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孤掌 - 嫁得有情郎 - 渡水看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嫁得有情郎 >

第41章孤掌

翌日傍晚,顾汾候在门口,等二人一到,亲自引着崔彻与贺初入内。

顾府占地惊人,三人一路穿行,所到之处,屋舍华美高大,奇花遍地盛开,仆从衣饰鲜洁,贺初第一次有种不紧随其后,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的感觉。

到了一处琉璃屋,三人止步,顾汾道:“我阿娘正在花房相候。”

崔彻拉着顾汾,嘱道:“殿下与我受了晏阁老的委托,重查顾大人被害一案。去岁顾大人一案虽然结了案,可疑点重重,晏阁老先后收到两封匿名信,信中指出,对本案供认不讳的林老丈,并非凶手。殿下和我今日来,其实就意味着距离找到本案的凶手不远了。”

顾汾接了崔彻的眼神,几乎立刻就明白了。

他阿耶被害,与他阿娘有关?

崔彻亲自来这里,而不是让人将阿娘带去大理寺,意味着其中隐情不足为外人道?

还有,崔彻就不必说了,这件事是大理寺的职责所在。阿初早年在清宁的时候,听说常受教于晏阁老,是阁老曾悉心栽培且信任的人。看来明月桥下与他二人的相见并非偶然,可每逢三月初一这天,陪着他阿娘去榆钱粥摊的事,是他亲自安排的,家里的仆人不可能知晓。这件事,崔彻与阿初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顾汾淡淡一笑,“从小到大,我的风雨都是屋里那人为我遮挡的,无论她做了什么,我都不会舍弃她。不过,师兄既然都查到我家里来了,怎么还好意思兴致勃勃吃我家庖厨做的烤全羊啊?要不我让他们把院中的烤炉、羊啊什么的全都撤了。”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崔彻道:“别,别,我都惦记好多天了。我们不在府上吃讨你嫌,你让人给我们包好,今夜陛下召见,我们在马车上吃完再进宫。”

贺初:“……”

顾汾:“……”

*

两人进了花房,向戚夫人执子侄礼。

戚夫人仍是点头含笑。她立在一房的兰花中,风华清靡。对照本人,贺初才发现,这世间就连崔彻的画笔,也不尽能画出戚夫人的绝代姿容。

坐定后,崔彻开门见山道:“夫人,昨日大理寺请来了一位前朝的宫人,原是大兴皇帝宫中的内府局令,姓魏。他恐怕是夫人的一位故人吧?”

戚夫人不置可否,静静听着。

“魏内官曾有位义子,在宫中任掌灯一职,叫魏岸,自顾大人献城之后,便杳无音讯,与他失散多年。当他看到我画的一幅画像后,认出画中人就是魏岸,他对我说,他虽是一残缺之人,但一向将魏岸视作亲子。如果魏掌灯犯下什么祸事,他愿奉上所有资财,为其赎刑,只求能保全掌灯一条性命。

昨日,他还无不担忧地问我,魏岸这些年过得好不好,吃得饱吗,手上是否宽裕,会不会受人欺负?魏内官对魏岸的父子情义,大概不输于戚夫人对色清的情义吧?”

一上来就是动之以情,贺初为戚夫人悬着心,没想到的是,戚夫人不闪不避,郑重地点了点头。

崔彻取出那张画像,摆在戚夫人面前,“画中男子,我是按照戚夫人的相貌画的。他叫戚衡,扶风郡人士。他曾祖曾是衙门里专门行刑的人,手中有家传的技艺。原本,他家几代人都是要吃行刑那碗饭的。可后来改朝换代了,前朝取消了相关刑罚。因祖上做的这桩营生被认为折损阴德,他父亲恐遭侧目,是以只读书、不应试。

可戚衡不一样。他自小就有神童之誉,五岁启蒙,八岁入乡学,十一岁过乡试。街坊邻居都说,他迟早要中状元,一举登科,光宗耀祖。不仅如此,他们还说他性子温和,小小年纪就有那种知书达理的味道,觉得他以后若能入朝为官,会是像晏阁老那样的出众人物。”

“当然,”崔彻虚咳了一声,“确切地说,是像晏阁老,崔南雪那样的出众人物。”

贺初一言难尽地瞥他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往自己脸上贴金。

戚夫人却一直凝神在听,听到崔彻这句,笑意淡淡,仍是一种对儿子友人的包容与宠溺。

崔彻继续道:“可到了前朝景明七年,戚衡的命运急转而下。那一年,扶风郡遭逢荒年,戚衡的家人除他妹妹戚鸾之外,都命丧那场饥荒。十二岁的戚衡,带着十岁的戚鸾怀揣着明亮的希望来安都投奔他们的舅舅,在明月桥下因一碗榆钱粥结识了姚家小姐,见识到了安都城最美好的一面。他想,如果日后他能一举登科,他想求娶的便是像姚家小姐这样的女子。可他没想到的是,好赌的舅舅把他骗进宫净了身。从此他从一个渴望建立功业的大好男儿,变成了宫中的一名内官。

他入了宫,无所依傍,在没遇到魏内官之前,因相貌绝美在内监中备受排挤和屈辱。所幸后来他遇到了魏内官,被内府局令收为义子。内府局的差事常常要跟后宫妃嫔打交道,而他生得太好看,魏内官担心他遭人觊觎,闯下祸事。为了保护他,让他任掌灯一职。是以他的作息和其他人刚好相反,晚上才是他当差的时候,却也落了个清静,在宫中冰凉的甬道,寂寥的长夜,点燃每一盏灯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也不曾想到,大兴皇帝的那座宫殿里,恐怕最美不胜收的不是雕栏玉砌,也不是六宫粉黛,而是悠悠永夜里一位内官的身影。

就这样,五年过去了,他在宫中遇见一位故人,当年施粥给他的姚家小姐进了宫,成了大兴皇帝的婕妤。姚婕妤淡泊安宁,既不获宠,也不争宠。于是,他们以银烛为某种约定的暗语,每个月末,她让自己的宫人向内府局讨要银烛,他亲自给姚婕妤送去,他们或遥遥相见一面,或淡淡寒暄几句,彼此救赎,互相砥砺,熬过在宫里的每个年头,一直到第十个年头。

那一年,姚婕妤已晋为修容,位列九嫔之一。姚家和顾家沾着远亲,姚小姐和顾齐顾大人是远房表兄妹,于是在顾大人逐渐受大兴皇帝看重之后,她被晋为修容。大兴皇帝逃离安都,姚修容因身怀有孕,没有跟随,滞留在后宫。

当时高祖兵临城下,宫内人心惶惶,对戚衡和姚荼两人来说,既是危机,又是生机。他二人想趁乱逃离,从此他们可以带着那个孩子隐姓埋名,远走高飞,去别处安稳度日。可姚修容却死于难产,殁于顾大人献城的前三天。临终之际,她将孩子托付给了戚衡。

彼时,戚衡并不知道三天后顾齐将打开安都城门,可他知道前朝积重难返,大局已定。大兴皇帝的子嗣如果留在宫中,被高祖的士兵搜出来只能是被斩杀的结局。于是,他连对他的义父也来不及交代一声,便带着孩子连夜出宫,投奔顾齐。

无论是从顾齐当时的权势来看,还是从他和姚修容的关系来说,他都是当时可庇护孩子最适合也是唯一的人选。

戚衡这一生,遭逢危难时,一共投奔过两人,可那两人却都不是良人。顾齐觊觎他的绝世之容,答应和他一起藏匿大兴皇帝的子嗣,却以孩子的性命及人生胁迫他,是以他不得不屈服。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他容颜惊世,扮成女子也毫无违和,遂成了顾齐的继室。试想一下,顾齐的初衷是为新朝建立不世之功,然而到了后面,他怀揣两个惊天的秘密,第一是他藏匿了大兴皇帝的子嗣,第二是他娶了从前朝宫中出逃的内官。前一个秘密会让他仕途难测,性命不保,后一个会让他身败名裂,受世人耻笑。于是他急流勇退,在盛年时向陛下提出辞呈,从此和戚衡归隐避世。反正前朝宫中的许多宝物都被他搬回了家,家中富可敌国,关起顾府的大门,他虽没有帝王之尊,却未必没有帝王之实。

戚衡忍辱负重多年,直到那个孩子被陛下钦点了探花,一番缘故,他决定不再忍。于是,他用了家传绝技,也就是凌迟,对顾齐动了私刑,抛尸安都郊外的一所陋宅。他自信将本案做得天衣无缝,又拿出五万两银子悬赏凶手,然而,却不忍林老丈身死之后依然蒙冤,遂给当时的大理寺卿晏大人寄了一封‘林老丈不是凶手’的匿名信,为林老丈鸣冤。”

贺初不禁想,崔彻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戚夫人不是戚鸾,而是戚衡的呢?还有,他口口声声说的那个孩子,分明指向顾汾。可他明明说过,顾汾不是大兴皇帝和姚修容的孩子。再观戚夫人,她脸上自始至终都含着淡淡笑意,她对顾齐的恨,大概就只有用凌迟的手法才能消解,而唯有顾齐被零割碎剐一百零八刀,在最后一刀时才停止呼吸。既能看到整个行刑的过程,一边经历内心的极度恐惧,一边在惨痛中缓慢死去,她大概才能心平气和地活在这世间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