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暗查 - 谋心为上 - 莫子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谋心为上 >

第202章暗查

第202章暗查

直到有一天,她在某个已经废弃的地方发现两株虫孜草——这种毒草一旦混进龙葵,便极难被人察觉。  眠玥也是从它开出不同于龙葵的紫灰色小花才分辨出来。

这个地方,正是从前奚孟原的寝房所在处。

虫孜草本身并无剧毒,看着也不起眼,却有着加强蛊术的功效。

她曾在一本来自苗疆的杂记上读到过,若是将虫孜草种植在中蛊之人附近,便会使其日益癫狂。

当此情况下,不仅查不出病因,久之,则会一点点掏空健康的身体,直到药石罔救一命呜呼。

要知道,虫孜草外形酷似龙葵,只开花时略有不同。而且它花期极短,从盛开到枯萎,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书上也写到,因为这种恶毒的效用,虫孜草早在前朝时已近灭绝,而今只在西域地区有少量尚存。

若不是通晓这种奇特的毒草,又恰好遇到它开花时分,眠玥决计不会发现这两株虫孜草。

这么说来,奚孟原当真是被谋害的了!

将脚下的毒草连同龙葵一道拔除,眠玥首先要做的,便是将这个发现告诉住在府里的李正己。

老太医来王府的时间并不比眠玥长多少,见到虫孜草也是大吃一惊。

谋害王爷一事非同小可,两人商议过后,都决定先翻查奚孟原病例记录再说。

然而,他们很快便发觉,要寻的东西早已在奚孟原身亡之时,被悉数转移到凉京的太医院中。

既然下毒之人能够想到虫孜草,则必然还有其他不被察觉的招数。

而奚孟原坠入冰湖那年只有6岁,也就是说,他是因为先皇嫡子的身份才遭此毒手。

如今的昌晔王已经换成季原,这件事知晓的人并不多,所以,曾经谋害过奚孟原的人,很有可能会再次下手。

当务之急,是找出害人的法子,再顺藤摸瓜,揪出那些暗中环伺的人。

事不宜迟,眠玥思虑再三,决意亲去凉京,先到太医院取出记录,再从长计议。

她把此事简单告知季原,又以改建为名,将藏钟院里里外外的花草除尽,至于书房和寝室,则令心腹之人认真清洗打扫,决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地方。

做完这些,嘱咐风顺平和紫珠看守好王府,这才换上男装,于某个月黑之夜悄悄出府,单人匹马地再次向着凉京而去。

太医院说大不大,想要找出刻意封存的卷宗,却实非易事。

一番思量后,眠玥联系上太和宫里当差的樊光,在他掩护下,女子扮作宫娥,顺利来到深居简出的太皇太后身边。

当此情形下相见,上官碧霄自是十分诧异,但在听完眠玥道出来历以后,她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待眠玥把话说完,上官碧霄立即招来贴身女官:“传哀家懿旨,着太医院提点即刻将七王爷从前的病例记录拿来。”她倒要瞧瞧,是谁胆敢坑害自己的儿子!

“母后不可!”在女官应诺之前,眠玥及时阻拦道:“这些人能于暗中部署多年而不被发觉,必然策划得十分周全。咱们这样大张旗鼓地去查,很容易打草惊蛇,若是消息走漏,叫他们得知,再提前将所有证据销毁,那便什么线索都没了。”

她如此大费周章潜进太和宫,可不是为求一道懿旨的。

“那你的意思是?”冷静下来后,上官碧霄眯着眼问。

“既然他们在暗,咱们也不能明着来。母后熟悉太医院,请派心腹之人将儿臣带进存放卷宗的地方。”余下的,她自会见机行事。

“倒也是个可行的法子,”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盗出记录当然最好,只不过:“此行凶吉难料,哀家怎么放心让你单独前往?”

虽说这孩子的本领她早已见识过,可眼下儿子到前线保家卫国,若是儿媳妇在后方有了什么闪失,叫她如何向世人交待?

见她眼露关怀之意,眠玥笑道:“母后不必担心,知道儿臣行踪的人不多,进去太医院后,我定会小心谨慎。更何况,事情过去那么久,他们应该早就放松了警惕。”

她此行的目的是找出孟原的死因并查清幕后黑手,她好不容易才能同心爱的人相守,又怎舍得把小命搭进去?

两人就细节讨论完,上官碧霄以头疼为由,将太医院院使周文泰召入内殿诊脉。半个时辰以后,这位老太医身边的药童,便已换做了眠玥。

得到太皇太后的暗中嘱咐,从太和宫出来,周文泰一言不发地带着他的新药童,拐入位于皇宫最北边的建筑。

这里远离湖泊,整片官署都是木质结构,共有东南西北四栋阁楼,彼此则以架空走廊相连。

太阳将落未落,每天的这个时辰,太医院都要忙着清点库存,记录药单,几乎没人注意到周文泰身边的小药童。

按照惯例,太医们会将贵人的看诊情况记录在册并汇报给提点大人,周文泰尚有要事处理,不能一直将眠玥带在身边,便吩咐“他”先去看守铜炉。

这意思眠玥也明白,现在人多眼杂,最好待更深夜静再悄悄行事。

等到月上中天,白日里往来如织的太医院便只剩下少数值夜和看守的人。

丑时三刻,眠玥在老太医的掩护下,顺利进入存放卷宗的密室。

按说以昌晔王的身份,他的记录该放在显眼的地方,然而,眠玥来回寻找了半天,都只是一无所获。

想到忙碌整夜,却要无功而返,沮丧之余,眠玥抽出架上的其他卷宗,开始随意翻看起来。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无心之举,竟叫她发现出蹊跷的地方。

前代后妃中,自何太后往下,诸多太妃太嫔的记录里都夹杂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一模一样的格式和纸页,只字迹稍有不同,像是抄录之人努力模仿着他人的笔法,却又不得不留下些蛛丝马迹。

不仔细查看的话,很难将它与整部卷宗分辨开来。

这要是换了寻常人,兴许就发现不出异常,可眠玥在书法一道上下的功夫极深,临摹赝品什么的,她一眼便能瞧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