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多子多孙朱允炆
早上发生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木头再一次老妈子上身,给我做好了菜,放在冰箱里。还在冰箱上贴了张纸,提醒我周一吃什么,周二吃什么,周三吃什么……我用小拇指抠鼻子,十分嫌弃地说:“你倒是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木头背着背包要离开,之前不见踪迹的大毛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恋恋不舍地望向木头。木头揉揉大毛的脑袋:“大毛,柜子里有狗粮,还有牛肉干零食,你肚子饿就自己找点吃的,别乱吃东西了啊。乖。”
大毛不仅听得懂,还和木头非常认真地进行交谈,从大毛嫌弃的眼神来看,大概主要内容就是控诉我。
木头郑重地对大毛说:“照顾唐朝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汪!”大毛把自己的前爪放在木头的肩膀上,叫道。
我:“……”
要是哪天的大毛能系着围裙给我下厨,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今天是个晴朗的好天气,我打开店铺大门。给手机充电之后,陆爷告诉了我个好消息,我的玉印有一位主顾看上了,对方今天可能会上门来看玉印。我听陆爷的意思,这个主顾似乎非常有钱,是个海外归来的华侨,身上什么不多,就是钱最多。
陆爷强调这个“钱多”的意思,并非是让我干抬价这种下三滥的勾当,而是让我顺势把店里的其它古董也推荐给他。可惜,这几天店里都没淘进什么新货,倒是有个民国留下来的几个袁大头,我想这个华侨纵使是民国那会儿就出国逃难,也不会没见过袁大头吧?
我把门打开,坐在柜台前翻看奶奶的手札。奶奶的手札说来真的很神奇,暂且不说我每次从鬼市老板那里取来的东西都能在手札里找到蛛丝马迹,把里面的一些神奇动人的故事提取出来,掐头去尾,绝对不失为一篇精彩的鉴宝小说。
只是看的越多,越发现这故事里叙事的“我”不对。
时而“我”是民国元年上课的学生;时而“我”是扎根于民间的古董掮客,和四九城的落魄贵族有交易;时而“我”又是鉴宝专家,负责帮别人鉴定古董真伪;时而“我”是胡同口里一家古董店的小老板。学生,古董掮客,鉴宝专家,古董店老板都三个身份互相并不冲突,一个人可以从学生成为鉴宝专家,中间可以做古董掮客,最后自己开着古董店,但是时间却很难解释。
我开始猜测会不会这本手札的主人其实是有四个人,他们分别写下自己不同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最后留到了我的手上?
这么一想,我忽然觉得手上这本手札似乎沉重许多。
大毛突然从舒适的狗窝里站起来,我下意识直起了身子,大毛这个时候会有这个反应,一般都是有客人上门了。
我把手札收好,果不其然,一名衣着整洁的老先生就过来了。他看上去,须发皆白,两只眼睛矍铄有神。嘴角带着亲近的笑,身上透露出一种商人专属的精明——一般这种客人,都是比较难对付的。
我不敢怠慢,连说话都不敢落下任何敬语。对方倒是直接,坦言:“我姓朱,单名一个帝。”
“朱棣?明成祖?”我说这话简直就是不过脑子,对方呵呵一笑:“我的名字的确很容易被人开玩笑。”
国外人调侃他,“嘿,judy”,国内人调侃,“嘿,明成祖”。我听的是冷汗直冒,这种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这个不好笑的调侃搁在一边,我给他倒了杯热茶,从八宝柜上把准备好的玉印兼盒子拿下来。
我打开盒子,和他介绍起玉印。他打量玉印的时间还没有打量我脸的时间多,我有些受不了他灼灼目光,问道:“我脸上是有东西吗?你为什么这样看我?”
“没什么。”他把目光缩了回去,但是很快又不由自主地看着我,我一阵心塞。
我如芒在“脸”地把玉印介绍完,他点点头:“老板开个价吧。”
上来就问价钱?这么爽快?我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这算是一个保守价。一般来说,买主总会再来小刀记几下,我也就客气客气顺水推舟。然而,这位明成祖,啊,不是,朱帝呵呵一笑,把手盖在了玉印的盒子上:“老板,你给的价格很公道。”
真的?我自己都被他的语气感动,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只伸出了一个手指。
直到人家利落地给我汇了款,我这才从云端落在地上,在客人见不到的地方,猛掐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的脸看起来没那么欣喜若狂,我客客气气地吹着彩虹屁:“客人您眼光真是独到……”
我的彩虹屁吹到一半,他便朝我摆手:“这种商业互吹我们都省省吧。”
我脸一瞬间有些烧,朱帝的手轻轻拍着盒子:“其实呢,这个玉印后面有一个故事……”
一说到“故事”,我的耳朵不自觉地支棱起来,朱帝笑得和蔼,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唐老板想听我讲故事,那您也给我讲个故事如何?”
讲故事,我拿手啊。我当即应下:“可以啊……我的意思是,这真是个不错的建议。”
朱帝说的故事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他一开口就把我给吓到了。
“其实,我的先祖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
我诧异地看向他,朱帝陷入了对过去的缅怀,完全没注意到我的眼神:“当年朱允炆出海逃离明成祖朱棣的追杀,定居在了海外,繁衍生息。祖先子孙很多,我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回国,中间化名回来过几次,因为天灾人祸几乎没有人回来。现在,几乎就只剩下我这一支。”
“你出售的玉印是我先祖的私印,先祖离开皇宫之前,用玉印跟一名小太监换了件衣服,这才得以逃出皇宫。”朱帝的眼神很是感慨:“这枚玉印对我们来说,是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我心想,朱允炆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为啥呢?就因为他下落不明,身份不知道被借去了多少回。上个月我还遇到过一个,自称自己是朱允炆十八代玄孙的人,说是要卖朱允炆当初随身携带的尿壶,被我直接驱使大毛吓走了。
从奶奶开店以来,我们已经不知道接待过多少自称是朱允炆后代的人了。除了朱允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也是很经常被人借来用的,姓爱新觉罗的人也不在少数,我见过有个更过分的叫爱新觉罗·康熙,我觉得康熙老爷子九泉之下可能不会很乐意承认这个“玄孙”。
不过这个朱帝他是上门来买东西,我就乐得装个听众就行了。
许是我的表演让朱帝过足了瘾,朱帝很满意看到我脸上或惊讶或惊叹或钦佩的表情。他说完了长长的叙述之后,我适时地到给他倒了杯茶:“您可真是不容易啊。”
他点点头,慢条斯理地喝下半杯茶,话锋一转:“我的故事既然唐老板听得高兴,那么唐老板,你不妨和说说这玉印怎么来的故事吧。”
我脑子转得飞快,假言说是有家古董店要倒闭关门,我去那里淘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头,觉得有趣就买回来……如此故事,云云一番,朱帝听得是津津有味。我见朱帝应付得差不多了,正要起身送他离开,大毛忽然朝朱帝张口大叫起来。
“汪汪汪汪!”
感觉到大毛身上强烈的敌意,我也开始警觉起来,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朱帝脸上带着笑,从容镇定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把乌黑的枪口,枪口正好对准我。
“唐老板,我建议您最好不要轻举妄动,不然我这把枪可是不长眼睛的。”朱帝说话轻飘飘,然而带着手枪的威慑足以让我乖乖听他命令。
“唐老板,明人不说暗话,您利索地山魈戒拿出来,咱们就略过‘问候’的环节吧。”
他朝我晃了晃手中的枪,我听见他说山魈戒,有些茫然:“你说什么山魈戒?”
“就你卖出的玉扳指,”他有些焦急:“快拿出来给我。”
我有些无语:“朱帝,朱老板,您如果要玉扳指,你直接和我买不就行了吗?还要拿枪明抢?”
虽然现在把那个有问题的玉扳指卖给人有些不厚道,但是奈何人家比我更不道德呢。
“我不信你们这些古董商,没有一句真话。”朱帝应该被古董商坑过,说起这样的话,都是从后槽牙挤出的声音。
“那您看这样,我把玉扳指给您,您给我钱行吗?我就当从来没见过您的……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