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7)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二十八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7)

第七回太平军西征武昌胡林翼固守大冶湖口一战,湘军大败。曾国藩想起“屡败屡战”四个字,没有像上次兵败那样轻生、气馁,而是寻思转败为胜之策。他急调在武穴养病的杨载福、九江的罗泽南前来竹林店相会。杨、罗不敢怠慢,率本部人马从小池过江,曾国藩见到杨、罗两将,心神稍安,但终究没咽下兵败湖口这口气,命令杨载福率战船攻打湖口。杨载福病未痊愈,领军前来攻打湖口,双方炮战半日,湘军没有捞到半点便宜,几只长龙、快蟹反被击沉。杨载福出师不利,撤出战斗。

石达开知道湘军是在虚张声势,决定乘胜追击,在九江调兵遣将,督造战船,尽起安徽、江西境内的太平军,兵分三路攻打武昌。

北路胡以晃、陈玉成出兵安庆,攻小池,然后由小池北进,占领黄梅、梅川,攻打盘踞英山的湖广总督杨霈。

中路以韦俊、周国虞为正、副先锋,出湖口逆流而上,取蕲州、黄州、团风等长江沿岸城市,进攻汉阳。

南路罗大纲、石镇吉、林绍璋、李秀成从田家镇渡江,到达富池口,进攻兴国、大冶、鄂城;又从九江分兵进攻江西瑞昌、武宁、通山、通城、崇阳、咸宁等地,兵锋直指武昌。

石达开将一切布置停当,大军择日出发。

湖北防守严密,唯有鄂东南一带最为空虚,杨霈让湖北巡抚陶恩培守武昌,调胡林翼出武昌负责防守鄂东南各县。

咸丰四年十二月初八,北路陈玉成率军挺进大别山,在大年三十突袭英山大营。杨霈猝不及防,败走罗田,被陈玉成一路追至黄州。

桂明在黄梅、梅川被太平军胡以晃部击溃以后,一路败走,在黄州又被太平军打败,溃不成军。三天以后,黄州城陷,杨霈在江北不能立足,从堵城、团风、阳逻一路后退,他令湖北巡抚陶恩培死守武昌,自己逃到汉口。次日,太平军攻占汉口,杨霈逃往安陆。

绿营兵五次溃逃,都是湖广总督杨霈一手造成的,还没有见到太平军人影,只要乱民一呼太平军来了,数千名绿营兵瞬间便土崩瓦解。

咸丰五年正月初七,太平军占领汉阳。

杨霈率军在外与太平军作战,武昌城内巡抚最大,陶恩培独揽大权,什么事情均由自己做主。他以为杨霈、曾国藩两路大军在外对阵长毛,武昌城固若金汤,从来不召集诸将商议武昌战守事宜,武昌绿营仅有两千人。太平军陷黄州、攻汉口时,陶恩培才四处征兵防守武昌。所征之兵听说太平军已打到汉口,防守武昌无异于陪巡抚送死,走到半路便一哄而散。当地老百姓还以为他们是被太平军打败了,湖北、江西三府十六县方圆千里,风声鹤唳,一夜数惊。

太平军陷汉口,进攻汉阳时,胡林翼率一千人从九江赶到大冶,太平军南路大军从富池口乘船,沿富水进攻兴国。

胡林翼知道兴国不保,太平军可能从兴国三溪口、大冶双港口西进武昌。因此,胡林翼认为,守住大冶非常重要。

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石达开刚刚收拾萧捷三,罗泽南又在赣东攻城夺地,将上饶搅了个天翻地覆。石达开暗骂北王无能,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连一个书生也打不过。

罗泽南岂是一般书生,他是“湖南三亮”中的“老亮”。正因为年纪大,心智却是最为成熟,而且老谋深算,这一点,韦昌辉完全不了解。韦昌辉的任务是围攻南昌,肃清赣南,哪知道一个罗泽南从鄂至赣,如此能战。

湘军攻打弋阳,罗泽南排兵布阵,井然有序,韦昌辉指着前方的阵地说:“大旗之下,袖袍银甲,持枪立马者乃罗泽南,谁敢取其首级?”

太平军弋阳总制廖赵兵骑着雪花马,舞着双锤率先出战。李续宾上前截住,未及三个回合将其斩于前阵。罗泽南挥军掩杀,太平军不战先退,韦昌辉喝止不住,逃往上饶。

湘军占领弋阳,又挥师奔赴上饶,围城半个多月,断了上饶粮道。太平军总制唐冬源率兵来援,遭李续宾、李续宜截杀,唐冬源坚持不住,逃到茅家岭。

茅家岭是上饶至广信的交通要道,太平军据险而守,罗泽南说:“长毛凭借山林之险防守,如果在平地交战,一定不是湘军的对手。明日作战,各军多带引火之物,放火烧山。”众将领命而退。

次日,湘军进至茅家岭,守住出山路口,放火烧山,一时间浓烟冲天。风助火势越烧越旺,太平军仓皇逃窜,走得慢的成了焦尸,逃得快的进入广信,罗泽南又率军跟踪而至。广信守将吴倬涛弃城而逃,被李续宾擒获。李续宜又追击十里,斩获无数,太平军余众逃往玉山。吴倬涛被押到广信东门斩首示众,赣东一府二县尽为湘军占领。

太平军连失数城,韦昌辉震怒,令杨辅清、黄文金夺回丢失州县。杨辅清从景德镇出兵赶到梁口,与李续宜相遇。

杨辅清,广西桂平人。在家中排行老七,满脸麻子,绰号杨七麻子,是杨秀清的哥哥。他作战勇猛,一张硬弓,百发百中。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瞎了一只眼睛,面目狰狞可怖。

黄文金,广西博白人。官至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是博白拜上帝会的首领,参加过金田起义。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在东王杨秀清手下任将领,人称“黄老虎”。平时大小事仰仗杨辅清,一口一个国宗大人,叫得杨辅清很受用,多次将所劫财物全部进献给杨辅清,故而深得杨辅清信任。

李续宜为人机警,武功不及哥哥,骤遇太平军两员猛将,自然抵挡不住,损失不少军马器械,退到鳌头。李续宜据守鳌头,两军对峙半月,双方接了几仗,互有胜负。

杨辅清小胜几仗,每天喝酒,无肉不欢,下令将士去抢当地百姓耕牛,以鲜牛肉下酒。鳌头百姓十分痛恨杨辅清、黄文金,两人也不知收敛。

当地不少官绅百姓进入湘军大营,向罗泽南汇报太平军情况,每有报告者前来,罗泽南都出门迎接,待以酒食,有价值的情报还重赏钱物。一个猎户对罗泽南说:“鳌头东南有一条山路可绕到长毛之后,山间小道只可单骑独行。罗大人可以派人走这条道路,从山后袭击长毛。”罗泽南闻言大喜,重赏猎户,让他带路,李续宾为先锋,率一千精兵先行。

次日平旦,李续宾潜至太平军后营发起冲锋,放火烧营,逢人便杀。杨辅清尚未起床,闻后帐起火,大惊道:“这是何故?”

亲兵回道:“湘军偷袭了营寨。”

杨辅清来不及穿衣服,系着一条裤衩仓皇出战。寨内到处是乱兵,分不清敌我。

有人大喊:“前方那个光着身子的便是杨七麻子,不管死活,抓住有赏。”

杨辅清一听坏了,不敢交战,勒马便逃。纵然跑得快,背上还是中了两箭,他忍痛一路狂奔逃往景德镇方才歇脚,黄文金、古贤隆头天晚上陪杨辅清喝多了,此时尚未酒醒,亲兵扶着他们一路狂奔至玉山。

当罗泽南收复弋阳、上饶、广丰的时候,林绍璋向义宁发动进攻,想打通一条从江西到湖南的进兵通道。义宁(今修水)各乡各村都有民团,据险而守,老百姓都不跟太平军接触,谁敢私通太平军,男的一律坐牢杀头,女的或沉塘或卖身为娼,子女卖入官家为奴,财产则全部抄没充公。

林绍璋自率一万人马越过九岭山攻打石门楼。石门楼南接梅山,北临义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硬寨子。寨内囤积不少粮草,寨楼外面壕沟道口壁垒层层,太平军进攻石门楼,遭举人陈宝箴抵抗。

陈宝箴,字相真,江西义宁人,家住桃里竹塅。举人出身,在乡从父办团练,深得曾国藩赏识。

太平军陈兵石门楼,昼夜急攻,十天后用炸药炸毁寨墙,攻了进去,获得粮草军械无数。把总黄高年等两百多官军阵亡,五百多名团丁死难,太平军付出伤亡一千多人的代价,陈氏父子突围至义宁。

义宁县令叶济闻讯十分震惊,加紧巡城,做好拼死准备。

数日以后,林绍璋亲临南门城外,令士卒攻城。城上滚木礌石弩箭齐发,太平军死伤甚多,林绍璋鸣金急退。

半个月过去了,义宁城内粮食用光,弓箭短缺,守城团丁饿着肚子作战,连举石头的力气都没有了。陈启迈接到义宁告急信,无兵可派,只好令周凤山从九江撤围,支援义宁。周凤山接令拔营起行,林启容终于松了一口气,鸣炮庆贺,九江之围始解。

叶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派陈宝箴率五百团丁到城外抢劫太平军军粮。林绍璋在营外设下埋伏,众兵丁根本不知道太平军扎营的规矩,不少兵丁掉进梅花陷阱,非死即伤。那些侥幸没跌进坑内的,也被伏军杀光,剩下七八个没死的兵丁躺在陷阱内,仅存一口气。

陈宝箴此时内外援绝,又苦守十九天,城池最后被太平军攻破,陈氏父子突围至大冶,投奔胡林翼。叶知县跳水自杀,太平军占领义宁。

周凤山在日落时分赶到义宁,见城内火光冲天,太平军正陆续进城,马上吹起号角进攻。林绍璋想不到湘军此时出现,登城防守已经来不及了,传令退出义宁,义宁百姓摆脱一场兵灾。

周凤山率军入城,迅速占领城内各主要街道。

林绍璋带本部人马进攻崇阳、通山,顺利拿下通山,进到南林桥时,遭到胡林翼部将王国才的伏击,撤至龙港,又遭到兴国团练袭击,退守武宁。

咸丰五年春,石祥祯出瑞昌进至兴国,遭到当地武装抵抗。

李秀成率军来援,孙长鹤率天地会木港分堂数十人打开城门,接应李秀成入城,兴国城陷。知州梁友仁在团总林建成的保护下逃到龙港,扼守险要地形,将幕阜山一带的鄂赣山路牢牢守住。

李秀成占领兴国以后,招兵买马,兴国男女老少争相来投,人数达到两千多人。

孙长鹤带领一支人马从七峰山来投,李秀成问:“大冶人都愿意追随胡林翼,你率领的兴国人怎么愿意投奔我?”

孙长鹤神情严肃说道:“如今江南大乱,谁施行仁政老百姓就拥护谁,我不去大冶,并不是轻视胡林翼,也不是对忠王别有用心。”

李秀成听后,认为孙长鹤见解很不一般,任命他为师帅,负责训练兴国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