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与对手说话→攻心策略(1) - 说话讲技巧 办事有方法 - 金跃军 才永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与对手说话→攻心策略(1)

第16章与对手说话→攻心策略(1)

只有攻心者,方能使对方信服。城池可以摧毁,但人心不折服;敌将可以抓获,但志气不夺取。攻心术的效能最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从根本上征服别人。攻取人心,就要用理来说服,用感情来打动,用义来引导,用威来慑服。

捧杀对手迫其就范

高尔夫球中有一句术语叫“捧杀”,即,假如某人高尔夫球打得非常出色,在他玩得最开心的时候,使劲地称赞他,那人便会失常,无法准确地把握击球的方向。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天,东京京桥的蛇目衣车工业总公司的社长岛田,收到松下的一封词句诚恳的亲笔信,他正在高兴之际,记者铃木“驾临”。岛田递过信,朝记者先生神秘地一笑,不无得意地说:“这是松下先生写给我的亲笔信。”

“你认识松下先生吗?”铃木接过信问道。

“不,从未见过面。我是久慕他的大名,至于他,恐怕也听说过我。”岛田一脸高兴的表情。

铃木展开那封信,字迹清秀工整,立即给人严肃认真的联想。

信的大致内容是大加夸赞蛇目衣车独特的经营作风。松下电器也想插入此行业,请岛田到京都的真真庵详谈。

真真庵是松下长期以来招待宾客的京都宅邸,如果不是松下自己的客人,是不会在那儿招待的。对了解这些内情的岛田而言,接到如此荣誉的请柬,自然万分感激。

但是,记者铃木读完这封信,就感到里面有文章,否则松下不会给素未谋面的岛田写这样的亲笔信。

也许是记者的职业毛病,铃木直言不讳地提醒岛田:“岛田先生,这是松下幸之助的阴谋!”

岛田吃惊地看着记者的脸:“什么?你说的阴谋是……”

“蛇目衣车在全国有600家营业所吧,假设600家营业所都出售电器产品,结果会怎么样?你不认为是对松下电器的威胁吗?”铃木看着天花板自顾自地说:“松下的阴谋你还没有看出来?”

刚才还处在兴致勃勃中的岛田,听了铃木的话,沸腾的血有些发凉了。但是岛田不相信那是松下的阴谋,还是毅然接受了松下先生的赞美,独断专行地掉进了他人的陷阱。结果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心理要诀:

在这个事例中,松下盛赞蛇目公司“专业”经营的用意,经过铃木解释,岛田应该十分清楚。但是,岛田并没往心里去,他把松下的信刊登在公司内部报刊上,向员工夸耀自己的想法如何高明,以至于受到“经营之神”的赏识等等。

松下没有必要让岛田的企业在衣车行业中水准失常,只是要岛田的注意力框死在衣车上,希望他即使经营不善,也不要插手到电器行业中去。岛田越把松下当作“经营之神”来尊敬,那效果越好。

松下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才向岛田写那封信的。而后来的事实又偏偏证实了这一点。这里,松下给岛田的信再高明不过了,他用心良苦,彻底使岛田放弃了竞争的打算,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

在此,松下深知对手的实力,所以他巧妙的采取攻心策略中的“捧杀”方法。先是在心理上让对手有一种优越感,让对手把自以为是正确的商业策略错误的执行下去。使对手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言其利害攻心有术

孙子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些都是典型的攻心术,试想如果从心理上,就让别人屈服于你,你不需费一兵一卒,那不是很愉快吗!

明孝宗年间,孔镛被任命为田州知府。到任才三天,州内的军队全都被调动到别处去了。这时,峒族人突然进犯州城,情况危急。

孔镛问大家该怎么办,众人都提议关起城门来固守。孔镛却说:“这座城孤立无援,内部又空虚,守城能坚持几天?只有因势利导,用朝廷的恩威去说服他们,也许他们会自动退兵。”

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难成功。因为他们都清楚峒人的习性,他们不会按照汉人的规矩办事,一不高兴,不管什么来使不来使,先杀了再说。

孔镛力排众议,只带了两名随从出使去招降峒人。

等到进入峒人的地界,两个从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溜了。到了首领的寨子,峒兵列出刀枪,让孔镛从下面经过。

孔镛站在寨子里,看着站在一边的峒人首领说:“我是新任的太守,是你们的父母官,请拿座位来,你们也好参见。”

首领一摆手,下面人就把一个坐榻放在地中间。孔镛坐下,又说:“各位请靠前些吧。”

众人不知不觉向前靠了几步。峒人首领问:“你叫什么?”

孔镛说:“我姓孔,就叫我孔太守吧。”

首领惊奇地问:“你姓孔,是孔圣人的子孙吗?”

孔镛回答说是,这些峒人都一齐下拜。

孔镛对大家说:“我本知你们是良民,但由于饥寒所迫,才聚集在这里,以求免于一死。前任官员不体谅你们,动不动就用军队来镇压,想把你们剿尽杀绝。我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我把你们看成是晚辈,怎么忍心杀害你们呢?你们如果真能听从我的话,我将宽恕你们的罪过。你们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粮食、布匹发给你们,你们以后就不要再出来抢掠了。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话,可以杀掉我,但是接着就会有官兵向你们兴师问罪,一切后果就由你们来承担了。”

峒人被孔太守的胆量震慑了,说:“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体恤我们,在您任太守期间,我们绝不再骚扰进犯州城。”

孔镛说:“我一言为定,你们又何必多疑?”于是,众人再次拜谢。

孔镛住了一晚,第二天回到州城,送给峒族人许多粮食、布匹,峒族人道谢而归。后来峒族人就不再做扰民的事了。

心理要诀:

孔镛刚一到任,峒人就来侵犯。但孔镛有胆有识,他认准峒人犯境,一是前任政策不当,被逼无奈,二是他们并不想占领州县,只是想得些财物。在正确分析对方的心理之后。他认为只有采取恩威并举,直言利害的方法才能达到攻心服人的效果。所以孔镛才会深入虎穴,马到功成。

而且,他的语言分寸感也把握得很好,既不过分温和,让对方觉得自己软弱可欺,又不咄咄逼人,使对方觉得自己是在乘势要挟。

在运用攻心术时,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文化、风俗、情感,采取与对方心理情感相适应的策略。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方需要什么就在外部联系的层面满足其什么,但在内部联系即本质的层面上,则是要实现我们自己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以假乱真以虚代实

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肖伯纳曾经说过:“我开玩笑的方法,就是编造真实。编造真实乃是这个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的确,编造出来的真实往往更具吸引力,而且如果能运用得当,它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

《三国演义》中,张松欲献四川地图于曹操。曹操看不起矮小、貌陋的张松,拂袖而去。曹操的心腹杨修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士,他在斥责张松的同时,傲慢地声称曹丞相具有雄才,并出示曹操撰写过的兵法书籍《孟德新书》来佐证。谁知张松博闻强记,接过书随便看了一遍,便熟记于胸,而后大笑道:“这本书我们蜀中的三尺小童,都能够背得,你怎么能说是‘新书’呢?这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窃为己有,也只能骗得了你这样的人物!”杨修驳斥说:“丞相私藏的书,虽然已经成帙,但是并没有流传开来。你说蜀中小儿暗诵如流,是在欺骗我吧。”张松立即表示:“你如果不信,我现在就背给你听。”于是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得知此事的曹操也纳闷:“莫非古人与我暗合?”竟然下令将这本书撕碎之后烧毁。于是让杨修领张松来见曹操。

心理要诀:

在这场交锋中,张松之所以能够成功打压曹操、杨修的傲慢气焰,就在于成功编造了一种“真实”,将本来没有的情况当作客观事实推出,并得到了对方的信任,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对手对你所编造内容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对你表达的感知与理解的深浅。你的表达越明晰、越确切、越执著、越有诱惑力,对手的感知与理解力就越强,从而,导致其产生错觉的概率也越高。因此可以说,以虚代实是在操纵对手的知觉。一旦开始编造,摆在自己面前的,既要千方百计调动对手的情感,使他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又要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虚拟,使对手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要让对方明白:如果不相信你所说的,那么,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只有相信你所说的,自己才能获得利益:迫使他只能作出相信你所说的惟一选择。

编造出的“真实”,由于经过周密思考和精雕细琢,往往更有可信度,虽然这是一种谎言,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你的谎言合乎情理,它比真诚更能打动人,它是人们交往与沟通的一种生活必需。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悖于道德的谎言都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好处。

乱其心志促其自败

在兵法中,有一计为浑战计,其精髓就在于“浑”,在实际运用中,示人以“浑”而实则“清”,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乱其心志,然后引诱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