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巴黎的处决广场 - 残酷的处刑史 - 桐生操 - 二次元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二次元 > 残酷的处刑史 >

第一卷 第四章◎十七~十八世纪巴黎的处决广场

长驻格列夫广场的绞刑台

东西横贯巴黎市中心的里沃利路上,林立着百货公司、精品店、咖啡厅,街景繁华无比,而巴黎的壮丽市政府官厅(hoteldeville)也设在这条路上,所以被旅行团视为重要观光路线,许多旅客都曾到此一游。

市政府官厅前方有个喷泉广场,人们常在这儿驻足欣赏华丽的喷水池,其实,在法国大革命以前,这里被称做格列夫广场,是帝制时代经常用来处决犯人的刑场。

以前的格列夫广场比较狭窄,不像现在这样宽敞,在面向塞纳-马恩省河的方向,设置有前窄后宽的栈台,那些穿梭在河上的商船,都会利用这个栈台来卸货。格列夫(greve)原本是沙滩的意思,顾名思义,这里本来是河岸边的一片沙洲。在没有执行死刑的日子,广场中央的绞刑台也不会撤除,所以塞纳河涨潮时,河水会升高到绞刑台旁边。

最早在这个广场上遭到处决的人,是1310年一位名叫玛格莉特-德-艾诺的女人、和名叫居亚尔-德-克雷索努萨尔的男人,他们被控散布异端思想,所以被判处火刑,在广场上活活烧死。

从此以后,这个广场就成了血腥之地,无数牺牲者在此流下鲜血,浸透了沙洲的土地。

一提到鼎鼎大名的吉乐汀断头台(guillotine),大家都会联想到法国的协和广场,其实,最早设置断头台的地方不是协和广场,而是在这个格列夫广场。

历史上首次采用吉乐汀断头台来执行死刑,是在大革命后第四年的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早在日出之前,想抢着看热闹的民众就把市政厅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当天要处决的犯人是强盗杀人犯佩鲁杰。虽然处刑台底下的观众面露期待的表情,但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却不太熟悉这种机械该如何操作,弄了好一阵子,等到太阳都快下山了,才开始执行死刑。

处刑台周围架起了烛台,巨大的铡刀慢慢的被拉上顶端,强盗杀人犯被押解上来,脖子用木枷固定好。接下来,就在眨眼之间,铡刀突然落下,犯人的脖子被斩断,人头当场落地。这么干净利落的处死方式,让在场围观的群众看了惊惧不已。隔天早上,不知是谁做了一首歌,很快的就在民众之间流传开来:

「什么是最适合恶徒的死刑?还是老式的吊死比较好……」

凄厉残酷的公开处决——暗杀国王的刺客拉伐亚克

一名修士的犯罪

在格列夫广场上所执行过的无数次死刑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两名涉及暗杀国王(其中一次未遂)的犯人的处决了。

其中一人名叫拉伐亚克,他在十七世纪因为刺杀了国王亨利四世而被捕,押往格列夫广场、在众目睽睽之下处死,处决过程之残暴令人难以想象。

修士弗朗索瓦-拉伐亚克生于1578年,是安古兰近郊一户贫民家庭的孩子。他原本是一位小学牧师,后来自愿成为神职人员,加入了费杨修道坑,据说曾经多次看见幻象。

当时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对胡格诺教派(新教徒)的信仰采取宽容的政策,这引来了拉伐亚的不满,他多次前往巴黎想要晋见国王,可是凭他的身分,国王根本不可能特地接见他。为信仰疯狂的拉伐亚克从此就对亨利四世怀抱着恨意,在内心深处策划暗杀国王。

1610年五月十四日,亨利四世为了探望生病的大臣苏利公爵,搭乘马车离开罗浮宫,当马车行驶到费隆努里路十一段一带,由于前方交通混乱,马车不得已必须暂停。这时,一直尾随马车伺机而动的拉伐亚克突然跳了出来,拿出匕首刺入国王的胸口,亨利四世身受重伤,没多久就咽气了。

行刺国王的拉伐亚克也当场被捕。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审判庭在拉。波维特厅召开,法庭上有议长和数名律师在场,拉伐亚克被带到庭上,被控暗杀国王,很快就判处唯一死刑定谶。

不过,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遭受了一连串的严刑拷打,想逼问他有没有其它共犯。拉伐亚克被施以「足枷之刑」,他坐在椅子上,双脚从膝盖到脚踝被两片木板夹住,木板上下两端则有铁箍套着,狱卒把木头楔子敲入这个足枷里,双脚就越夹越紧,拉伐亚克的表情因痛苦而扭曲,大声哀嚎道:

「上帝啊,请垂怜我,请赦免我犯的罪过!」

接着,又敲入另一个木头楔子,拉伐亚克更是惨叫不绝:

「啊啊,上帝明鉴,我真的不知道,我已经坦白招认了。我发誓,我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起暗杀的计划!」

接着,第三个木头楔子又敲了下去,拉伐亚浑身冷汗如流水一般涌出,当场晕厥过去。狱卒于是拿来葡萄酒,强押着他喝下去,但是他根本吞不下任何东西。

这么残酷的「拷问」,其实只能算是开胃小菜,为的是要问出有没有其它同伙。至于真正的「刑罚」,才刚要开始而已。

格列夫广场的群众

五月二十七日三点,拉伐亚克被带出大牢,关在监狱里的其它囚犯纷纷咒骂他「叛徒!」、「恶棍!」,要不是狱卒出面阻止,他恐怕还没走出监狱就会被打死了。

狱卒把拉伐亚克押上囚车,在市区街道上游街示众,看热闹的群众也诟骂不止,好不容易才抵达格列夫广场。抵达广场之后,他被带到处刑台上,因为他是用右手持刀刺杀国王,所以行刑者用火把按在他的右手上,烫得拉伐亚克哀嚎不停。接着,行刑者又拿起烧得赤红的火钳,掐住他胸口的皮肉。

台下的群众看的入迷,兴奋的大喊「继续!继续!」,于是,行刑者拿烧融的铅液和滚烫的油,浇在拉伐亚克的伤口上,又引来一阵惊悚的惨叫声。

原本死刑犯在临死前都允许做祷告,祈求上帝赦免罪过,但是群众鼓噪着,说此等恶徒不需要上帝赦免,所以死前祷告的程序就被取消了。

分尸而死

终于到厂执行死刑的时刻。拉伐亚克的双手双脚分别捆在绳索上,由四匹马朝不同的方向拉开,行刑者用力鞭打马匹,马儿高高跃起,向前猛冲。拉伐亚克的手脚都遭到极大的外力拉扯,原本应该当场被四马分尸,可是他的四肢并没有断裂,只有关节脱臼而已。

群众看了觉得不满,有人认为马匹的拉力不够,还跑去帮忙拉绳子。还有个在场观看死刑的贵族,他跳下马来。说愿意提供自己的马,协助执行死刑。

就这样,四匹马朝四个不同的方向拉扯,足足过了一个小时,拉伐亚克的手脚仍旧连接在身躯上,群众越看越焦躁,便拿起棍棒和短刀冲上前去,用力殴打已经半死不活的拉伐亚克,然后把他的手脚关节切开,这才完成了分尸的过程。

至于拉伐亚克残破不堪的躯体。则是被群众给抢走,拖着在大街小巷曝犀不众,最后,才在城外升起一把火,把尸体给烧成灰烬。

因谋害国王被判四马分尸之刑——宫廷侍从戴米安

借着残酷的处刑消弭民怨

下一起国王暗杀事件(这次是未遂)发生在十八世纪,一个名叫戴米安的人因为企图刺杀国王路易十五世而遭到处决。

戴米安生于一七一五年,原本在宫廷里担任侍从,但是他在一七五七年冬季企图以匕首刺杀路易十五世,因而遭到逮捕。

戴米安用匕首刺杀国王时,路易十五世因为身上穿着厚厚的外套,匕首无法贯穿,因此捡回一命。不过,虽然是暗杀未遂,得到的惩罚还是跟拉伐亚克一样,被押往格列夫广场处以分尸之刑。

那天是一七五七年三月二十八日,格列夫广场同样被围观群众挤得水泄不通。在那个时代,观赏处决对民众来说就像庙会一样,是发泄心理压力的方式

之一,而这一天要处决的人,又是暗杀国王未遂的犯人,似乎比平常更有看头一些。

在还没执行死刑之前,戴米安已经遭受了无数的酷刑拷问,包括用虎钳夹住手臂、用足枷夹碎脚踝、用炙红的铁棍烧灼胸部和手脚、把大量的水从口鼻灌入胃肠内……到了行刑当天凌晨四点钟,狱卒把戴米安叫醒,尽管他已经伤痕累累、痛苦不堪,还是得跪在地牢的冰冷地板上,聆听法官诵读死刑判决书。

「被告将被押往格列夫广场,以烧红的火钳凌迟乳房、手臂、大腿、小腿等处。那曾经握刀刺杀君主的手,则要承受硫磺之火的烧灼。接着,再以烧融的铅液、点火的焦油与树脂、溶解的硫磺涂抹在伤口上。最后,以四匹马拔除手脚,将身躯投入火中,燃烧成灰烬。」

处刑台上的地狱景象

在即将执行死刑的格列夫广场上,民众早在前一夜就赶来占个好位子,也有人攀在建筑物的窗口向外张望,甚至有人爬到屋顶上等待,为了不要摔下去,还得小心翼翼的抓牢烟囱。

不久,戴米安被押到人群的正中央,他在监狱里已经经历过众多酷刑,脸上、手上、身上都留下了难以计数的伤疤,这个人已经伤痕累累,不成人形了。

在广场中央围起了栅栏,四周派驻卫兵把守。栅栏内有两个处刑台,一个是用来烧灼犯人行凶的手,另一个则是专门用来绑住犯人、执行四马分尸之刑的台子。

负责处刑的人是巴黎市名誉行刑官吉贝尔-山森以及他的外甥查理-亨利-山森,后者是正式行刑宫。这两人都穿着蓝色的半长裤和红色的上衣,上衣还绣着处刑架与黑色梯子的图案,头上则戴着浅红色的帽子,腰间还挂着佩剑。

戴米安被押到第一个处刑台上,用两个半圆形的铁箍分别固定住腋下和髋骨,铁箍下方则是用螺丝固定在处刑台的地板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