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玄冥寒
第3章玄冥寒
于凶险间走得一遭,常遇春不由叹道:“狗官兵好不歹毒,一上来就放箭射死了船夫,若非老道爷相救,这周王唯一的血脉多半也是性命不保。”
老道长心想:我本就带着个不能行走的孩子,眼下又添了个女娃,若到老河口投店,这二人却是钦犯,我要照顾几人,只怕难以周全。
便取出三两银子交给艄公,说道:“艄公大哥,烦你顺水东下,过了仙人渡,送我们到太平店投宿。”
那艄公见他将蒙古众武官打得落花流水,早已万分敬畏,何况又给了这么多银子,当下连声答应,摇着船沿江东去。
常遇春在舱板上跪下磕头,说道:“老道爷救了小人性命,常遇春给你老人家磕头。”
老道人伸手将他扶起,道:“常英雄不须有此大礼。”碰到他手掌时,但觉触手冰冷,心下微微一惊,问道:“常英雄可还受了内伤么?”
常遇春道:“小人从信阳护送小主南下,途中与鞑子派来追捕的魔爪接战四次,胸口和背心给一个番僧打了两掌。”
老道当即搭他脉搏,但觉跳动微弱,再解开他衣服一看伤处,更是骇然,只见他中掌处肿起寸许,受伤着实不轻。
换作旁人,早便支持不住,此人千里奔波,力拒强敌,当真英雄了得。当下命他不可说话,在舱中安卧静养。
那女童此时却忽然抽抽噎噎哭了起来,想是躲过生死之劫,又忆起兄长之逝,难免哀伤。
老道长见她楚楚可怜,遂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孩抹抹眼泪,朝他一拜道:“我姓周,名叫周芷若。”
老道长心想:这女孩,取的名字倒好。又见她小小年纪,虽在丧乱之中,仍是态度雍容,行止有礼,不禁怜爱之心更甚,当下嗯了一声,又想:她这可是家破人亡了,小小女孩,倒是可怜。
常遇春说道:“老道爷武功高强,小人生平从来没有见过。不敢请教老道爷法号?”
那人微笑道:“老道张三丰。”
常遇春“啊”的一声,翻身坐起,大声道:“老道爷原来是武当山张真人,难怪神功盖世。常遇春今日有幸,得遇仙长。”
张三丰微笑道:“老道不过多活了几岁,什么仙不仙的。常英雄快请卧倒,不可裂了箭创。”
他见常遇春慷慨豪爽,英风飒飒,周芷若明慧端丽,温顺文雅,心中对两人都很喜欢,但想到他二人是魔教中人,倘若深谈,说不定日后贻患无穷,便淡淡的道:“两位受伤不轻,不宜多谈。”
今日相救常遇春,他只是激于一时侠义之心,兼之事先未明他身份,实在是大违本愿。
这晚二更时分,众人才到太平店。为防元兵在镇中搜捕,几人不敢上岸投店,便由张三丰吩咐船夫,将那船离镇远远的停泊。艄公到镇上买了食物,煮了饭菜,摆在舱中小几之上,鸡、肉、鱼、蔬,一共煮了四大碗。
张三丰要常遇春和周芷若先吃,常遇春拱手道:“真人也带了个孩子在身边,还是让孩子们先吃得好。”
张三丰心想也是,便盛了饭食,亲自喂给那孩子。
常遇春见那男孩眉目俊朗,只是面色惨白,毫无生气,不由好奇问道:“真人,这孩子……也是受了伤么?”
张三丰说:“他寒毒侵入脏腑,是以我便点了他各处穴道,暂保性命。眼下他足不能行,身不便动,只能教人喂饭。”
常遇春叹道:“这么小的孩子,竟要受这等罪……”
这句话点到了张三丰的伤心事,想他那爱徒张翠山英年早逝,就留下这么一条血脉,也在他手上保不住性命,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原来这男孩便是张翠山与殷素素之子张无忌。想当年,武当张五侠与天鹰教主之女相恋,又与金毛狮王谢逊结义,流落海外十年。
张翠山夫妇归来之时,却不见谢逊,武林同道听闻此消息,便在张三丰百岁寿诞时,齐上武当山,逼问夫妇两屠龙宝刀的下落,哪知张翠山心念义兄之安危,宁死也绝不肯吐露半个字,与殷素素双双自绝。
张无忌亦想起往事,心中难过,竟是食不下咽,张三丰再喂时,他摇摇头,不肯再吃了。
这时却见周芷若从张三丰手中接过碗筷,道:“道长,你先吃饭罢,我来喂这位小哥哥。”
张无忌道:“我饱了,不要吃了。”
周芷若道:“小哥哥,你若不吃,老道长心里不快,他也吃不下饭,岂不是害得他肚饿了?”
张无忌心想不错,当周芷若将饭送到嘴边时,张口便吃了。周芷若将鱼骨鸡骨细心剔除干净,每口饭中再加上肉汁,张无忌吃得十分香甜,将一大碗饭都吃光了。
待他饱腹过后,周芷若这才端起饭来吃,只见她小口小口的食菜,模样甚是斯文。
张无忌心下想她心肠极好,便也同她攀谈起来:“多谢你喂我食饭。往后不必小哥哥、小哥哥的唤我了,我叫张无忌。”
周芷若停箸朝他淡淡一笑,道:“那我要唤你张家小哥么?”
“不成,不成。”张无忌连连摆手,道:“张家小哥听着多别扭呀,你可以叫我无忌哥哥,我便唤你芷若妹妹。”
周芷若嗯了一声,道:“无忌哥哥。”
张无忌这十多年来,相识的都是年纪大过他很多的伯伯大哥,还从未交过一个小朋友,这时听她唤自己,心下也不禁欣喜。
张三丰见状心中稍慰,又想:无忌这孩子命苦,自幼死了父母,如他这般病重,原该有个细心的女子服侍他才是。
常遇春见孩子们吃了饭菜,这才动筷,却不动鱼肉,只是将一碗青菜吃了个精光,虽在重伤之下,兀自吃了四大碗白米饭。
张三丰不忌荤腥,见他食量甚豪,便劝他多吃鸡肉。
常遇春感激道:“张真人,你于我二人有救命大恩,何况你也早知晓我的来历,自也不用相瞒。小人是明教中人,朝廷官府当我们是反贼,名门正派的侠义道瞧我们不起,你老人家明知我二人的身份来历,还是出手相救,这番恩德,当真不知如何报答。”
张三丰道:“我救你们倒没想过要回报,只是瞧你英雄气概,年纪轻轻,实不该委身邪教。你若不嫌武当派本领低微,老道便命我大徒儿宋远桥收你为徒。日后你行走江湖,扬眉吐气,谁也不敢轻视于你。”
宋远桥是武当七侠之首,名震天下,收徒亦是拣选甚严,若非根骨资质、品行性情无一不佳,决不能投入武当门下。常遇春出身魔教,常人一听早已皱起眉头,竟蒙张三丰垂青,要他投入宋远桥门下,于学武之人而言,实是难得之极的莫大福缘。
岂知常遇春朗声道:“小人蒙张真人瞧得起,实是感激之极,但小人身属明教,终身不敢背教。”
张三丰又劝了几句,常遇春坚决不从。张三丰见他执迷不悟,不由得摇头叹息,于是将无忌抱在手里,说道:“既是如此,咱们便此别过。”他不愿和魔教中人打交道,那“后会有期”四字也忍住了不说。
张三丰抱了无忌,便要出船上岸,常遇春又再拜谢。
周芷若向张无忌道:“无忌哥哥,你以后要日日都吃饱饭,免得老道爷操心。”