。金田起义后,他们积极联络会党,以调解械斗、教习武术为名,在永春、德化、南安一带发动群众。

咸丰三年立春那一天,林俊、陈湖与太平军取得联系,两人约定在南平黄友同时起义,并以太平天国名义发布告示,先后攻占德化、永安、大田、沙县、龙溪、仙游、安溪等州县。起义军很快席卷八闽大地,以南安、惠州为根据地,人数达到数万人,被太平天国封为烈王。

韦昌辉在兴国取武进士、常万春又是擂台主,林俊、陈湖自然捧场。

北试武科场设在兴国城内武校场,擂台十分整齐,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等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韦昌辉喜欢看《水浒传》中的燕青打擂,张子朋将兴国擂台布置得如同当年山东泰安一样,还特意在擂台两旁的木柱子上挂了两副对联,台前柱子上面的一副对联是——

打遍江南无敌手

威震湖广真英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