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二合诸侯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 余耀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二合诸侯

第45章二合诸侯

齐桓公率领齐国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宋国边界,管仲率领先头部队迎候于路边。齐桓公下了战车,向四处张望一下,问道:“仲父劳苦。陈、曹两国军队到了吗?”“陈宣公、曹庄公率兵已先期到达。”管仲道,“周天子遣大夫单伯率军前来助阵,也于昨日到达。”

“真的吗?”齐桓公哈哈大笑地道,“太好了!”

管仲道:“请主公先到大帐休息。然后再行议事。”

“先不说这些。”齐桓公将身后的宁戚拉到身边,对管仲道,“寡人已拜宁戚为大夫。”

宁戚走上前,对管仲深施一礼,说道:“宁戚参见仲父。”

“好!好!好!”管仲还礼道,“主公又得强助,管仲甚感欣慰。望宁戚大夫尽展雄才,辅佐主公早日成就霸业。”

“宁某虽不才,然忠心可鉴,愿同仲父一道,竭尽全力辅佐主公,绝不负仲父所望。”宁戚真诚地说。

“仲父,请陈侯、曹侯、单伯大夫到大帐商议军情。”齐桓公说罢,向大帐走去。

齐桓公稳坐大帐,陈宣公、曹庄公、周王室大夫单伯先后进帐,彼此见过礼之后,分宾主坐定。

管仲、隰朋、宁戚等齐国大臣依次而坐。

齐桓公朗声道:“天子派单伯大夫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督战,寡人不胜荣幸。陈宣公、曹庄公二位国君率师参与伐宋,寡人甚是感谢。宋桓公不遵天子之命,北杏之会,不辞而别,不听劝告,擅自出兵侵略弱小的杞国,实在是难以容忍。”

陈宣公道:“请盟主发令,杵臼唯命是从。”

“对!”曹庄公道,“曹国愿与盟主共进退。”

“单伯大夫有何明示?”齐桓公礼貌地说。

单伯微笑着说:“齐侯决定吧!”

“好!”齐桓公道,“现在商议攻宋之策,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宁戚眼望管仲,正与管仲的眼光相遇,管仲从宁戚的眼神里,估计他有话要说,向宁戚微微点头,鼓励宁戚说话。

宁戚会意,站起来朗声说道:“主公奉天子之命,召集诸侯联合伐宋,已成大兵压境之势。臣以为,以兵车胜之,不如以德胜之。”

在竖刁的眼里,宁戚是管仲举荐的人,他似乎有一种条件反射,凡是与管仲亲近的人,就不是他的朋友,他见宁戚初来乍到,便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夸夸其谈,心里很不舒服,当即冷冷地问道:“如何以德取胜,倒要听听宁戚大夫高见。”

宁戚并不知竖刁的底细,见竖刁态度如此生硬,略一迟疑,瞥了一眼管仲,谁知管仲正注视着他,两人眼光刚好又碰在一起,这一次,管仲坚定地向宁戚点点头,宁戚得到鼓励,大声说道:“宋桓公在北杏背盟而逃,对王室是大不敬,已是理屈,齐国奉天子之命伐宋,乃是王命之师。依臣愚见,暂不必进兵,臣请旨,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去说服宋国前来请罪订盟,以息干戈之患。”

齐桓公问陈、曹二君:“两位意下如何?”

陈、曹二君点头说:“如能兵不血刃而使宋朝屈服,当然是好计策。”

竖刁冷笑一声,嘀咕道:“大言不惭!”

齐桓公见竖刁有意刁难,狠狠盯了他一眼,竖刁吓得闭住嘴,再也不敢出声。于是,齐桓公命宁戚为使臣,出使宋国劝降。传令大军安营扎寨,静候宁戚使宋的音讯。

宁戚乘一辆小车,带几名随从,出了齐营,来到宋国都城睢阳城下,使人传报,齐国使臣宁戚求见。

宋桓公御说闻齐桓公以周天子名义,会合陈、曹等国来讨伐,且还有周王室大夫单伯亲自率军前来督战,非常震惊,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恰在此时,有守城兵士来报,齐国派使臣宁戚大夫在城外候见。

“来了多少人?”宋桓公问道。

守城兵士回答:“一车,数人而已。”

宋桓公又问相国戴叔皮:“宁戚,何许人也?”

戴叔皮不屑地说:“宁戚,一个山野牧牛人,听说为卫人,刚投齐国。”

宋桓公又问道:“齐军现在何处?”

“离城二十里,已经安营扎寨。”戴叔皮回答。

“大军即以进入宋境,为何按兵不动,只派使者求见,有何用意?”宋桓公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戴叔皮。

戴叔皮道:“若是料得不错,必是前来游说,欲不费一兵一卒,让宋国出城投降。”

“相国以为,寡人该如何接待此人?”

戴叔皮思索了半天说:“请主公在廊房设下伏兵,然后召宁戚入见,不要以礼相待,故意冷落于他,以静观其变。若出言不合,臣以举绅带为号,命令武士齐出,一举将其摛而囚之。则齐国劝降之计就破灭了。”

宋桓公命百名武士埋伏在廊房之内,再令二百名手持长枪的甲士分两排列于殿外,双双架起长枪,组成一个人巷,等候宁戚到来。

宁戚宽袍大带,昂然而入,见执戈武士组成人巷,知是有意示威,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地从人巷子刀枪丛中昂首进入大殿,对宋桓公长揖道:“齐国使者宁戚,参见宋国国君。”

宋桓公端坐不动,面色僵冷,并不答话,戴叔皮嘴角挂着冷笑,两眼盯着宁戚。

宁戚仰面长叹道:“危哉、危哉,宋国大难临头矣!”

戴叔皮一脸木然,宋桓公一脸惊骇地说:“村夫怎么能胡说八道?寡人居上公之位,贵为诸侯国之首,有何危险?”

宁戚一脸肃容地问:“明公自比周公如何?”

“周公乃是圣人,寡人怎么能够与他相比?”

宁戚道:“周公在周朝鼎盛之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尚且能够吐哺握发,接纳天下贤士。明公以亡国之后,处于群雄竞逐之时,继两世弑君之后,元气大丧,即使明公效法周公,礼贤下士,天下贤士并不一定会到宋国来;如今,明公却妄自尊大,蔑视贤良,怠慢来客,纵然有忠言,君上能听得到吗?明公以区区一隅之国,妄自尊大,怠慢贤士,要不了多长时间,宋国定会被秦、楚所吞并。”

宋桓公听到宁戚之言,非常震惊,离席而起道:“寡人嗣位时间不长,从未闻君子之训,刚才多有怠慢,失礼之处,请先生不要见怪。”

戴叔皮在旁,见宋桓公为宁戚之言所动,急将身上所佩之带绅连弹数次,宋桓公全然视若无睹,戴叔皮又以目瞅宋桓公,示意宋桓公下令将宁戚拿下。宋桓公无视戴叔皮的举动,退回御座,一脸虔诚地说:“宋国偏小,寡人德薄兵微,先生此来,必有以教寡人,寡人愿听先生一言,以保社稷。”

宁戚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殿外的武士,宋桓公面显尴尬之色,大声吼道:“统统退下!”随即命给宁戚看座。

戴叔皮站在一旁,一脸的无奈。

宁戚对宋桓公道:“如今王室衰微,天子失权,诸侯离心离德,君臣伦理颠倒,弑君篡位之事时有发生。齐国国君不忍心看天下大乱,恭请王命,主持与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北杏会盟,本是确定明公的宋国君主地位,但明公却弃会而逃,等于自己否定了那次会盟,也就否定了明公的国君之位。如今,天子震怒,派遣王室大臣单伯与各国诸侯前来讨伐,明公既叛王命于前,又抗王师于后,不待交兵,外臣已算定,宋国必败无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