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制度 -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 区区某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71章制度

第071章制度

众所周知端庄肃穆的国字脸,乍一看会给人憨厚老实的第一印象。像他崔琇上辈子的爹,更因为自幼读书,沾了文墨气息,满脸的温文儒雅。可却因为嫉妒,因为执念,渐渐扭曲起来,狰狞恐怖。尤其是一双眼睛,双眸猩红,渗着憎恨。

看向他崔琇的眼神,仿若看着杀父仇人一般。

崔琇逼着自己去回想晦暗的过往,惨白着脸看着崔恩侯。看着张口抄家流放闭口刺杀皇帝,浑然不在意的家主此刻双眸炯炯,带着从未有过的亢奋,心中咯噔一声,唇畔颤栗着,却也把话断断续续说完整:“大……大伯,对不起,我……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被寄予厚望,我是开心的。我会肯定会好好学习。可是我……我又害怕。”

“害怕什么啊?”崔恩侯不解,瞧着满头大汗,仿若被吓着的崔琇,丝毫没有立志当状元郎那般豪情的崔琇,眉头紧拧,劝道:“你别跟你爹一样持才傲物。哪怕叔叔伯伯们是有点利用你的心思。可说起来也是因为你有价值啊!”

说着,崔恩侯弯腰与崔琇四目相对,循循善诱着:“狐假虎威你学过吧,老虎纵容小狐狸也是因为小狐狸嘴巴甜有价值啊。胆大些,咱明德帝七皇子不也是走狐假虎威的路线?借着皇子办差的机会,给太子爷当小弟的机会,暗中积攒力量,然后做困兽之斗,绝地反击,就仿若那枯木逢春,铁树开花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后就豁然开朗,皇位在手,坐拥天下啊。”

崔琇望着说得真挚,双眸更是闪烁希冀光芒的崔恩侯,一噎:“您……”

“崔恩侯,你是不是想要考状元?”本审视崔琇的明德帝斜睨崔恩侯,凉凉开口,“狐假虎威是这么用的?狐狸是借势而为,朕好歹也叫扮猪吃老虎,是靠自己!”

听得帝王字正腔圆强调词汇用法,崔家子弟们互相大眼瞪小眼,就连惶然无措的崔琇都沉默了一瞬,愣愣的望着帝王。

纵不提三纲五常这四个字的威压,纵回想第一次见面崔恩侯发疯挖坟明德帝手刀砸人,纵……可不管样,只要想着眼下如此“平等”的氛围,他就克制不住心跳加速,克制不住越发逼着自己要冷静。

因为他恨不得沉溺其中。

恨不得一辈子能有这样稍微……稍微平等的氛围。

与此同时,明德帝无所谓小辈的诧异。反正只要不涉皇权,就崔恩侯这能耐,除非崔镇续命一百年,否则崔恩侯坐不稳皇位。所以有这么一个对照组,让他彻底明白靠自己的大权在握的爽。

“差不多差不多。”崔恩侯连头都没擡起一下,还道:“你不要开口。崔琇,你不要怕,有什么顾虑直接说,别学你爹瞎矫情!”

“想想你祖父,崔镇再牛逼,一开始能够带兵打仗,也是因为是皇帝发小,是皇帝给他机会啊。他抓住了机会,才能南征北战!”

崔琇如遭雷击,死死咬着唇畔。

“你要是抓住了机会,武勋子弟中出个首辅阁老!”崔恩侯再一次激动无比,展望未来:“知道吗?那不是崔家祖坟冒青烟的事情,是陪陵开国七国公的坟一起冒青烟啊!”

听得又亢奋的一声强调,崔玥望着整张脸愈发惨白的弟弟,身形一侧,站在崔琇面前。站定后,她望着双眸炯炯,似乎带着对未来崔家再一次大权在握希冀的崔恩侯,双手缓缓捏紧了绣帕,沉声开口:“大伯,我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您忘记我们崔家的启蒙课了吗?倘若没有才华就躺祖宗功劳普上,倘若有才华,那也得步步步步稳打稳扎。尤其您作为家主,还立下家规……”

刻意落重了音调,崔玥声声哀泣:“哪怕抄家流放,也不能再逼着孩子学文练武,去恢复那所谓的祖宗荣光,把孩子逼傻了。在我们去年县试提及油菜花提及藏书的时候,您又再一次强调过了。”

闻言,崔琇隐隐约约间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不由得去细细想有关抄家流放的种种交流,眼角余光边带着些谨慎看向崔恩侯。

崔恩侯表情变了变。

见状,崔玥深呼吸一口气,“崔琇就算聪慧,可他才五岁啊。万一弟弟没有按着规划,按着你们心意成长怎么办?万一弟弟又痴痴呆呆了怎么办?”

这声质问带着釜底抽薪的决然,对崔恩侯而言不亚于迎头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扑灭了因为“联合培养阁老”燃烧起的亢奋野心。

但崔恩侯亢奋削减了七分,还是有三分的蠢蠢欲动的惋惜:“就算崔琇蠢了,那也是崔家的崽,这点又不会改变。我总会保他当个富贵乡绅。可我就咽不下这口气!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呗!”

崔瑚听得亲爹这声充满怨念的话语,完完全全“毫无诚信”可言的话语,拉扯着人衣袖,低声:“爹,当着皇上的面呢,您谨言慎行些,略微彰显一些好的臣子品质!别耍无赖啊,您都三十好几了,不是小孩子。”

崔恩侯闻言委屈:“我还不是好臣子?于大周,心心念念守护大周江山,与私,我把独苗苗儿子都送给皇帝了,相当于崔家全部身家都给皇帝了,还想要我怎么样啊?”

迎着这一声质问,哪怕知道崔恩侯并不是怪崔琇提及“托梦”一事,但此时此刻情绪紧张的崔琇闻言还是忍不住心中愧疚。但也因此,他回想着托梦一事的前因后果,回想着托梦一事众人的选择,忽然便觉得自己似乎被人凌空一棒,给打醒了。

先前第一次县试对答案后,崔恩侯就提及过厌恶世家为了世卿世禄偏执执拗。

崔恩侯肆意依赖的底气便是丹书铁券,是千百年来所有人文臣武将,甚至帝王都遵守的规则——最高的功劳,免除死罪!

想着,崔琇双膝一弯,朝崔恩侯跪下:“大伯,我……我能懂这回的机会很珍贵。但相比机会,我觉得制度才是更重要的。就好像丹书铁券免死的制度,就好像嫡长子继承制!”

崔恩侯垂首看着跪地的崔琇:“制度也是需要人,确切说需要利益团体去守护的,否则就是一纸空文!你……你可能还是太小,不太懂。要不我去死皮赖脸的磨,等你十岁了咱们再详详细细的聊?”

明德帝冷哼一声,难得慈眉善目:“崔琇,你继续说。崔恩侯你闭嘴!”

被不容置喙的告诫着,崔恩侯气鼓了腮帮子。

崔瑚见状直接擡手捂住了亲爹的唇畔,擡手指指被掰断扶手的楠木交椅,示意崔恩侯冷静。

崔恩侯:“…………”

崔琮和崔玥见状微微松口气,带着鼓励看向崔琇。

崔琇紧张的吞咽着口水,缓解一下自己紧张的氛围后,张张,尽量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我……我猜测大伯您这么生气,是因为军需制度被人惦记。可若是军需分配是好制度,那就应该去让全天下人都认同,不管什么出身,都应该认同。就好像嫡长子继承制,不管朝代如何变化,这制度是代代相传,从未更改过。”

“制度要是没有人彻底执行,亦或是被人利用,可能就成一纸空文,成为杀人利刃。”明德帝瞧着紧绷着脸,但目光逐渐坚毅的崔琇,漫不经心举了个例子:“你的祖父年少时就吃过军需的苦,甚至因为断粮还喝过马尿。堂堂大将军尚且如此,底下的士兵就差吃人求生。”

最后四个字,明德帝话锋一转,加重了音调。

顷刻间,屋内的画风直接渗着浓浓的血腥味。

崔琇吓得一颤,愈发不寒而栗,一开口都结巴了一下:“可……可这样……”

逼着自己冷静,崔琇咬着牙说完自己最朴素也是最冷静的情感:“更需要人认同制度,去执行制度。比如对很多事情,父亲曾经教导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长兄如父这四个字,父亲就挺怨念的。这种规矩,超越了家庭背景。因此,我……我想贪污该杀,还有武将安邦护国这些观念应该都是共识。哪怕不认字的老太太,亦或是三岁小儿都会无比愤慨,因为他们也都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制度更加的完善,就好像科举制度,是一点点完善起来的。军需制度有让坏蛋钻的漏洞,就应该去填补漏洞,用白纸黑字的制度告诫众人。”

“我觉得这样子比培养心腹更好一些。因为……”崔琇说完,擡眸看向崔恩侯,字字沉声:“大伯,我……您想想我为什么忽然聪明起来又得奇遇啊。一开始,父亲和王夫人都说好的,可……可最后还不是人心易变,哪怕她或许真没有这心思,可日常言谈举止间或许就流露出一些埋怨,让她的嬷嬷心疼她,从而想要解决我。”

“因此这种心腹,我从自身所经历的事情来琢磨,是有些不靠谱的。我都不敢保证我日后会不会那么有出息,我也不敢保证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能不能捍卫制度,能不能去补制度的缺漏。一个人的聪慧没有用的,就像诸葛亮再聪明,可他也无法帮助刘备一统江山啊。”

崔恩侯听得这番例子简单又实实在在的话,眉头紧拧成川:“感觉挺有道理,但又感觉哪里不对劲?我皇帝叔叔……”

明德帝神色复杂的看着跪地的崔琇,不容置喙打断崔恩侯的话:“崔恩侯,你皇帝叔叔走了十二年了。时移世易没听过吗?你眼下应该开心一件事,你崔家或许真祖宗冒青烟了。才五岁,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被诱惑。朕都在压抑自己对人梦的好奇心,就是担心皇陵冒青烟,一不留神飘你崔家坟头。”

听得强调的五岁一词,崔琇瞬间感觉自己浑身冷汗涔涔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但没想到就在他心跳都快跳到嗓子眼时,就听得帝王道:“崔瑚,你出去把崔琇的制度完善比培养心腹更重要这论断跟福王还有镇国侯说说,劝他们冷静。”

崔琇:“…………”

冷不丁被点名的崔瑚:“福王还有镇国侯?他们在我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